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梅
(夏邑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河南 夏邑 476400)
特征性護理指導對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影響
郭 梅
(夏邑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河南 夏邑 476400)
目的 分析特征性護理指導對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 選取在我院進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患者70例,按抽簽順序分為兩組,各3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特征性護理指導,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腸蠕動恢復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總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24 h腹圍明顯減少,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24 h腹痛腹脹緩解率較對照組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患者實施特征性護理指導效果較為顯著,可有效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
特征性護理指導;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胃腸道功能
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普外科急腹癥,傳統(tǒng)開腹闌尾切除術已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1]。近幾年,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腹腔鏡手術因其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不良反應少的特點在臨床上得以廣泛應用[2]。然而腹腔鏡闌尾炎患者術后易引發(fā)腹脹,不僅對患者休息、進食造成影響,還可能造成術后腸梗阻、腸粘連,因此,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對我院35例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患者實施特征性護理指導,效果較為顯著,具體信息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9月在我院進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患者70例為研究組對象,按抽簽順序分為兩組,各35例。對照組:男25例,女10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39.2±3.5)歲;慢性闌尾炎4例,早期化膿性闌尾炎12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9例。研究組:男23例,女12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39.7±3.8)歲;慢性闌尾炎3例,早期化膿性闌尾炎13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9例。分析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飲食指導、術后早起鍛煉、遵醫(yī)囑用藥及心理護理等為主要措施。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特征性護理指導,具體措施如下:①術后早期飲水?;颊呗樽砬逍押罂蛇M行少量飲水,確保飲水量≤50 ml,之后每小時可進行飲水,但飲水量仍需保持≤50 ml,患者肛門排氣及腸鳴音完全恢復后可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進行適量飲水。②術后早期鍛煉。麻醉清醒6 h后,鼓勵患者于輸液前后進行早期活動。③咀嚼口香糖。麻醉完全清醒后6 h,患者可咀嚼2粒無糖或木糖醇口香糖,15~30 min,3~4次/d,直至肛門完全排氣。
1.3 評價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腸蠕動恢復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24 h腹圍,并對24 h腹痛腹脹緩解率進行統(tǒng)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組24 h腹痛腹脹緩解率為82.9%(29/35)較對照組40.0%(14/35)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3.566,P<0.05)。研究組腸蠕動恢復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總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24 h腹圍明顯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s)
總住院時間(d)對照組(n=35) 50.2±6.0 43.7±14.1 12.4±3.5 6.3±1.3研究組(n=35) 41.3±15.5 33.8±11.3 5.9±2.8 5.2±0.7 t 3.168 3.241 8.579 4.408 P<0.05 ?。?.05 ?。?.05 ?。?.05組別 腸蠕動恢復時間(h)首次肛門排氣時間(h)24h腹圍(cm)
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普外科多發(fā)病,普通外科住院患者中約有10%~15%為闌尾炎患者[3]。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而隨著腹腔鏡器械的進步及外科手術技術的改進,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成為主要手術方式[4]。
在本研究中,研究組腸蠕動恢復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總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24 h腹圍明顯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24 h腹痛腹脹緩解率較對照組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對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患者實施特征性護理指導可有效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加快治療進程。分析其原因為術后早期飲水可激活胃腸道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功能,對胃腸道適應性變化進行調(diào)整;術后早期飲水可減輕口感、咽喉不適等癥狀[5]。腹腔鏡手術需建立人工氣腹,術后易造成腹脹,而早期活動可改變體位,促進腸蠕動,進而有助于腸內(nèi)容物快速排出,減輕腹脹;此外早期活動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以及胃腸道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恢復腸蠕動。患者麻醉完全清醒6 h后咀嚼無糖或木糖醇口香糖可反射性引起胰、肝、腎、胃和膽囊活動[6],促進分泌消化液,進而有助于腸進行移行性復合運動,促使腸蠕動增強;此外,咀嚼口香糖可增加唾液分泌,而唾液中的IgA和溶菌酶等殺菌抑菌效果較為顯著,可有效消除口臭、口干現(xiàn)象,防止口腔潰瘍,促使患者保持較好的心態(tài),進而促進機體康復。
綜上所述,應用特征性護理指導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患者,可縮短患者腸蠕動恢復時間及首次肛門排氣時間,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縮短患者治療時間。
[1] 蔣文英,李麗君.護理干預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z2):63-64.
[2] 張 芳.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護理體會[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12):1605-1606.
[3] 孫國明,王建華,錢 濤,等.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手術并發(fā)癥及對策[J].江蘇醫(yī)藥,2015,41(10):1224-1225.
[4] 王啟雄.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對不同病情闌尾炎患者的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內(nèi)鏡雜志,2015,21(10):1053-1055.
[5] 張長安,由渭平,王健民.腹腔鏡闌尾切除術48例臨床療效評價[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4,43(10):1312-1314.
[6] 冀 強,宋 浪,段旭寧,等.經(jīng)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切口及腹腔感染的預防[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46(09):928-929.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03.0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