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士兵
“窮人也可以笑,這本是神明注定了的。”這是匈牙利作家莫里茲在小說《七個銅板》開篇的話。
每次說起貧窮,講起窮人生活,我就會想起這句話。我希望窮人能真正開心笑起來。可是,這并不容易。物欲橫流的世界不知道有的人多么貧窮,更不會想到,窮人就連某一剎那露出的笑容,也帶有太多勉強與憂傷。
我曾在蘇北鄉(xiāng)村生活近二十年,那時日子很慘淡,配得上“一貧如洗”這個詞??墒?,逢年過節(jié),我媽媽都會努力地讓生活多些亮色,中秋沒錢買月餅,她就自己割點野菜,弄些紅糖,做出餅來,比起平時,也是色香味俱全了。最重要的是,我媽媽總是鼓勵家人說,日子一定會過好的,她愛強調(diào),“窮沒根,富沒苗”。
說這些話的時候,她面帶微笑。許多年以后,我懂了,她是笑給我們看的,內(nèi)心則是苦澀的。她是農(nóng)民,沒什么文化,但是,她知道世間有個詞,叫“榮華富貴”,而且,她也真心向往,當然,很大程度是希望好運降臨在她的孩子身上。
離開故鄉(xiāng)近二十年了,我現(xiàn)在算不上是窮人了。我知道,用“窮人”這樣的稱謂,有人覺得不舒服。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真實的語詞。如今,真正的窮人依然在,很多人依然沒能真心笑出來。
前幾天,一個領導對我說:“你可能現(xiàn)在都想不到我們大西南的一些地區(qū)究竟有多窮?!蹦菚r,我想到農(nóng)村的窮家,隨口吐出“一貧如洗”“家徒四壁”這些詞。領導面帶痛楚地說:“家徒四壁還有個墻呀,可是,現(xiàn)在有的人家窮到連墻也沒有,住的地方就是樹枝樹葉堆起的?!?/p>
我的經(jīng)驗是,即便是那樣的窮人,在見到領導的時候,也可能是笑比哭多。但是,我更清楚的是,他們的笑容很多時候是擠出來的,是被要求演出來的。其實,不止是見領導,很多窮人見到孩子,見到親友,也都是這樣的,臉上露著笑,心中翻著苦水,又不能倒出來。只可惜,很多人只看到他們笑著的假面,不明白內(nèi)心的悲傷。
最近特別受關注的話題,就是扶貧。國家有個目標,就是確保農(nóng)村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想想看,如果那時我們津津樂道生活在小康社會,生活中卻依然有一年吃不上三頓肉的窮人,還有孩子餓到選擇自殺的不堪悲劇,那不就是自己在打自己臉嗎?扶貧這事,時不我待,迫在眉睫。當然,國家也已將具體工作細化到位,諸如落實領導責任、做到精準扶貧、強化社會合力、加強基層組織等等,這些適合宏大敘事,我不多說,只想強調(diào)一點,扶貧關鍵還是要對窮人有心,記著他們可以笑,應該笑,而且是真心地笑。
如果真的想讓窮人笑,就要把窮人真當親人。扶貧的確會遇上很多難題,說起來,一會是制度,一會是市場,一會是資源??墒?,比起人性,比起人權,我們很多繞來繞去的道理,往往就是沒道理,有時只能說是在計較利益。試問,即便是很多揮金如土的,又有多少真的忍心自己親人還做窮人呢?扶貧最土最基礎的道理,還是需要良心呀,包括權力良心、制度良心、社會良心等等。
窮人也可以笑,期待這個時代能用良心讓扶貧讀懂窮人的笑容。那笑容,就像我在離開鄉(xiāng)村后,把日子過好了,讓我媽媽不窮了,讓她臉上一直掛著的那種真心笑容。
(曉蘭摘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