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 袁哲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10000)
電影與文化國力
——論好萊塢電影的戰(zhàn)略作用
胡旭袁哲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10000)
前蘇聯(lián)解體標志著冷戰(zhàn)結束,也同時宣告著另一個全新的時代的來臨?!暗厍虼濉钡母拍钜焉钊肴诵?,“全球化”與“反全球化”之爭也日益躋身各界普遍關注的核心之列。全球化的興起不僅僅代表經(jīng)濟這個馬克思主義學者認同的社會發(fā)展基礎的一體化,與之同步席卷世界的還有文化的趨同化。印度社會活動家梵塔那·西瓦把這種現(xiàn)象稱作“心靈的單一文化”。越來越多的國家指責這種全球文化的單一化或標準化很大程度上受控于美國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并稱自全球化浪潮美國文化興起以來,美國文化即以無孔不入的美國娛樂文化產(chǎn)品將全球文化市場變成了一片沼澤,扼殺、窒息了其他國家的文化產(chǎn)品。盡管這種說法有失偏頗,但無法否認的是,美國的文化產(chǎn)品以其獨特的方式與內容成功地占領了世界市場,并有效地推行了美國文化,提升了美國作為一個民族的國家文化力。由此可見,美國文化的成功推行不僅僅是市場經(jīng)濟洪流下經(jīng)濟領域內的成功,同時也體現(xiàn)了政治范疇內的戰(zhàn)略性勝利。
好萊塢電影;文化國力
隨著世界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經(jīng)濟活動中文化力的作用日益強烈地表現(xiàn)出來。愈來愈多的研究者開始認識到文化是當今世界所面臨的許多重大事件的真正根源。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綜合國力的較量。綜合國力以經(jīng)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但不僅僅是這些,它還包括“文化力”,包括精神文明。一種社會制度的建立決不是一個純經(jīng)濟行為,而是一個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一體化”發(fā)展的歷史進程。21世紀的經(jīng)濟賽局,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力的較量”。因此,將經(jīng)濟與文化相結合,努力鞏固﹑完善并推廣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文化就已跳出了原有的固定園囿,進而上升到政治戰(zhàn)略策略的高度。因此,文化國力在現(xiàn)今社會的作用不容小窺。
然而,何謂文化國力呢?文化國力,是指綜合國力中的文化力,它是與綜合國力系統(tǒng)中的經(jīng)濟力﹑政治力等因素相對而言,是綜合國力的組成部分,它體現(xiàn)著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文化發(fā)展狀況和建設成果,蘊涵著推動經(jīng)濟與社會全面發(fā)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核心是過敏整體素質的提高和人的創(chuàng)造能力的充分發(fā)揮。
文化國力的具體構成極其復雜,但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基于一個國家或民族自身隨著時間的推進而沉積下來的民族特點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相關內容。期中民族形象和民族文化就是文化國力的重要的組成因素。形象是本質的外化,形象一旦形成,就會產(chǎn)生一種形象的力量,對社會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耙粋€國家的文化傳統(tǒng)﹑它的凝聚力和影響力,是構成該國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一個國家要維護它的利益,也包含著其在文化方面的利益。文化不僅在確定國家對外政策目標中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對一國外交政策的手段﹑方式和風格產(chǎn)生著巨大的影響。”因此,在當前和平穩(wěn)定的全球大局面下,如何提高本國的國際地位甚至是對國際局勢的控制能力即成為了如何有效﹑快捷地宣傳本國的文化,在思想領域占領全球市場,達到真正的勝利。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有著雄厚的經(jīng)濟﹑軍事實力,不僅如此,它還是一個文化滲透極強的國家。美國通過“文化輸出”達到獨占世界文化的目的,這是美國成功的對外文化戰(zhàn)略。
電影作為消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不僅是一種經(jīng)濟關系,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
在諸多形式的美國文化產(chǎn)品中,電影無疑是期中的佼佼者。有充分的證據(jù)可以證明美國電影已經(jīng)支配了世界市場。也許它所生產(chǎn)的故事片在數(shù)量上不是最多的,然而也只有美國電影能夠毫無阻礙地風行于世界市場。而好萊塢電影作為美國電影界的領頭羊更是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無可比擬的成功。在世界所有主要電影市場,排在收入排行榜前列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好萊塢大片。“在歐盟,1987年的美國電影占了整個世界電影市場的一半份額還要多?!短┨鼓峥颂枴吩谌澜绲拿杖霝?8億美元。好萊塢帝國也顯示出逐年擴張的趨勢。1980年,好萊塢從海外獲得收入占其總收入的30%,現(xiàn)在占到了一半左右……在1995-1996年之間,歐洲與美國的電影和電視貿(mào)易數(shù)字從48億增長到了56.5億美元?!边@些數(shù)字不免讓人瞠目結舌,然而卻是真實可信的。
盡管好萊塢電影在全球范圍內大受歡迎,每一部大片的上映都會引起一場旋風般的熱潮,然而鮮少有人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在消費電影中的風景﹑故事的同時,好萊塢電影所傳播的美國文化也同時被吸收接納。
電影與文化能夠形成有意識的掛鉤,得益于由語言學家索緒爾的理論支持的符號學。索緒爾的符號學指出的第一條規(guī)律是,每一個符號都有一個具體形式。這一具體形式可以叫做“能指”。“能指”所指的對象,也即它在人們頭腦中引起的﹑對其所指的物體或意義的聯(lián)想,就是“所指”。符號學的第二條規(guī)律是,語言意義的產(chǎn)生是因為存在一個具有種種相互關聯(lián)性的語言體系。第三條規(guī)律是,符號有“直接授意”和“間接授意”兩個層次?!爸苯邮谝狻北硎疽粋€物體包含的概念,而“間接授意”則屬于更深層次額意識形態(tài)范疇了。
建立在所學而符號學基礎上的三條規(guī)律對于解釋電影文化產(chǎn)品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克里斯廷·麥茨在分析電影媒介時指出,以視聽為主要傳播媒介的電影用五中渠道來創(chuàng)造和表達文化信息:影像﹑書寫語言﹑聲音﹑音樂和音響效果。這五種渠道構成了五大類符號體系。而每一個獨立的符號體系都在被消費時起到了“直接授意”和“間接授意”的功能。好萊塢電影的商業(yè)性和時尚性“并不能掩蓋一個基本的事實:大量的消費符號不僅時商品價值的體現(xiàn),而是文化價值的體現(xiàn)?!比粑覀儼扬L靡全球的好萊塢電影看作一個“文化的公共空間”的話,那么我們在這個空間里見到的“不僅是商品形象的符號”,而是在每一個商品符號背后所存在的一個“相應的文化價值符號”。當代許多著名的文化批評家,如鮑得里亞和杰姆遜等人的認識盲點即在于,“這些消費符號的商品性背后還有文化符號的建構性”。例如好萊塢影片中賣座率經(jīng)久不衰的西部影片中出現(xiàn)的基本場景是這樣的:“一忘無邊的廣闊土地,男人們騎著馬自由奔馳著?!边@類影片與西進運動史相呼應,突出展示一個道德完美的高大英雄形象。與此同時,影片肯定的還有美國西部開拓精神,以一系列地英雄形象及行為有力地宣傳了這種不畏艱險的美國精神,頗有成效地制造出美利堅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即是開拓進取的印象。另外還鼓吹了美國人為“上帝選民”的一種民族尊貴感。
好萊塢電影在全球范圍內的推行,美國由此獲得的并不僅僅是豐厚的利潤,更重要的是推廣了美國社會的價值觀念,重塑了美國的形象。郝伯特·胡佛在20世紀20年代任美國商業(yè)部長,它談到電影出口的意義時認為,電影一方面作為一種直接的商品貿(mào)易,另一方面代表著美國商品的生活習慣產(chǎn)生強有力的影響。因此,電影不止是一個收入來源,而且會極具引誘觀眾去購買美國的產(chǎn)品,促進美國的生活方式。美國的文化國力在海外的推行,即美國的“文化輸出”使人們手指于美國文化所帶來的偏見和局限是巨大的,迫使人們不得不透過美國人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克拉克·S·賈潔所著的《美國文化稱霸全球?》一書中就明確地指出:“從文化實力的層面來說,美國卻是一個極具破壞性的,甚至可以使別國發(fā)生徹底變革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
美國電影,這柄鋒利的雙刃劍,出色地完成了美國文化霸權希望將自己的民主價值觀念推廣到泉世界,進而成為這個“自由世界”的最高領袖的最終目的。在經(jīng)濟﹑軍事以及政治等“硬權利”的支撐下,電影,作為“軟權利”的一員,成為了美國輸出資本主義文化思想﹑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形式,使全球深深地打上了“美國制造”的印記。因此1995年3月,美國《綜藝》雜志的頭版大標題刊登了這樣一句話:“地球對好萊塢說——你贏了。”
[1]愛德華C·司圖爾特,密爾頓J·貝內特,衛(wèi)景宜(譯).美國文化模式[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
[2]蔡騏,蔡雯著.美國傳媒與大眾文化[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
[3]李其榮.美國文化解讀[M].濟南:濟南出版社,2005.
[4]李懷亮,劉悅笛.文化巨無霸[M].肇慶: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
[5]江寧康.美國當代文化闡釋[M].沈陽:遼寧出版社,2005.
[6]齊小新.美國文化研究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7]周浩然,李榮啟.文化國力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
[8]朱世達.當代美國文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J905
A
1005-5312(2016)02-01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