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平
(陽煤集團第三醫(yī)院普外科陽泉045000)
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甲硝唑在急性闌尾炎圍術期的應用效果研究
馬建平
(陽煤集團第三醫(yī)院普外科陽泉045000)
目的:觀察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甲硝唑在預防急性闌尾炎圍術期感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我科室診治急性闌尾炎患者164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82例。對照組在基礎治療上給予左氧氟沙星靜脈滴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甲硝唑靜脈滴注,治療3d后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切口感染率、傷口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66%,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88%,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甲硝唑在預防急性闌尾炎圍術期感染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左氧氟沙星 甲硝唑 急性闌尾炎 圍術期
急性闌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位居外科急腹癥首位[1],主要表現(xiàn)為闌尾壁受到不同程度的細菌感染導致的化膿性感染。其發(fā)病機制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目前認為主要與闌尾腔阻塞和細菌感染等有關。急性闌尾炎按照病理類型可分為三類,分別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蜂窩織炎性)闌尾炎、急性穿孔性(壞疽性)闌尾炎[2]。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在抗菌藥物保守治療不佳時,與其他類型闌尾炎治療原則相同,手術切除病理闌尾,術后積極抗感染,預防并發(fā)癥。急性闌尾炎手術切口屬于Ⅱ類切口,術后易并發(fā)感染[3]。正確預防應用抗菌藥物可有效降低術后感染發(fā)生率,我科室應用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甲硝唑對急性闌尾炎進行感染預防,效果滿意,現(xiàn)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我科室診治的急性闌尾炎患者164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82例。所有入選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18歲,集合臨床癥狀和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為急性闌尾炎,排除妊娠、哺乳期及保守治療的單純性闌尾炎患者,排除對喹諾酮類和硝咪唑類藥物過敏者,排除腎功能不全者。對照組中男性46例,女性36例;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43.6±5.7)歲;病理分類: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9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42例、急性穿孔性闌尾炎21例。觀察組中男性43例,女性39例;年齡20~69歲,平均年齡(42.5±5.9)歲;病理分類: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9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42例、急性穿孔性闌尾炎21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理分類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 0.05)。
1.2方法:所有入選者行闌尾切除術,給予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基礎治療。對照組在術前0.5~2h靜脈滴注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0.2g,術后d2給予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0.2g,1日2次,靜脈滴注。觀察組在術前0.5~2h時靜脈滴注左氧氟沙星0.2g,甲硝唑注射液0.5g,在術后d2給予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0.2g,1日2次,甲硝唑注射液0.5g,1日2次,靜脈滴注。持續(xù)應用3d。
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手術切口感染率、傷口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比較兩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錄入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間比較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術后一般情況比較:觀察組切口感染率、傷口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切口感染率、傷口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對比
2.2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用藥期間,對照組有3例出現(xiàn)頭痛、頭暈、惡心,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66%,觀察組有2例出現(xiàn)惡心,2例出現(xiàn)頭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88%,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未行特殊處理在治療結束后好轉。
急性闌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任何年齡段均可發(fā)病,但是以青少年人群多見,典型的臨床癥狀為臍周或上腹部疼痛,6~8h后出現(xiàn)轉移性右下腹痛,部分患者伴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體格檢查可見麥氏點壓痛和腹膜刺激征等。對于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可根據(jù)病情給予藥物保守治療,對于病情較重或者反復發(fā)作的一旦確診需立即行手術切除治療。急性闌尾炎手術切口屬于Ⅱ類切口,加上手術后患者抵抗力下降,所以易并發(fā)手術切口感染。圍手術期預防應用抗菌藥物主要預防術后切口感染、部位腔隙感染及術后可能的全身性感染。研究表明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可明顯降低Ⅱ類切口手術患者術后感染幾率[4]。但是廣泛使用廣譜抗菌藥物會誘導細菌耐藥性的產(chǎn)生,增加用藥風險,加重患者經(jīng)濟負擔[5]。目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預防術后感染是臨床醫(yī)生關注的熱點。闌尾炎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中術野所受污染程度有關,常見的致病菌為大腸埃希氏菌和脆弱擬桿菌等。脆弱擬桿菌為厭氧菌,大腸埃希氏菌是需氧菌,屬于條件致病菌,機體抵抗力下降或與厭氧菌并存時可致病。左氧氟沙星為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對G+菌和G-菌均有較強的抗菌活性。甲硝唑具有較強的抗厭氧菌活性,二者聯(lián)用對于預防急性闌尾炎術后感染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此次研究中觀察組切口感染率、傷口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充分說明這一觀點。在藥物使用過程中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說明二者聯(lián)用不會增加藥物危險性。綜上所述,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甲硝唑在預防急性闌尾炎圍術期感染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1]黎萍,鄭齊超,李雄.急性闌尾炎超聲特征與病理類型的對照研究[J].臨床急診雜志,2014(12):748-749.
[2]趙軼國,印建中.成人急性復雜型闌尾炎的臨床病理特點[J].中華外科雜志,2014,52(5):338-341.
[3]于永進,耿興榮.急性闌尾炎手術切口感染的預防[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3(10):300-301.
[4]張郁.干預前后Ⅱ類切口手術圍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2,12(11):1045-1048.
[5]孫大華,楊艷瓊.圍手術期使用抗菌藥物對闌尾炎手術切口愈合臨床影響的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醫(yī)學旬刊),2014,11(9):17-18.
R656.8
B
1672-8351(2016)10-0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