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政權
(湖南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1)
微課技術在高職體育學科教學中的運用
周政權
(湖南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412001)
體育學科教學是現(xiàn)代教學體系的重要部分,微課程在體育教學中的常態(tài)化運用與實施為各行政教育機構倡導現(xiàn)代技術教育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微課程與體育課程結合,能改變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解決當前體育教學方式難以解決的問題,為體育教學帶來了重大的變革。文章分析了微課程與體育課程結合的意義,探索了體育微課程設計與制作、體育微課程的運用與實施,進一步彌補微課程與體育教學結合研究的不足。
微課程;體育學科教學;設計與運用;高職
1.微課程在體育課程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1)微課程的運用有利于體育教師的教學方式變革、教學內容簡化。微課程將革新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與教研形式,突破體育課程內容只能在課堂上傳授的模式。體育微課程視頻、教案、PPT課件等資源深度應用具有針對性,解決了體育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不能解決的教學難題,在教學時間、空間、地域、手段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大提升。
(2)微課程設計與運用有利于提高學生參加體育課學習效果。微課程能更好滿足學生對體育技術知識的個性化學習。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學習,不管是在課前、課中還是課后,微課程既有利于學生對體育運動知識的查漏補缺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tǒng)體育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特別是各種移動數(shù)碼產品和無線網(wǎng)絡的普及,使體育微課程在學生中得到更為廣泛的運用,對提高體育課程教學效果起到重要補充作用。
(3)微課程設計與運用有利于完善體育微課程模版和視頻。體育微課程設計與運用從傳統(tǒng)項目田徑、體操、武術、球類和新興項目跆拳道、體育舞蹈、瑜伽、散打等體育教學內容中,針對每個項目的關鍵知識點進行設計,使設計達到了最優(yōu)化。不同類型的微課程模版設計,為微課程制作提供了優(yōu)質的素材,節(jié)省了微課程制作的時間,使體育教師有更多時間花在體育微課程實施與運用研究上。
2.體育微課程設計與運用研究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體育微課程概念的定義。微課程概念的闡述在教育界尚未全面深入,但微課程概念在教育學科領域的延伸卻存在不明晰和不完善的地方,體育微課程概念的全面科學闡述,有待于廣大體育工作者進行全面的探索與研究。
(2)微課程設計與運用在體育學科領域不夠深入。在教育學科領域中只有數(shù)學、語文、信息技術教育等學科在微課程教學中得到良好的運用,體育學科作為學科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微課程在體育課程中的設計與運用沒有深入發(fā)揮微課程的作用。
(3)微課程在體育學科中的設計、運用研究尚不系統(tǒng)。微課程教學在體育課程中運用較少,微課程與體育學科的結合能全面深入探討微課程與體育課程結合的意義、設計與制作、運用與實施等,有利于彌補微課程與體育教學結合運用設計的不足。
1.體育學科微課程的特征
(1)體育微課程的概念。體育微課程概念是在微課程概念基礎上定義的,體育微課程通過微視頻形式進行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是通過對體育活動的現(xiàn)場攝像轉化而成的教學視頻文件,由文字、畫面和配合語言聲音組成,時間長度一般為10分鐘左右,能將體育運動技能簡化、分解的教學,易于學生掌握。
(2)體育微課程的特征。體育微課程最顯著的特征在于“短”、“小”、“動”,這也是微課程區(qū)別于傳統(tǒng)體育課程的主要特征,同時也是優(yōu)于其他課程最主要的地方,具有課程學習時間短、內容選擇靈活、課程之間相對獨立、課程主題性強等特點。體育微課程與理論學科微課程的區(qū)別見表1。
表1 體育微課程與理論學科微課程的區(qū)別
2.體育微課程模式設計
體育微課程的設計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一般要對選題任務、內容、教學方案、組織方法、師生活動環(huán)節(jié)、教學資料、教學語言環(huán)境等程序進行設計。體育微課程模式設計案例見表2。
(1)教學任務設計。教學任務設計可用于教師無法向學生展示的關鍵知識點,可用于教師課前提前讓學生了解的運動技能,可用于課后學生運動技能的拓展延伸,可用于尋求解決難點運動技能突破。
(2)內容的選取。內容的選取可在田徑類、球類、武術類、體操類等運動技術項目中選取對運動項目起關鍵作用的環(huán)節(jié)進行體育微課程內容的設計,可以是運動技術的重點、難點、關鍵知識點、各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術,也可以是練習方法、組織隊形等技能方面。
(3)教學過程結構設計。第一,快速引入課題??梢詮呐c運動項目相關的基本技術引入課題,可以從與基本技術相關的關鍵技能引入課題,也可以從以前的基本教學內容引入課題,引入的課題要與題目迅速切入。第二,內容講授線索要清晰。在體育微課程的講授中,動作示范、動作講解、組織隊形、教學手段、練習方法等環(huán)節(jié)都要圍繞教學關鍵知識點進行,以確保微課程發(fā)揮實效作用。第三,總結收尾要快捷,要用簡短和精煉語言概括運動技術重點、難點、關鍵點。
(4)教學組織、方法、師生活動環(huán)節(jié)設計。根據(jù)視頻拍攝的需求,組織隊形變化,除了要照顧教學的需要,還需要照顧攝像師拍攝的需要,保障攝像師能多角度、多方面、遠中景結合對課程的練習方法、師生活動進行拍攝;練習方法設計要緊湊、精煉,挑選的練習方法能對所學的內容起到關鍵輔助作用;師生活動設計時,要先設計師生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等,這些設計都要趕在課程拍攝前設計完,保障教師和學生明晰整個教學過程,也保障微課程拍攝的質量。
(5)體育微課程資料設計。體育微課程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除了要設計運動教學視頻片段外,還要對體育教案、運動技能教學課件、教師課后的練習內容、學科專家的點評等相關教學支持資源進行設計,以構成一個完整的輔助資源體系,營造一個真實的體育微教學資源。
(6)教學語言環(huán)境設計。體育微課程中,由于時間限制,體育教師語言的準確簡明顯得更為重要,在設計體育課程的過程中,要將教師講解的內容話語與教師動作示范、學生的組織練習、動作練習方法有機結合起來,并在課程拍攝前進行預先演練,其語言要求精煉、聲音洪亮且干脆有力。
表2 微課程設計模式——傳球手型教學案例設計
3.體育學科微課程的簡易流程制作
一個完整的微課程簡易制作包括設置配備(手機、攝像機)、錄制方式、制作流程:1.設置配備(手機、攝像機),課程進行視頻攝像的智能手機一臺、相關主題的教案、多媒體電腦一臺、視頻編輯軟件一套、數(shù)碼攝像機或攝像機一臺。2.錄制方式,使用可攝像的智能手機或攝像機對體育教學實踐場景、師生活動過程進行錄制。3.制作流程:第一步,選擇微課程主題,進行詳細的教學設計,形成教案。第二步,對體育教學現(xiàn)場進行全程課例拍攝,它包括教師的示范、講解、練習方法、學生練習隊形、教學場地環(huán)境、輔助練習器材等,在他人和輔助器材幫助下,用手機將整個教學過程拍攝下來,保證畫面清晰、準確、穩(wěn)定。或者利用運動場地展開教學過程,用數(shù)碼攝像機和攝像機實錄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的活動和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教學信號燈教學實景畫面。第三步,進行后期視頻編輯制作加工,添加字幕和美化,生成微課程視頻。第四步,在線發(fā)布實施。體育微課程制作因素及要求見表3。
表3 體育微課程制作因素及要求一覽表
4.微課程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及載體
(1)微課程清晰表現(xiàn)瞬間動作概念。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很難通過視覺來感知教師的示范動作,而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很多技術運動的完成是在高速奔跑、迅速起跳的過程中瞬間產生的。利用微課程視頻可以將各種規(guī)范技術動作全面、完整清楚地展現(xiàn)給每個學生,以更快、更全面地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
(2)微課程在講解技術動作要領中的運用。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由于大多數(shù)技術動作具有復雜性,講解技術要領和示范技術動作是要分開進行的,教師在講解技術動作時,學生看不到該技術動作的運動過程,而教師在做示范技術動作時又不能講解。微課程教學運用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3)微課程在集體項目教學中的運用。微課程視頻應用,以其鮮明的圖像,生動的畫面,靈活多變的動畫,從一個總纜全局的角度來闡述每名學生在集體項目中所處位置及所應發(fā)揮的功效,并在條件發(fā)生變化時作出正確的應對。
(4)微課程在個人動作教學中的運用。一套動作在教學中要拆分成若干小節(jié),分別進行教學,最后再將分解動作串聯(lián)成完整動作,在這一過程中,難點是動作的串聯(lián)和銜接,利用微課程,可以將串聯(lián)和銜接動作明確地表現(xiàn)出來,提高動作的流暢性。
(5)微課程在體育教學中的運行載體。體育微課程可結合微博、QQ、校園網(wǎng)、職教新干線、網(wǎng)絡、多媒體等不同載體進行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泛學習,通過這些形式的學習使微課程在體育教學中得到更為廣泛的實施運行,并形成固定的實施模式。
加強微課程在體育學科中的深入實施,并使體育微課程教學形式常態(tài)化、制度化。微課程在體育教學中的全面運用,相關教學領導要轉變理念,支持開發(fā)體育微課程教學手段、大力投入相關設備。以微課程實施所需的軟硬件結合體育教學展開研究,通過一兩個制作好的體育微課程個案來探討微課程形式在體育教學中的科學運用,制定出相應實施模式,構建體育微課程形式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實施體系。微課程教學要求體育教師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和方法觀,同時也應該掌握基本的攝像技能,學會利用軟件編輯系統(tǒng),以使微課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運用。
[1] 黃建軍.論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28(2):94-95.
[2] 劉新英.中學數(shù)學微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以可汗課程模式為例[D].上海師范大學,2013.
[3] 胡鐵生.中學微課程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J].中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11(2):25-27.
[4] 梁樂明.微課程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1):109-111.
[5] 吳靖.微課程建設的裝備需求與現(xiàn)實方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27(7):69-72.
2016-01-23
2015-2016年度湖南省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學會科研規(guī)劃立項課題“微課程技術在體育學科中設計與運用模式研究”(XHB2015007)
周政權(1978-),男,湖南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課部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及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