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像界的“楷模”,你了解多少
花叢中、草坪里、水池中央、公園角落……雕像造型隨處可見,不足為奇,可下面幾幅設計獨特、意義深重的雕像界“楷模”,相信不少人會有些面生,或者只是略知皮毛。本期“圖味百態(tài)”,我們就來作一次系統(tǒng)普及。
《Kelpies》——英國 格蘭奇茅斯來自英國格拉斯哥的藝術家Andy Scott專門從事大型公共藝術設施設計?!禟elpies》由兩個馬頭組成,坐落在福斯·克萊德運河邊上。靈感來自于凱爾特民間傳說中的神馬Kelpies。Scott以克萊茲代爾馬為原型設計出了這對巨型馬頭。Kelpies有10層樓那么高,如今已成為蘇格蘭的地標性建筑,同時馬頭里面的空間也是作為公共空間使用的。
《擴張》——美國 紐約擴張,可能嗎?美國的女藝術家Page Bradley在闡釋這個作品時寫道:“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起,世界就好像設定了一個剛好容納我們的空間:社會保險號碼、性別、種族甚至是智商的高低。我覺得人生往往被這些東西所限定,而非由內(nèi)在的自己所決定。如果我們超越了這些框架,我們是否還能認識自己?如果不被任何所限,我們是否還會存在?”
《旅人》——法國 馬賽《旅人》是法國藝術家Bruno Catalano創(chuàng)作的一個雕塑系列,描繪了一個介于現(xiàn)實與非現(xiàn)實之間的世界。這些銅像們手提公文包,穿著相近卻各不一樣,用藝術家的話說:想強調的不是他們擁有什么,而是他們?nèi)笔裁矗∶奥萌恕?,更像是對現(xiàn)代城市工作中人們不完整的靈魂、空洞生活的一種反饋。
《野馬》——美國 德州《野馬》坐落于德州歐文市的威廉姆斯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描繪馬的雕塑群。在城市建立之前,這片土地曾是野馬的主要棲息地。這件作品也是為了紀念“老居民們”而作。野馬代表驅動力、主動和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
《跳河小孩》——新加坡這件坐落于新加坡河畔的雕塑作品,是被網(wǎng)友評為“看到就想與他們一起跳入河中玩?!钡那逍轮?。
《鬣蜥公園》——荷蘭 阿姆斯特丹《鬣蜥公園》已經(jīng)成了阿姆斯特丹著名的一景,世界各地的人都前來觀賞這些靜止的鬣蜥。鬣蜥的真身雖然難以見到,但是這里能見到大量的銅鬣蜥,也是一種別致的景象。
《趕?!贰绹?達拉斯牛與德州達拉斯,不用解釋也能略知一二。這群栩栩如生的雕像坐落在達拉斯附近的一個風景秀麗的公園,一群與牛等身制作的銅牛,跨過一片池塘,反應了早期德州牛仔的起源,也是達拉斯的必游景點之一。
《河馬》——中國臺灣 臺北2004年,世界動物園暨水族館協(xié)會年會選在園內(nèi)舉行,當時的園長為了整頓園區(qū),經(jīng)過多方討論,最后打造出深受群眾喜愛的河馬廣場。廣場的特色在于將地面當成水面,因此幾乎只看得見河馬上半部的身體,呈現(xiàn)河馬水中游、互相嬉戲的畫面,生動展現(xiàn)了動物的生活情境。
《羅馬尼亞詩人-米哈伊·愛明內(nèi)斯庫》——羅馬尼亞 奧內(nèi)什蒂愛明內(nèi)斯庫是羅馬尼亞國寶級詩人,而這件作品也非常優(yōu)美,臉孔隨著這條路一年四季的景色改變而改變,詩人的眼神卻一直明亮有力。如他的長詩《金星》里的詩句:“你們生活在狹隘的人世上/任憑命運的擺布/而我在我的世界里/感到永生不滅和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