董麗榮,王藝卓
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動漫與傳媒學院,山東青島 266109
自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移動閱讀行為特點研究
董麗榮,王藝卓
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動漫與傳媒學院,山東青島 266109
通過對400名高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高校大學生自媒體運用率頗高,并且移動閱讀成為他們的主要閱讀方式。在移動閱讀中,他們對閱讀內容有一定的辨別能力,但大多數(shù)只停留在淺層閱讀。相比客觀差異的顯性特點,主觀差異的特點更為明顯。本研究將有助于系統(tǒng)的了解在校大學生對移動閱讀的實際使用現(xiàn)狀,引導大學生更有效的利用移動閱讀。
自媒體;移動閱讀;高校大學生;特點研究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廣泛運用和快速發(fā)展,人們的活動空間從具體的地理空間向虛擬的網(wǎng)絡空間延伸,以網(wǎng)絡為代表的新媒體對傳統(tǒng)閱讀形成了強勁的沖擊[1]。移動閱讀則是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傳播形式和文獻載體重大變革的產(chǎn)物,它不僅使人們對信息的獲取、利用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加便捷,也對人們的閱讀觀念及閱讀習慣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移動閱讀,也稱隨身閱讀,是指人們使用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數(shù)碼終端(如手機、電紙書閱讀器、平板電腦、MP4/ MP5等)通過有線下載和無線接收進行的閱讀,信息形式包括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視頻、文本信息和數(shù)據(jù)等[2],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移動閱讀,是指使用移動終端進行的所有閱讀行為,狹義的移動閱讀,是指通過移動終端進行定向閱讀的行為。移動閱讀作為近年來新興的閱讀方式,也“潤物細無聲”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大學生作為自媒體的主要運用者,移動閱讀已成為他們主要的閱讀方式之一。
1.1 主觀因素
當下大學生既是自媒體的使用者,也是自媒體信息的傳播者,甚至是制造者。閱讀作為傳播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須跟緊時代的發(fā)展,移動閱讀的興起與發(fā)展方便了大學生隨時隨地得到最新鮮的資訊,不再拘泥于課本課堂,這種快捷簡易的閱讀方式極大地滿足了大學生日常需要,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夠簡單而高效地進行分享、交流訊息,同時滿足其社交需求。
1.2 客觀因素
移動閱讀的使用特點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首先,自媒體的平民化特征使移動閱讀內容能進一步的深入與擴展,每一個個體都可以享受即時性和多元性的移動閱讀,使閱讀不再是一種特權,變得沒有難度變得輕盈[3]。其次,由于通訊設備的發(fā)展,科技不僅走入生活,更走入課堂。閱讀不再只是通過書本,手機、平板電腦等也成為閱讀的重要工具,打破了對閱讀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最后,全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對閱讀內容提出了短小精悍的要求,移動閱讀“碎片化”特征滿足了大眾的需求,碎片化閱讀與快節(jié)奏數(shù)字時代的來臨是密不可分的[4]。
2.1 樣本構成
本次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方法對于山東內的8所高校在校本科生進行調查,按照高校性質,各專業(yè)性質進行隨機抽樣(見表1),發(fā)放400份問卷,其中在性別方面,男生占44.8%,女生占55.2%,在年級方面,大一占22.1%,大二占42.6%,大三占21.8%,大四占13.4%,在專業(yè)方面,文科生占49.6%,理科生占50.4%,收回有效問卷357份,問卷回收率為89%,使用SPSS19.0分析數(shù)據(jù)。
表1 樣本構成
2.2 移動閱讀特點分析
2.2.1 移動閱讀載體便捷化
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手機因其自身的便捷性,日漸成為高校大學生移動閱讀類型中選擇最多的一種(90.8%)。其次則為IPAD(4.8%),電子書閱讀器為2.2%,MP4(PSP)為2.0%(見圖1)。在移動閱讀的運用與推廣方面,手機市場的潛力依然很大,因此相關閱讀內容通過手機傳播的范圍和受眾面更廣,越來越多的閱讀軟件和平臺也應運而生。
圖1 移動閱讀載體類型分析
2.2.2 移動閱讀信息類型以娛樂為主
在對于閱讀內容的信息類別分析中,大學生最多關注的是娛樂新聞(20.6%)其次是對文學內容的追求(12.3%)(見圖2),這說明移動閱讀在大學生群體中除了提供娛樂方面,也對大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有一定的作用。大學生通過移動閱讀進行日常學習的習慣,必將成為未來高校大學生學習的基本行為特征。除此之外,網(wǎng)購作為大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購物方式之一,購物訊息也成為大學生關注的內容,而經(jīng)濟、軍事、政治等等這些話題與內容對高校學生吸引力不高,或者因興趣愛好不同,這部分內容訊息關注度較少,說明在校大學生尚未將移動閱讀作為主要的經(jīng)典閱讀形式。此外,在訪談中發(fā)現(xiàn),大學生在個人獨處時容易選擇移動閱讀,其次在朋友聚會時,究其原因,目前大學生僅將移動閱讀作為排解孤獨和尋求娛樂的渠道。
圖2 移動閱讀信息類型
2.2.3 移動閱讀信息形式多樣化
電子閱讀內容能夠體現(xiàn)大學生在擴充知識面、休閑娛樂以及專業(yè)研究的迫切需求[5]。數(shù)據(jù)調查結果顯示,除了傳統(tǒng)的文字閱讀(68.9%)外,視頻(16.5%)成為排名第二位的大學生喜愛的移動閱讀內容(見圖3),其次為圖表(10.1%),音頻(4.5%)由于移動閱讀信息類型的多樣化,因此移動閱讀慢慢趨向于讓人們更直觀的感受聲畫一體的信息,從而能夠讓相關受眾感同身受,對內容有更廣泛、更深入的了解,移動閱讀自身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用戶生活的個性、即時性需求。
圖3 移動閱讀信息形式
2.2.4 移動閱讀時間碎片化
如今在什么都是快節(jié)奏的時代,移動閱讀內容也不斷的刪繁就簡,方便人們的需求,目前大學生群體移動閱讀呈現(xiàn)出碎片化閱讀的特點,碎片化閱讀以全天候的無線移動通訊技術與多媒體傳播技術所營造的文化環(huán)境為基礎,滿足了當代受眾多元化需求,將各種信息內容大量推送各種傳媒之中,營造了一個真正的“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任何內容”全天候的學習環(huán)境。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有37.9%的人選擇晚上進行移動閱讀,也有學者研究表明,大部分人都有睡覺前使用移動設備的習慣,另外有29.9%人的選擇課間休息時進行閱讀,另外還有人趁午休和早晨等時間進行移動閱讀,同時不可忽略的是目前大學生課堂上使用手機的頻率越來越高,即高校大學生對虛擬環(huán)境的粘性越來越強,辨別能力不高,自控能力薄弱,有11.3%的人選擇課堂上移動閱讀,且移動閱讀動機主要為了消遣,以上均表明在校大學生移動閱讀呈現(xiàn)出碎片化趨勢。
圖4 移動閱讀時間分析
2.2.5 移動閱讀信源的多元化
由于移動閱讀內容來源更加多元化,自媒體在瀏覽新聞,信息檢索等方面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隨心所欲地查找閱讀內容,同時可以借助廣泛的閱讀獲得自我認同,并不斷豐富自身知識,一定程度上使大學生閱讀的動機增強。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大學生無論男生(23%)、女生(23.8%)更加喜歡自己主動搜索信息,能動性較強,排第二位是網(wǎng)絡推送信息,女生(21.6%)對于網(wǎng)絡推送信息的關注度要明顯高于男生(13.4%),由于網(wǎng)絡推送信息的及時性,新穎性和多元化,普遍受到了大學生受眾群體的青睞。
圖5 移動閱讀信息來源
2.3 討論
移動閱讀對大學生而言,已經(jīng)成為生活常態(tài),移動閱讀的快捷便利和信息豐富的優(yōu)點是傳統(tǒng)閱讀無法超越的,而大學生在自媒體環(huán)境下,隨時隨地不受時間和空間約束暢享手機閱讀并分享個人信息成為了一種時尚潮流。由于移動閱讀平臺上的內容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現(xiàn),隨著娛樂應用大量涌現(xiàn),場景多樣,娛樂性更豐富,用戶會被分流。例如,通過音頻形式推出的有聲閱讀應用,展現(xiàn)形式更適合用戶碎片場景收聽,視頻應用也可以滿足部分用戶對獲取閱讀信息的需求。不可否認的是移動閱讀在帶給用戶便利的同時,也帶來眾多負面的影響,催生出大量“低頭族”,不分時間、場合,沉迷于移動閱讀,逃避現(xiàn)實,成為一種社會通病,另外高校大學生閱讀呈現(xiàn)出“輕閱讀”“淺閱讀”“瀏覽式閱讀”等特征。首先,信源角度上看,應引導大學生關注更多、更可靠的實事新聞學術信息,讓權威性話語、學術研討和社會新聞事件滲透進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其次,從受眾主體看,如何引導大學生有效并且形式多樣的運用移動閱讀成為將來移動閱讀領域的重要課題之一。最后,移動內容是移動閱讀的主體,加強移動內容建設是前提,要針對大學生用戶特征,分層次提供信息內容,以實現(xiàn)精準化傳播。
[1]周婕.新媒體時代的大眾閱讀方式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06:2-4.
[2]曾妍.移動閱讀在圖書館實行的可能性分析[J].圖書館建設,2009(2):70-72.
[3]周南炎.碎片閱讀化的輕與重[N].北京日報,2010-04-20.
[4]卜源.碎片化閱讀的“深”與“淺”[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4-10-16.
[5]丁枝秀.數(shù)字時代不同類型高校圖書館讀者閱讀傾向比較研究[D].南京: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8.
G219
A
2096-0360(2016)19-0188-03
青島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項目批準號:QDSKL140449);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
董麗榮,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動漫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