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棕寶 通訊員/胡文華 蔡 鈞 董建堯 王艷偉
華東院:又設計一個世界領先
文/本刊記者 王棕寶 通訊員/胡文華 蔡 鈞 董建堯 王艷偉
在世界上首個1000千伏GIL管廊工程以及±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中,都能看到中電工程華東院的身影。在世界級別的電網技術創(chuàng)新工程中,華東院一次次展現(xiàn)出在電網技術領域持續(xù)的影響力、競爭力以及話語權。
2016年8月16日,長江下游常熟江邊,隨著一聲令下“淮南—南京—上海1000kV特高壓輸變電工程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下稱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開工建設,這標志著中國能建中電工程華東院公司(簡稱華東院)向著世界首個特高壓GIL綜合管廊工程發(fā)起進攻。而該項目只是華東院在爭做特高壓設計排頭兵,搶占電網技術制高點這場硬仗中的一個縮影。
自2006年首個特高壓工程—1000kV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開工以來,目前我國在運在建的特高壓工程已達21個,依托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已經初顯,為實現(xiàn)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首個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開始,華東院公司積極參與特高壓工程建設,一路見證著我國電網技術的發(fā)展。在已投運的12個特高壓工程中,該院承擔了4個特高壓交流變電站和4個特高壓直流換流站,以及1365公里的特高壓交直流線路的設計工作,占到已投運特高壓站總數(shù)的25%和已投運特高壓線路總長的8%。
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由中國能建中電工程華東院公司(下簡稱華東院)承擔總體勘探設計,按照業(yè)主項目部工程建設里程碑計劃總體安排,工程于2016年8月開工,預計2019年下半年建成,完成驗收并投入運行,滿足國網一次建成投運,長期安全運行的質量和進度目標。
GIL即氣體絕緣金屬封閉輸電線路,具有傳輸容量大、損耗小、不受環(huán)境影響、運行可靠性高、節(jié)省占地等顯著優(yōu)點,尤其適合作為架空輸電方式或電纜送電受限情況下的補充輸電技術。
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是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壓輸變電工程的重要節(jié)點項目,工程建成后,淮南—南京—上海工程將與已建成投運淮南—皖南—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合環(huán)運行,形成貫穿皖、蘇、浙、滬負荷中心的華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環(huán)網,可以極大提高華東電網內部電力交換能力、接納區(qū)外電力能力和電網安全穩(wěn)定水平,對于緩解大氣污染、促進華東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工程起于南岸(蘇州)引接站,止于北岸(南通)引接站,1000千伏GIL管線單相長達5.8千米,兩回6相總長約35千米,其額定電流為6300安。工程隧道長5530.5米,盾構機直徑12.1米,是長江大直徑、長距離隧道之一;隧道結構底面標高-74.83米,水土壓力超過0.9兆帕,也是目前國內埋深最深、水壓最高的隧道。
本工程具有管廊直徑大、掘進長度長、管廊埋深深、地質條件復雜等特點,是目前國內埋深最深、水土壓力最高的管廊工程。其GIL管線電壓等級、單相總長以及可靠性要求均是世界第一。
華東院從2006年首個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開始,到2016年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十年時間積極參與17個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建設,在爭做特高壓設計排頭兵,搶占電網技術制高點的歷程中,它走過了不平凡的10年。
2013年初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華東院參與研究的“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榮獲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這是我國電工領域在國家科技獎上收獲的最高榮譽,是世界電力工業(yè)發(fā)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面對高電壓、大電流的電磁與絕緣技術的世界級挑戰(zhàn),華東院攻克了從理論研究到工程應用的一道道難關,見證了我國在特高壓輸電領域中的創(chuàng)新突破和技術引領。
為了進一步推廣應用特高壓技術,華東院在變電設計、線路設計、行業(yè)標準等各方面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練塘1000kV變電站采用了1000kV變電站與500kV變電站合建的設計,該工程是世界首座1000kV與500kV合建的特高壓變電站,變壓器總容量18000兆伏安,為世界第一。1000kV南陽開關站中,綜合考慮絕緣配合、總平面布置、運行、檢修和安裝要求等因素,在國內首次采用了1000kV HGIS 配電裝置。
此外華東院通過在線路路徑、導線設計、絕緣子串與金具等設計方面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競爭力和影響力。權威來自實力,通過一路打拼,華東院在特高壓設計領域有了話語權。經過近十年的探索和鉆研,華東院作為主要編制單位參與編制了國家及行業(yè)標準,以及多個企業(yè)標準,包括《±800kV直流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guī)范》(GB 50790-2013)、《100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guī)范》(GB50665-2011)等,為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工程設計提供了技術規(guī)范。
人才隊伍是企業(yè)保持競爭力的資本,在承擔首個特高壓工程設計任務時,華東院為迎接特高壓的挑戰(zhàn),率先啟動了專項人才培養(yǎng)計劃。至今華東院已培養(yǎng)出一批具有豐富設計管理經驗和突出創(chuàng)新能力的特高壓領軍人才。在特高壓人才梯隊培養(yǎng)上,華東院主要有三個著力點:理論學習、項目鍛煉和專項人才儲備。
首先是著力于理論學習。其次是著力于掛職鍛煉。華東院在特高壓工程建設初期,即選派技術骨干到集團公司掛職鍛煉和集中工作,全過程參與特高壓技術攻關,全面掌握了特高壓設計技術?;卦汉蠓e極投入到特高壓工程項目管理和設計中,將理論知識用于工程實踐。電網工程分公司又選派土建、電氣等專業(yè)技術人員,深入到項目施工、制造、運行環(huán)節(jié),加強與建管單位和施工單位之間的技術交流,培養(yǎng)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視野,實現(xiàn)了人才培養(yǎng)與工程建設的同步推進。
第三是著力于專項人才儲備。在工程執(zhí)行過程中,積極安排、鼓勵不同年齡段的設計人員參與特高壓工程設計,讓有經驗的同志對新同志進行傳幫帶。經過特高壓工程10年建設歷程的錘煉,華東院已經培養(yǎng)了一批專業(yè)理論扎實,項目實踐經驗豐富,了解和掌握先進的特高壓輸變電技術,能擔當特高壓技術攻關的電網科技人才,這些專項人才將成為后續(xù)特高壓工程設計和管理的骨干力量。
如今,華東院已全面掌握了特高壓工程設計核心技術,成功占領了電網技術的制高點,成為了特高壓設計的中堅力量。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11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及世界上首個1000kV GIL管廊工程等都是我國搶占世界電網技術制高點的創(chuàng)新工程。華東院作為我國特高壓技術的一柄利劍,積極參與世界級的挑戰(zhàn),站在世界電網技術水平的最前端,以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精神創(chuàng)造著更多的世界紀錄。
責任編輯/藍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