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闡述土體中易溶鹽含量的檢測方法,從施工的角度,對規(guī)程中給出的試驗步驟進行簡化。
【關鍵詞】易溶鹽試驗
引言
對土體中易溶鹽含量的測定,筆者以為是一個簡單的化學試驗,沒什么值得總結發(fā)揮的??墒?015年,在肅北縣修建白明高速公路時,10個路基標段,只有一家單位將這個試驗做正確了,其他單位錯誤的嚴重程度,令人瞠目。
在甘肅河西地區(qū),因路基土的鹽脹,致使路面凹凸不平,沒辦法補救,這種事兒也聽說過。因此,筆者還是談一下這個試驗的做法,以后大家會遇到。
一、取樣
區(qū)別土樣的用途,如果用于判斷原地面的含鹽情況,就從地表往下,按0~5cm、5~25cm、25~50cm、50~75cm、75~100cm逐層連續(xù)取樣,按深度百分比計算平均含鹽量;如果用于檢測取土場的情況,對于1m以下的部位,每隔0.5m分層試驗。
二、待測液的制備
取通過1mm篩的烘干土樣,土水以1:5比例混合,震蕩3min,立即進行過濾。
如何過濾,《公路土工試驗規(guī)程》(JTG E40—2007)T0153—1993提供的方式是用真空泵抽濾,能夠相對迅速的提取到水溶性鹽的浸出液;然而很難操作,需要反復進行,才能使濾液澄清,排除泥沙。
因為無論易溶鹽還是中溶鹽,都會對構筑物產生不利影響,所以總量更重要,不用進行區(qū)分。這樣事情就好辦了。用不著任何設備,只將懸濁液倒在濾紙上,讓它慢慢濾去,可一次提取到清亮的待測液。
也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形,即土質為粘土,即使用真空泵,經過一天也得不到足夠數量的待測液,那么可以用離心機使土水徹底分離,然后再過濾。
三、易溶鹽總量的測定—質量法
將待測液置于蒸發(fā)皿中蒸干,殘留物便是土體中的鹽分。鹽的顏色為霜白色;如呈現黃褐色,便是夾雜著有機質。
處理有機質,使用雙氧水少許,在加熱的條件下使有機質氧化,至黃褐色顏色變淡即可。規(guī)程中要求反復處理至黃褐色消失,沒有必要。因為有機質相對鹽分,好比是稻草遇見鐵,重量是微乎其微的。
四、氯根的測定—AgNO3滴定法
要用到5%鉻酸鉀指示劑,如何配置,眾說紛紜。較可靠的方式是:取5g分析純鉻酸鉀,溶于少量蒸餾水中,用硝酸銀溶液滴定至磚紅色沉淀開始出現時止,稀釋至100ml。
規(guī)程中建議取用浸出液25ml,實踐中取用浸出液10ml便足夠。因為如果土體中氯根濃度高,浸出液數量大,將大量消耗AgNO3溶液。將浸出液置于三角瓶中,加入鉻酸鉀指示劑,比例為1滴/5ml浸出液,用AgNO3溶液滴定至生成磚紅色沉淀。
規(guī)程中提供的步驟,在檢測前加入甲基橙指示劑,逐滴加入0.02mol/L碳酸氫鈉溶液,至試液變?yōu)榧凕S色,控制pH值為7。這個步驟是有道理的,因為如果浸出液pH值很小,鉻酸銀沉淀將有少量溶解;但是由于pH值是否為7,用試紙判斷不準,故略去這一步,滴定時晃動三角瓶,注意觀察即可。
Cl-(mmol/Kg)=V×c×1000/m
V—滴定用AgNO3溶液體積
c—AgNO3標準溶液的濃度
m—相當于分析時所取浸出液體積的干土質量
五、硫酸根的測定—質量法
對硫酸根的測定,試驗規(guī)程中傾向于采用EDTA間接配位滴定法。該方法需要用到的藥品繁多,工地試驗室要把這眾多藥品購置齊全,太難了。
質量法檢測硫酸根,比較耗時,有些步驟要求很細致,令人望而生畏。把步驟精簡一下,其實用質量法會更方便。
(1)將待測液液置于燒杯中,放在恒溫水浴上蒸干。用1:3鹽酸溶液處理,再蒸干。在100~105℃烘干1h。
(2)燒杯中加入30~40毫升熱蒸餾水,在不斷攪動中趁熱滴加10%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在恒溫水浴上繼續(xù)加熱15~20min,取下燒杯靜止2h。
因為BaSO4沉淀的生成,與氯離子沒有關系,這個步驟顯得毫無理由。
(3)用濾紙將沉淀過濾完全。
因為沉淀物是BaSO4,氯離子從何而來呀!試驗的步驟設置的越多,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會越多。步驟精簡之后,將會使結果更為準確。
(4)獲取BaSO4沉淀物的質量。
m1—BaSO4的質量。
m—相當于分析時所取浸出液體積的干土質量。
這個計算公式是筆者要著重強調的。需要的結果數據并非硫酸根的摩爾濃度,而是半個硫酸根的摩爾濃度。前文所述9個標段,都在此處犯下了重大錯誤,從而導致試驗結果徹底錯了。
因為氯根含一個陰離子,硫酸根含兩個陰離子;在與陽離子結合形成鹽的時候,例如CaCl2消耗二個氯根,CaSO4消耗一個硫酸根;在判斷含鹽性質時,要么將硫酸根的濃度乘以2,要么將氯根的濃度乘以0.5,二者才有可比性。
六、判斷含鹽性質
根據土中Cl-/ SO42-的值將鹽漬土分為兩種類型:比值大于1,為氯鹽類;比值小于1,為硫酸鹽類。還有一種碳酸鹽類,因為非常罕見,不做介紹。
七、判斷鹽漬化程度
粗粒土根據通過1mm篩孔的干土的含鹽量來劃分;細粒土由于不適合作路基填料,不做介紹。
對氯鹽類粗粒土,總鹽量小于2%為非鹽;2~5%為弱鹽;5~8%為中鹽;8~10%為強鹽;大于10%為過鹽。
對硫酸鹽類粗粒土,總鹽量小于0.5%為非鹽;0.5~1.5%為弱鹽;1.5~3%為中鹽;3~6%為強鹽;大于6%為過鹽。
這里依據的標準是《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由新疆公路協會制訂的標準《鹽漬土地區(qū)公路設計與施工指南》(交公便字[2006]243號)沒有區(qū)分粗粒土和細粒土,指標更為苛刻,國內普遍不采用。
八、結束語
從筆者以上的敘述,明眼人一下就可以看出,這個試驗很簡單,有什么值得寫的呢。
一個簡單試驗,為什么都在硫酸根濃度的計算上犯了錯誤?這背后隱藏的巨大問題便是從業(yè)人員文化基礎的薄弱。鹽的概念,由酸性的陰離子與堿性的陽離子結合,才形成鹽。多淺薄的常識呀,檢測員就不知道,以為Cl-便是氯鹽,SO4 2-便是硫酸鹽。
水質分析試驗,水泥的比表面積試驗等等,這些都是近年來新增的試驗內容,檢測員面對這些試驗的時候經常寸步難行,不知從何入手,看書看不懂,只能手把手的講解。
檢測行業(yè),外人看來是一個高大尚的行業(yè);而從業(yè)人員的素質,大概只有業(yè)內人士才清楚------魚龍混雜,莫名其妙。
同時也反映出這個行業(yè)嚴重缺乏監(jiān)管。工程項目的管理者,一般是科班出身,文化層次不可謂低。但是由于是從施工技術員做起,對檢測工作,霧里看花,任由檢測員折騰了。
另外還要提及,筆者對試驗步驟的簡化,有人可能會疑慮,這樣做行不行?
首先,簡化不是盲目的,經過了幾十次的對比試驗,證明簡化的方法是可以用于工程實踐的;其次,工地試驗室只是為施工過程服務的,檢驗的目的并不需要得到一個非常準確的數字,只要求一個大致不差的結果范圍。比方說對于氯鹽類,檢測到的總鹽量是3%還是4%,都不重要,我們只要透過數字判斷出它的含鹽程度屬于弱鹽,這就夠了。
作者簡介:
王凱(1977-),男,漢族,工程師,??飘厴I(yè),吉林大安人,研究方向為公路工程施工過程。
中圖分類號:U416.03 文獻標識碼: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