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鋒
海外學子相約美麗芝堰
·王寅鋒
古道“快閃”歡迎海外名校學子Two vocalists sing a song whereas villagers stage a flash-mob welcome ceremony in Zhiyan.
2016年8月10日至8月23日,來自德國、印度、法國等14個國家的45位海外名校學子走進了蘭溪芝堰村。14天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他們在那里經(jīng)歷了很多讓人難以忘懷的事情,有溫馨的、有趣的,也有讓人興奮的。
10日晚上,海外學子乘坐大巴抵達芝堰,法國姑娘克萊門斯說,她的行李箱不見了,里面有隨身衣物,還有送給主人的禮物。
隨行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找遍了大巴車,都沒有看到。
接下來的三四天中,因為沒有換洗衣物,克萊門斯的生活很不方便。好在還有住家阿姨和熱心的志愿者幫忙,克萊門斯心里覺得暖暖的。
每天,住家阿姨吳金花都會提醒克萊門斯把當天的衣服洗好,確保第二天有衣服穿。志愿者們也熱心地把自己的防曬霜、化妝品送給克萊門斯用。吳金花還帶著克萊門斯去了黃店鎮(zhèn),專門買新衣服給她換洗。“太熱心了,感覺就跟自己家人一樣?!笨巳R門斯說。
另一邊,金華市外僑辦、蘭溪市外僑辦、黃店鎮(zhèn)政府的工作人員也一直與上海機場和法國方面聯(lián)系,希望能盡快找回克萊門斯的行李箱。
很快,好消息傳來了,箱子在法國機場找到了?!翱赡苁堑刂诽铄e了,克萊門斯的箱子一直留在法國沒有寄出,到了上海機場后又沒有留意。”志愿者說,取得聯(lián)系后,箱子順利抵達芝堰。
承顯堂里過生日Enjoying birthday noodle in a traditional house
8月12日,開幕式結(jié)束,海外學子們陸續(xù)通過嚴婺古道返回孝思堂,路上有人唱起芝堰村村歌《回家的路》。
小巷中,音樂漸漸響起,一大波夾道歡迎的村民紛紛拿出手機,爭相同海外學子合影。歌聲、歡笑聲充滿整條古道。
在孝思堂門口,蘭溪的阿姨們穿著傳統(tǒng)的民間節(jié)日服裝,端著特意為海外學子準備的典型鄉(xiāng)土點心水米糕。
“Delicious(好吃)!”學子們紛紛點贊。
蘭溪市文化館館長方芳說,這是極具蘭溪特色的一次快閃活動,“結(jié)合蘭溪和芝堰的文化特色,以古驛道為舞臺,融合婺劇、旗袍秀,并結(jié)合情景演繹,體現(xiàn)芝堰人民的好客和淳樸!”
在孝思堂內(nèi),蘭溪書法家朱根福為海外學子們準備了一件純正的中國藝術(shù)品:書法《歡迎回家,Welcome to home!》。
8月14日下午,海外學子們集合于孝思堂,跟著婺劇表演藝術(shù)家張建敏走進多姿多彩的婺劇世界。張建敏介紹了婺劇的發(fā)展和起源,并作現(xiàn)場表演,教授用婺劇的方式打招呼,讓海外學子們真切感受到了婺劇的特殊魅力。
說起芝堰,不能不提芝堰特產(chǎn)水米糕。出了芝堰,會做水米糕的人不多。8月13日下午,海外學子們跟著村民學做水米糕。
潔白、柔軟、晶瑩、細潤的水米糕讓海外學子們大開眼界。
水米糕的制作并不復雜,將大米浸泡兩三天后稍稍加工,再按一定比例放入酵母、白糖待其發(fā)酵,上籠蒸熟即可。
海外學子們問東問西,想搞懂制作水米糕的每一個細節(jié)。
來自印度的古麗,是個美食愛好者。她說回家后,準備做水米糕給家人吃。
“這個水米糕我喜歡,有點甜味,味道也很細膩?!狈▏鴮W子克萊門斯說,聞起來像法國面包。
以色列小伙埃雷澤也是第一次看到米能做成這個樣子,對制作芝堰水米糕的阿姨們由衷佩服,“我知道這是芝堰才有的特產(chǎn),在其他地方看不到,整個制作過程太新奇了。”埃雷澤說,他的愿望就是走遍全球,欣賞那些在自己國家看不到的東西,這次真是大開眼界。
按照海外名校學子走進芝堰活動方案,8月17日的芝堰將有一場神秘活動,是什么呢?
夜幕降臨,大家齊聚承顯堂。外籍顧問馬小龍走到臺前,向海外學子們宣布了一項明日日程:一早,將就近開展登山運動,請大家知悉時間和地點?!敖裉炀偷竭@,再見?!碧唵瘟税??大家正在疑惑,堂內(nèi)燈光全滅,現(xiàn)場出現(xiàn)了一片尖叫。
幾秒鐘后,愉快的《生日歌》響起,一個大蛋糕由工作人員推了出來。這時,所有的人都唱起了那首全世界通行的歌曲。
原來,來自印度的尤吉斯、迪維雅和來自德國的馬丁,生日分別在8月15日、17日和20日。這是主辦方專門為他們安排的集體生日。
蛋糕送出之后,緊接著,芝堰村村民又送上特地準備的中國特色的長壽面——幸??鞓?,長命百歲。
此外,“壽星”們還收到了蘭溪特有的生日禮物:一把簡易孔明鎖和一個紅包。隨后,在現(xiàn)場所有人的祝福下,他們低著頭吹滅了蠟燭,將蛋糕一塊一塊切好,與眾人分享。
雞肉、洋蔥、土豆、西紅柿、胡蘿卜、檸檬……8月21日中午,印度學子理查德拎著滿滿一袋食材回到住“家”,臉上寫滿了興奮。
“今天,我要為中國的爸爸媽媽燒一頓印度大餐?!边@個想法,理查德心里早就有了,“每天看著媽媽在廚房里忙前忙后給我們燒飯,太辛苦了”。一大早,在志愿者徐琛的陪同下,他倆去了蘭溪超市購買食材。但具體要做什么,理查德不肯透露一個字。
來到芝堰后,理查德好奇的是,中國人做飯?zhí)炝?,因為在印度,一餐十幾人的大餐,至少要花費三四個小時。所以,理查德早早走進廚房忙開了。
切洋蔥,搗蒜泥……在志愿者的協(xié)助下,食材慢慢切配好,呈現(xiàn)在案桌上。一旁圍觀的叔叔阿姨和志愿者們急壞了:這是干嘛的?那是干嘛的?可理查德卻總是一副神秘的樣子:“做好就知道了?!?/p>
印度大餐的做法讓大家瞠目結(jié)舌。米飯里加了鹽、桂皮和茴香,洋蔥是用來油炸的,還用廢舊報紙吸油,這難道不是黑暗料理么?
半個下午過后,大家總算松了一口氣:“原來理查德是大廚啊?!贝蠹曳Q贊說。
香噴噴的印度美食露出了真相,是雞肉米飯、秋葵馬沙拉、雞肉馬沙拉,還有甜辣雞?!霸谟《?,我們只在過圣誕節(jié)的時候才會吃這個。我覺得,在芝堰的日子,每天都像過圣誕節(jié)一樣。謝謝中國爸爸媽媽?!崩聿榈抡f。
理查德·蘭赫爾給中國爸爸媽媽做印度大餐。Richard Rangel, an Indian, cooks an Indian meal for his Chinese mom and dad.
(本文攝影:葛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