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董慧慧
玉出天然 流光溢彩
文董慧慧
《連生貴子》 魏乾松/作
一定有些東西是我們所不能了解的,比如暗夜中荷花盛開的聲音,比如少年在每一分每一秒的綻放,比如初見時剎那的永恒……
是在“天工獎”玉雕作品展現(xiàn)場邂逅的,這件獲優(yōu)秀獎的作品——南流江玉《連生貴子》。
南流江玉,那玉壺光轉(zhuǎn),帶著大容山的厚重巍峨;南流江玉,那一世繁華,淌著南流江的多彩血脈;南流江玉,剎那綻放,卻是凝聚了天地日月之精華。玉出天然,在千回百轉(zhuǎn)中流光溢彩,動人心魄。
而將這流光溢彩的剎那之美凝結(jié)為永恒的人呢?
魏乾松!
就是那位年紀輕輕便分別以防城扶隆玉作品《一品清廉》和金砂玉作品《百年好合》斬獲中國玉(石)器“百花獎”金獎、銀獎的中國玉石巧雕大師?
是。
乾松先生的笑容里帶著羞澀,并無半點年少成名的傲氣。
我在心里贊了一聲。
接著看《連生貴子》?!俺厮鹆?,園花玳瑁斑?!?沈佺期寫琉璃的這兩句詩放在此處倒是有趣,你看那滿臉喜氣的兒童懷抱蓮子,從盛開的蓮心深處生長出來,正應了“蓮生”。乾松先生巧用深色雕刻成蓮子,給人厚重踏實之感。荷花瓣呢,選取稍淺的顏色雕成,半透不透,仿若有光普照,嬌艷欲滴。另一支含苞欲放的荷花出水很高,像是一把火炬,又頗具質(zhì)感,你不得不猜想,這半開半合的花瓣之中,是不是也有一個喜氣洋洋的大胖小子呢?最有意思的是那兩只青蛙,下面那只,仰著小臉望向胖娃娃,好像是被娃娃的笑容感染了,緊貼著荷花瓣,一動不動。上面那只呢?昂首挺胸作跳躍狀,似乎稍一用力下一刻就從花瓣上跳下來了。一動一靜,遙相呼應……而這一切都被厚實的荷葉包裹住,配以木色底座,古樸大氣,渾然天成,且別具匠心,有情有趣,有意有味。
美好的事物總是這樣,讓人沉醉忘返,樂而忘憂。
我愿意把這樣的遇見叫邂逅,沒有預期,沒有防備,一下子被打動,再也不想挪動半步,仿佛千里迢迢趕來,就為赴這一場云淡風輕的約會。雖是初見,卻像久別重逢的老友,自然、自由、自在,恰如乾松先生的另一件作品——《聚友圖》中所描繪的。
是,真正的雕刻大家就是在用手中的刻刀描繪心中的藍圖。
月亮升起來了,圓溜溜,黃澄澄的,掛在樹梢。松風陣陣,有暗香盈袖,是盛開的白梅。高閣臨風,我在飛檐斗拱的小亭里等你。山石嶙峋,每一塊都在訴說著一個故事,梅花陣陣,每一瓣都如我似水的心境。山高天寒,冷月無聲,因了期待,那山也溫情,水也蕩漾,因了等待,那松也點頭,月也明亮。小舟輕輕靠岸,舟上之人踏板上岸,不用看,自然是老友來了。帶著一身寒氣半世友情,帶著滿山梅香一抔心意。不必握手,不必寒暄,先干了這杯再說。舉杯邀明月,舉杯邀梅花,舉杯邀摯友,舉杯邀深情……
《百年好合》 魏乾松/作
寂寞寒天舊友逢,村醪佳釀任啟封。
臨風高閣邀梅飲,飛盞幽窗賞雪重。
積冷生冰燒炭暖,微醺附雅詠詩濃。
性狂趁意揮狼管,雖不風流有醉容。
就這樣老去吧,老在清風明月的山間,老在梅花摯友的身旁……
《聚友圖》雕刻的這幅友誼長青之圖,確實令人神往,怪不得能榮獲2016中國玉器“百工獎”金獎。同樣是冬季題材的另一件作品《瑞雪·樂享獨釣》,卻是又一重境界。
《聚友圖》 魏乾松/作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雪覆蓋萬物,世界一片潔白,安靜得如同天地初開之時。沒有風,沒有花香,在水凝山白中,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臨水靠山,獨釣寒江之雪。拾級而望,古道盤桓,遠處的山中,有小屋靜立。靜謐而不蕭瑟,孤獨而非寂寞……
我不知道乾松先生何以年紀輕輕便能體悟如此懷古的情懷,許是看淡了世事喧囂,早知世間萬物皆有定數(shù),而唯有內(nèi)心的平靜最是難得。
靜能生定,定能生慧,慧而后達。大自然用無聲的語言詮釋這千古流傳的智慧,而唯有智者方能領(lǐng)悟其中奧秘。就如玉色斑斕,流光溢彩,唯有悟者可以循著多姿的紋理鐫刻出經(jīng)典之作。乾松先生還年輕,幸運的是他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那條路,而且會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一直,直到遍地花開。我相信。
魏乾松
字貞干,1986年生于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中國玉雕十大年度藝術(shù)家,中國玉石巧雕大師,中國工藝美術(shù)學會玉文化專業(yè)委員會理事,廣西工藝美術(shù)協(xié)會會員,廣西寶玉石雕刻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九石九”玉雕珠寶品牌創(chuàng)始人。2001年學習木雕,2004年學習壽山石雕,2006年開辦根雕藝術(shù)創(chuàng)作廠,并研究西方美學。2008年從事玉雕行業(yè),2010年創(chuàng)辦“九石九”玉雕工作室。 2016中國玉器“百工獎” 南流江玉作品《鐘馗·一探究竟》榮獲最佳創(chuàng)意獎;《聚友圖》獲金獎;《靜悟》獲銀獎;《牛巴飯》《瑞雪·樂享獨釣》獲優(yōu)秀作品獎。
《牛巴飯》 魏乾松/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