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珂,葉貞
(1.常州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江蘇常州213002;2.江蘇省宜興中等專業(yè)學校會計系,江蘇無錫214206)
XU Ke1,YE Zhen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2;2.School of Accounting,Yix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Wuxi 214206)
?
“3+4”培養(yǎng)模式下校際間課程銜接問題研究
——以常州工學院財務管理專業(yè)為例
許珂1,葉貞2
(1.常州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江蘇常州213002;2.江蘇省宜興中等專業(yè)學校會計系,江蘇無錫214206)
“3+4”項目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銜接教育的問題,包括培養(yǎng)目標、教學模式、課程體系、師資、評價方式的銜接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課程的銜接。以宜興中等專業(yè)學校3年制會計專業(yè)和常州工學院財務管理專業(yè)本科對接為例,分析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課程體系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在課程設置、課程標準、課程內容、保障措施等方面構建統(tǒng)籌銜接課程體系的設想。
財務管理專業(yè);“3+4”培養(yǎng)模式;課程銜接
XU Ke1,YE Zhen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2;2.School of Accounting,Yix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Wuxi 214206)
“3+4”項目中職教育轉入本科教育需要做好一系列銜接工作,包括培養(yǎng)目標、教學模式、課程體系、師資、評價方式的銜接等[1],但是最重要的是課程的銜接。由于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教學的具體實施都要依靠課程體系的構建和課程內容的講授才能最終達成,因此,課程銜接和課程體系在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它也是“3+4”項目銜接的難點。課程銜接體系的建立涉及課程內容的整合、課程標準的制定等,其具體操作是個復雜的工程:第一,課程體系的對接需要中職、本科兩個學校的專業(yè)教師進行深入的探討,涉及的人員眾多;第二,要對課程的內容進行分解,使中職和本科的教學內容相對獨立又構成完整的體系,有很強的技術性。
2.1課程體系設置比較
2015年6月開始,常州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yè)和宜興中專會計專業(yè)聯(lián)合招收“3+4”學生,首次招生45人,兩個學校開始進行課程銜接的探索。
宜興中專原會計專業(yè)課程設置分公共基礎課、專業(yè)技能課、任選課程三部分,如表1所示。
表1宜興中專會計專業(yè)課程體系
課程設置類別具 體 課 程公共基礎課德育課程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職業(yè)道德與法律、哲學與人生文化基礎課程 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體育與健康、藝術專業(yè)技能課平臺課程 財政金融基礎認知、統(tǒng)計基礎認知、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證、企業(yè)會計核算實務、企業(yè)納稅申報與會計處理方向課程 涉外會計方向、企業(yè)會計方向、金融會計方向、非營利組織會計方向任選課程人文類、專業(yè)技能類 人文類、專業(yè)技能類及社會實踐社會實踐 假期實習或是在校兼職
常州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yè)課程主要分成三大模塊,即:通識課程模塊、專業(yè)基礎課程模塊、專業(yè)課程模塊和集中實踐課程模塊,如表2所示。
表2常州工學院財務管理專業(yè)課程體系
課程設置類別具 體 課 程通識課程模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體育、英語、大學人文基礎、高等數學、專業(yè)導論與職業(yè)發(fā)展、辦公自動化高級應用專業(yè)基礎課程模塊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基礎會計、統(tǒng)計學、經濟法、概率統(tǒng)計、貨幣銀行學、中級財務會計、中級財務管理、成本管理會計、專業(yè)英語、證券投資等專業(yè)課程模塊高級財務會計、審計學、高級財務管理、跨國公司財務、財務報表分析、公司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資產評估、常用統(tǒng)計軟件等集中實踐課程模塊軍訓、專業(yè)實習、公司財務模擬、計算機審計實驗、基礎會計課設、統(tǒng)計學課設、中級財務會計課設、成本會計課設
2.2課程體系設置存在的問題
比較中專和本科院校的課程設置,可以發(fā)現存在一些問題:
1)中職院校和本科院校課程設置重復。這是最突出的一個問題,不僅是專業(yè)課程設置重復,如“基礎會計”“財經法規(guī)”“財務管理”等,而且技能的訓練也重復,如“基礎會計實訓”。重復的課程主要是本科階段的專業(yè)基礎課和中職階段課程。
在思想品德課上,教學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主要目的。教師應該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所以教學必須緊扣課程內容,而且課堂應該活躍、愉快,讓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接受了正確的德育教育。
2)中職院校的文化基礎課較弱。中職院校一般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理論的教學,而本科院校比較注重構建完整的理論體系,兩者在課程銜接上就會存在文化基礎課脫節(jié)現象[3]。如,中職階段對基礎文化課程(“數學”“語文”“英語”等)不夠重視,設置的課時較少,選用的教材比高中的教材難度低,進入本科階段后對“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等課程的學習就存在一定難度。
3)高校實訓環(huán)節(jié)是人才培養(yǎng)的短板[4]。中職致力于培養(yǎng)從事某種職業(yè)的、應用型的專業(yè)技術人才,大部分學生在中職畢業(yè)后能有一技之長,能立刻上崗從事各種職業(yè)工作。因此,中職院校一般十分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實踐教學的學時占比較高,實訓體系比較完善。而本科一般比較重視打好學生的理論基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對技能的訓練不足,因此校企聯(lián)合、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等還有待加強。
“3+4”課程體系構建的重點和難點在于既要做到中職與本科分段培養(yǎng),又要實現二者的有效銜接,體現出課程體系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教學內容的層次性和遞進性。
3.1課程設置的銜接
為解決中職和本科課程設置重復等問題,常州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yè)“3+4”試點項目制定了一貫制人才培養(yǎng)方案,按照“模塊化”的思路[5],設置4個模塊,模塊中課程的設置考慮到中職和本科的相對優(yōu)勢、課程之間的相互關系,體現了課程體系的遞進。
如圖1所示,對前文提到的內容有重復的課程進行調整,“基礎會計”“財經法規(guī)”是財會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在中職階段開設,本科階段則開設“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等內容更深的課程。同樣,“會計技能訓練”“基礎會計實訓”在中職階段開設,本科階段開設“成本會計課設”“中級財務會計課設”。中職階段打好“數學”“英語”的基礎,本科階段進一步學習“高等數學”“大學英語”等。
圖1 中職和本科銜接課程體系
3.2課程標準的銜接
宜興中專要求制定課程標準,而常州工學院僅制定課程大綱,因此在具體實施“3+4”項目時,兩校制定了統(tǒng)一的課程標準,把主要的專業(yè)課程在兩個不同階段要達到的課程目標、實施建議等詳細描述,為課程銜接打下基礎。
如,中職階段的“基礎會計”和本科階段的“中級財務會計”,同樣是財務會計,但課程目標不一樣,決定了上課的內容、難易程度等也不一樣?!盎A會計”主要介紹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使學生理解會計的基本理論。同時開設相應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加深理解,將理論知識和實務相結合,掌握填寫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的基本方法。而“中級財務會計”在“基礎會計”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對會計特殊業(yè)務、特殊事項的處理,為后續(xù)“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打下一定的基礎。再比如,中職階段的“財務學原理”和本科階段的“中級財務管理”課程,基本的內容都是圍繞企業(yè)的籌資、投資、營運資本管理和利潤分配管理,但是“財務學原理”主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財務觀念,對財務活動有基本的認識,而“中級財務管理”則更深入地介紹對各項財務活動如何進行管理。
3.3課程內容的銜接
宜興中專會計專業(yè)和常州工學院財務管理專業(yè)對一些基礎專業(yè)課程和技能訓練課程的設置存在重復現象,如果不進行銜接會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因此需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和一體性設計[6]。對宜興中專已經講授的內容,本科階段不再重復講授。以本項目為例,涉及需要進行內容銜接的課程主要是中職階段的“基礎會計”和本科階段的“中級會計”、中職階段的“財務學原理”和本科階段的“中級財務管理”。兩校的專業(yè)教師進行了充分溝通,“基礎會計”中不介紹投資業(yè)務,“中級財務會計”中介紹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股權投資相關業(yè)務處理,“高級財務會計”中再介紹難度更大的合并報表相關問題等。再比如,“財務學原理”課程對貨幣時間價值、風險、籌資方式、資本成本等詳細介紹,“中級財務管理”課程重點介紹資本結構決策、項目投資、證券投資、財務報表分析等。
3.4保障條件
為保證課程的銜接,還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兩校教師每學期開學前要進行集體備課,深入交流,對課程的知識點進行分解,劃分中職和高校的教學內容。
2)專業(yè)課程要制定詳細的課程標準,作為教師上課的指導性材料。
3)要編著配套的“3+4”教材,適應“3+4”試點專業(yè)的特點。
4)要完成專業(yè)核心課程相關教學資源、課程網站的建設。
5)要探索和實踐中職、應用型本科銜接的管理、運行與監(jiān)控機制。
作為試點項目,課程銜接是重點也是難點,但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地方需要銜接,如培養(yǎng)目標、師資、教學模式、評價方式等。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宜興中專和常工院還需不斷優(yōu)化課程體系,定期開展教研活動,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和實踐中職與本科銜接的管理、運行和監(jiān)控機制。
[2]邰杰,王巖松,祝小神.高職與應用型本科人才分段培養(yǎng)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4(6):94-99.
[3]劉振海,胡修江.“3+4”中職與本科分段貫通培養(yǎng)課程的一體化設計[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4,35(17):29-32.
[4]徐紅麗,張宇,金衛(wèi)東.“中職+本科”培養(yǎng)模式下課程銜接的探索與實踐[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5,28(1/2):74-77.
[5]宜衛(wèi)紅,李明惠.“3+4”銜接培養(yǎng)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探究:以金陵科技學院土木工程專業(yè)為例[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15(29):76-79.
[6]孫靜.基于會計專業(yè)的中職與應用型本科“3+4”分段培養(yǎng)模式質量保證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5(13):370.
責任編輯:唐海燕
Curriculum Connection Between Colleges Based on a ″3+4″ Training Mode—Tak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Dur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3+4″ training mode,connection was found to be necessary in terms of training objective,training mode,curriculum system,teaching staff and evaluation methods,with curriculum in particular.With the 3-year accounting major of Yix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nd the 4-year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aken as example,ideas were given on planning curriculum connection as a whole includ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course standard,course content,supporting measures after summarizing problems arising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3+4″training mode;curriculum connection
10.3969/j.issn.1671-0436.2016.04.017
2016- 03-18
許珂(1981—),女,碩士,講師。
G642.3
B
1671- 0436(2016)04- 007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