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陸正旭 設計_戴勝男|
再接再厲試駕新款東風悅達起亞K5
|文·圖_陸正旭設計_戴勝男|
顏值頗高的起亞K5一直就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xiàn),況且這次新款K5還有兩種外觀可供選擇,無疑顯現(xiàn)出了廠家對這款車的心血和希冀。
1. 17寸不規(guī)則的拋光鏡面輪轂
2. 全LED后尾燈
一邊整理照片一邊寫這篇試駕報告的時候,北京再次被的霧霾籠罩。坐在辦公桌前的我,多么想繼續(xù)開著這輛起亞K5一直沿著官廳水庫的岸邊,看夕陽漸漸沉入湖面,晚霞映紅整個水面。而我也在風力發(fā)電風車的立柱間穿梭,不忍美好的時光就這么匆匆離去,亦如我不愿這么快就結束本次試駕周期,因為這輛起亞K5無論是銳意進取的外觀、靈動敏捷的駕控感受和舒適靜謐的車內空間,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自從彼德希瑞爾接手起亞的設計工作后,虎嘯式前臉攫取了數(shù)量龐大的消費者的心,這種風格也依然在新款K5上延續(xù)。
沒有隨波逐流的改用超大中網(wǎng),窄窄的橫向鍍鉻中網(wǎng)被一粒粒同色鍍鉻顆粒裝飾著,并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很有節(jié)奏感、也很有科技感。同樣不大的頭燈向后傾斜掠過,僅憑此兩點設計就使得車頭從正前方看去,在東方含蓄的審美中也暗藏無盡的力量于其中,更不用說下方被天馬行空的設計師打造出來的三顆白色LED燈共同組成的霧燈和最外側的鍍鉻空氣動力套件。不得不提的一點是這個看似炫酷進氣口在實際駕駛中可以很好地為剎車系統(tǒng)降溫,也可以減小一部分車頭的空氣阻力。K5沒有浮夸和附庸的設計,就在1860mm的寬度上,描繪出了一個孔武有力、伺機而出的正面視覺形象。
側面的視覺效果以簡潔為主,無論是順著頭燈后掠過來的腰線,輕微上揚直至前探的尾燈,還是微微下滑的車頂線條,又或車窗上部、門拉手以及側裙的鍍鉻線條,都十分流暢,柔和中不失力量。235/45/18的輪胎規(guī)格也符合K5運動型轎車的身份,尤其穿行在深秋蕭瑟的林間,不規(guī)則的鋁合金鏡面輪轂更襯得4855mm長、1475mm高的整車側面非常整潔飽滿,幾乎沒有贅肉和無用的設計,靈動非凡。
相比車頭,車尾顯得有些單薄,雖然行李箱上沿采用弧形線條;尾燈呼應頭燈是傾斜設計;下部排氣管分列在底部黑色空氣擴散器兩側,這些的確都營造出了動感的氛圍,但總感覺重心較高,離地間隙過大,不過這卻換來了19度的離去角,十分利于出入一些坡度較大的地下車庫,也算是有利有弊吧,不過總體來說,還是令人滿意的。
外觀評分:4分
加分處:中網(wǎng)
扣分點:相比于頭燈,尾燈太保守,行李箱蓋樣式太簡單
一進入車內,黑、深酒紅色搭配的內飾整體感覺還是比較傳統(tǒng),中控的各項功能的分布、按鍵的位置排列甚至大小,都讓記者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熟練操作。中間8英寸觸摸屏的色彩、分辨率都達到了這個價位車該有的水平,只是諸如藍牙和導航功能,截止到記者還車時,都沒有找到打開的方式,而屏幕上卻一直顯示3G信號全滿,試駕過程中還遇到了一次行駛過程中FM信號突然中斷,而AM信號正常,重新啟動車輛后自行消失的情況,不知是否只是個別現(xiàn)象。
換擋桿后方的按鍵可以選擇運動、經(jīng)濟和自動三種模式,不過在一周的時間內,記者并沒有感受到不同模式之間的區(qū)別。
相比于雙色內飾,平底運動型方向盤和換擋撥片才真正的把運動氛圍體現(xiàn)出來,而且K5的三輻方向盤很粗壯,在手握位置的真皮還做了打孔處理,進一步增加摩擦力。方向盤上面的按鍵可以操作很多功能,用起來順手的同時也免去了駕駛中分散注意力的可能,方向盤背后的大尺寸撥片在D擋時即可使用。儀表盤的樣式有些平庸,雖簡潔明了,中間也有行車電腦的顯示,但總感覺此處不夠用心,缺乏吸引力和亮點,更不夠刺激駕駛員的激情。
全景天窗的前半部分可以選擇上翹或者全部開啟,而且還有覆蓋整個天窗的電動遮陽簾。在記者外出拍攝的往返途中,增加車內采光的同時,不時抬頭看著頭頂湛藍的天空,非常愜意。在全部開啟時,前面還會自動豎起防塵網(wǎng),雖用處不大,但有勝于無。
即使是偏向運動型車的設計,但是2805mm的軸距營造出的后排空間一點都不小。身高1.82m的記者在駕駛席調好座椅后,坐到后排一點都不覺得擁擠,腿部空間和頭部空間都有較大空余,而且得益于全景天窗,坐在后排也絲毫不會感到壓抑,中間扶手的高度也很合適。
不得不提的一點就是,在拍攝過程中無意間發(fā)現(xiàn)車還是怠速狀態(tài),而我竟一直沒有察覺,這無疑說明了K5車內的隔音非常到位,而且發(fā)動機的噪音水平也很低。
車內配置、空間評分:四分
加分處:車內十分安靜
扣分點:中控功能不夠穩(wěn)定;空調內外循環(huán)會在行駛中自動切換到外循環(huán)
1. 黑、深酒紅雙色內飾
2. 短小的換擋桿手感很好
3. 電子助力的方向盤十分輕盈
測試車型:東風悅達起亞K5
售價區(qū)間:13.98萬-24.98萬
長:4855mm
寬:1860mm
高:1475mm
軸距:2850mm
發(fā)動機:
1.6T 132kW 5500rpm
265Nm 1500-4500rpm
變速器:6速雙離合
車鑰匙放在褲兜內,大約距離車身還有一米的時候,車輛已經(jīng)感應到了信號,按下門把上的按鍵拉開車門的同時反光鏡自動打開。按下啟動鍵,發(fā)動機微微震動一下后便在安靜中啟動了車輛,調好座椅并把座椅加熱開到最高擋,稍稍熱了一會兒車,就向著今天的目的地出發(fā)了。行車電腦顯示此刻車外只有零下三度,但不一會,暖風已經(jīng)徐徐吹來。很人性化的一個功能就是K5的空調系統(tǒng)還有空氣凈化的功能,這也非常適合在霧霾已成為常態(tài)化的北京駕駛。
周末出京車輛較多,擁堵的路上頻繁起步停車,但油門和剎車踏板的角度和間距都很合適,尤其是很長的油門踏板很受記者喜歡。1.6T的直噴發(fā)動機在渦輪尚未啟動的低速狀態(tài)下也足以應付橋面的坡起,剎車的力度也比較線性,記者很快就能找到合適的剎車力度和跟車距離。而且在并線時感覺方向盤的電子助力非常輕盈,甚至用一兩根手指即可操作。
上了高速,在渦輪的作用下,記者感到車身整體非常輕快,最大扭矩265Nm在1500-4500rpm的寬泛轉速區(qū)間都可以釋放出來,在5500rpm可以迸發(fā)最大132kW的功率,這樣的動力儲備讓記者在行駛在丘陵路段上加速超車也毫不費力,同時在渦輪介入的時刻并未感到十分突兀的感覺,十分接近自然吸氣的車型。當然,除了渦輪增壓和缸內直噴的高效全鋁發(fā)動機,7速雙離合變速器的作用也十分明顯,120km/h巡航時轉速不到2500rpm,行車電腦顯示此狀態(tài)的平均油耗也只有7.3L,經(jīng)濟性很好,而且除了偶爾低速時會有抖動,其余無論是加速還是巡航,這個變速器的調教和邏輯表現(xiàn)都屬上乘。
京藏高速過了八達嶺之后就開始進入多彎地帶,巡航狀態(tài)下順著山路反復左右轉彎,明顯感覺到車身的懸掛還是足以應付的,沒有明顯的側傾,只是方向盤手感太輕,握在手里有些許的不踏實。
下了高速開上縣道,70km/h行駛時,當有車輪遇到坑洼時,明顯感到該車輪似乎已經(jīng)離地了,初步判斷懸掛缺乏一些韌性,不過這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選擇的輪胎更加是偏重運動性,胎壁較薄所導致。而且輪胎花紋不太靜音,這在一些粗糙路面上行駛時,路噪較大,只好適當調高音響音量予以掩蓋,而且好在此段距離也并不是很長。
駛下柏油路,走土路到官廳湖邊,甩起的碎石不斷敲擊著底盤,記者也得不斷左右打著方向躲避尖利的石塊和大坑。前幾天降雪的緣故,這條土路的附著力并不好,ESP燈不斷亮起,踩剎車時ABS也開始介入,不過這些電子系統(tǒng)也都保證了車頭指向可以在我轉動方向盤時可以及時做出反應,確保行進路線。在這種路面上,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獨立懸掛和較長懸掛行程的好處也就顯現(xiàn)出來了,四條車輪均可以很好地抓住地面,而且空載145mm的最小離地間隙也保證了一定的通過性。
開到湖邊把車停下,夕陽染紅了晚霞,也渲染了湖面。隨手撿起一塊石頭擲入水中,一層層漣漪打破了湖面的平靜,破碎的光影倒映在車身上,同車后方風力發(fā)電的風車不停旋轉的扇葉一起,把斑駁跳動的影子打在流線型的車身上,產(chǎn)生了戲劇般的動感效果,而這新款的K5,也如時代的弄潮兒一般站在最前沿。在這個主要看氣質和顏值的年代,動力和操控表現(xiàn)的不足,相信也不會影響因外觀而愛上K5的潛在消費者。
動力操控評分:四分
加分處:油門反應很快,市區(qū)駕駛很輕便
扣分點:可能是渦輪壓力較低,中后段加速乏力;懸掛太松散,缺乏韌性
總體點評:
流體雕塑般的外觀、簡潔實用的內飾風格和輕快順暢的駕駛感受,新款起亞K5一定能夠在前款車型已經(jīng)開拓出的市場上再接再厲,而且1.6T的排量享受國家政策的時候,也不失駕駛樂趣。無疑,新款K5這款凝聚設計師和廠家希冀的車型會在頹勢的市場上有不錯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