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雪君,顧佳瑩,秦 浩
(呼倫貝爾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內蒙古 牙克石市 022150)
·精神科護理·
恐懼癥患者認知行為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的效果體會
付雪君,顧佳瑩*,秦 浩
(呼倫貝爾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內蒙古 牙克石市 022150)
目的 探究對恐懼癥患者認知行為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恐懼癥患者作為A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再選取同時期我院收治的40例恐懼癥患者為B租,給予認知行為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干預。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SAS評分、SDS評分情況,然后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結果 在護理前,A、B兩組的SAS評分、SDS評分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后,B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明顯更低,兩組間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與A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明顯更高,二者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恐懼癥患者進行認知行為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等心理狀況,幫助患者改變生活態(tài)度,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較好,值得推廣。
恐懼癥;認知行為護理;心理護理;效果
近年來,人們對于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于心理方面疾病的護理,更要小心謹慎[1]。許多進行心理上有問題的患者,如果沒有采取全面、優(yōu)質的護理措施,很可能會影響到患者后期的康復,并且還可能會導致一些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嚴重的甚至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2]。而常見的心理疾病中,恐懼癥具有極高的發(fā)生率,許多患者長時間處于緊張、恐懼的狀態(tài)下,神經緊張不安,非常不利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3]。因此,關于恐懼癥患者的護理工作目前已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本次研究中,選取80例恐懼癥患者來進行實驗觀察,探究對恐懼癥患者認知行為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將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恐懼癥患者作為A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再選取同時期我院收治的40例恐懼癥患者為B租,給予認知行為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干預。A組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41.5±2.7)歲,;B組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41.3±2.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對患者的恐懼癥程度進行簡單的測定,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超重度”四個標準,然后給予常規(guī)的抗抑郁、抗焦慮等的藥物治療,比如鎮(zhèn)靜作用小且不損傷神經運動功能的帕羅西?。▏帨首諬20040533,浙江尖峰藥業(yè)有限公司),具體的劑量根據患者的抑郁情況酌情服用。A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操作,在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后,遵醫(yī)囑為患者準備所需的藥品及每日所需的檢查,幫助醫(yī)生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同時保持病房的干凈衛(wèi)生,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B組: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來進行認知行為護理和心理護理干預。首先,為患者建立溫暖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隨后,護理人員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對患者進行治療相關病理知識的普及教育,讓患者能夠對自身的病情有基本的了解,減少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同時,為患者建立正確的心理認知,降低患者心理上的壓力,在護理過程中要對患者進行全方面的了解,尤其是心理信息和客觀量化的心理評定,并適當對患者進行鼓勵。時刻以患者的心理變化為主,留意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病情變化與心理之間的關系,再對患者進行支持、鼓勵,讓患者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來面對疾病;多陪伴患者,并適當讓患者放松心情,在病房中播放輕緩舒適的音樂,并與患者進行互動,讓患者能夠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
1.3 觀察指標
①護理效果: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來對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評價,評價完成后分別取各組平均值來進行比較;②使用生活質量WHOQOL—100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評價,評價的項目有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獨立性和社會關系,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平均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 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
在護理前,A、B兩組的SAS評分、SD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后,B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明顯更低,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
2.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
與A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明顯更高,二者的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
恐懼癥是以恐懼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神經癥?;颊邔δ承┨囟ǖ膶ο螽a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伴有回避行為??謶值膶ο罂赡苁菃我坏幕蚨喾N的,如動物、寬闊的環(huán)境、封閉的房間、社交活動、某個物品等等[5]??謶职Y多發(fā)于青春期少年、老年人和女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在本次研究中,分別對患有恐懼癥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和認知行為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干預,根據實驗觀察的結果,采用認知行為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干預的患者,在護理后的SAS評分和SDS評分有了明顯的改善,幫助患者穩(wěn)定了病情,同時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護理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對恐懼癥患者進行認知行為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等心理狀況,幫助患者改變生活態(tài)度,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較好,值得推廣。
[1] 黃先哲.恐懼癥患者認知行為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8(25):5297-5298.
[2] 肖 曄,高曉燕.在MRI檢查中對嚴重幽閉恐懼癥的預防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6):527-527.
[3] 李雅瑾,楊 旭,王 磊,等.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對減輕患者牙科恐懼癥的作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01):44-45.
[4] 檀立慧,李海淵,于佳麗,等.心理護理干預對幽閉恐懼癥患者行磁共振檢查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36):4093-4094.
[5] 方 紅,楊 樺,祝紅線,等.MRI檢查中幽閉恐懼癥的臨床表現(xiàn)及心理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2(18):1694-1695.
本文編輯:白 璐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6.03.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