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
摘 要:造林地整地環(huán)節(jié)是造林改造中的重點,在整個造林改造工作中起到基礎性作用。本文從造林整地特點分析入手,詳細敘述了播種造林技術中種子選擇和播種技術的要點,全面剖析了造林整地在造林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造林效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地整地;造林;特點及作用
在退耕還林倡議的推廣下,越來越多的林地得到了恢復,擴大造林面積的同時,也改善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林地整地作為造林中的關鍵點,對造林效率的提高有重要影響。我國林地整地技術地區(qū)差異性大,機械化程度不均衡,很難采用統(tǒng)一的林地整地策略。因此,提出探究造林中對造林地整地的特點及作用有重要意義。
一、造林整地的特點
造林整地包括林地清理階段、林地翻墾階段、林地平整階段和林地殺菌階段等。林地清理階段是使用清理工具對灌木、枯草、桿狀殘留植物體和開采后的殘留枝條、糧食作物殘骸、木樁和倒木等清理出去。清理方式主要有:鋸除、點燃和噴灑藥物等,鋸除就是采用人工或機器的方式對一些倒木進行鋸除處理,再將清理后的植物枝丫歸隊和曬晾,再用交通工具運到制定銷毀地點進行利用或銷毀,也可以通過人工或機器噴灑化學消融劑,消滅灌木和雜草。清理方式有全面清理、 帶狀清理和塊狀清理。全面清理,就是大氛圍內機械化清理全地塊,不過分強調細節(jié),也就是常說的:“大荒的清理一下”;帶狀清理就是將所清理地塊做帶狀劃分,使用清理功能比較全的清理設備,呈帶狀形式推進清理進程;塊狀清理是將地塊分成多個類快,便于選用合適的清理方式,選用合適的清理工具,也是效率比較高的清理方式。
二、造林整地后的播種造林技術
1、播前的種子處理。目的:完成種子發(fā)芽準備,加速種子發(fā)芽,縮短留土時間,保證出苗整齊,預防動物及病蟲害的危害。措施:消毒、拌種、浸種、催芽。春播時深休眠種子要催芽。春播時逼迫休眠種子應浸種,但是如果造林地比較干旱、晚霜與低溫危害嚴重不宜浸種。雨季一般播種干種子,如果能準確掌握雨情時也可浸種。秋季播種時一般都不浸種、催芽。病蟲害危害嚴重的地方應進行消毒液浸種、悶種或拌種。
2、播種方法。撒播:均勻地撒播種子到造林地的方法。一般不整地、播種后不覆土,種子在裸露條件下發(fā)芽。工效高,成本低。作業(yè)粗放,種子易被植物截留、風吹或水流沖走、鳥獸吃掉,發(fā)芽的幼苗根系很難穿透地被層。適用條件: 勞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區(qū),皆伐跡地、火燒跡地,急需綠化的地方,中小粒樹種。條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種,可播種成單行或雙行,連續(xù)或間斷。播后要覆土鎮(zhèn)壓??蛇M行機械化作業(yè)。種子消耗量比較大。適用條件:跡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為灌木樹種和個別喬木樹種。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種的方法。 根據(jù)樹種的種粒大小,每穴均勻地播入數(shù)粒到數(shù)十粒種子。播后覆土鎮(zhèn)壓。操作簡單、靈活、用工量少。適用條件:適用各種立地條件。大、中、小粒徑的種子都適用。
三、造林整地的作用
造林整地對樹木的生長是有一定益處的,在造林整地中,合理的整地可促進林業(yè)的良好發(fā)展,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改善地理環(huán)境。從光照上來講,造林地受太陽的光照比較多,由于太陽光照在地面上,會受地面吸熱作用和灌木叢吸熱,剩余光有回到空中。保持照射強度不變,會加速植物的光吸收作用,反射效果也會越明顯,會減少造林地的輻射量。因此,合理改變地面情況,可以降低地面的吸熱效應,提高林地光照量。從溫度上來講,造林地的的溫度會受地面吸熱效應和地面反射率的影響,如果光照強度比較大,而輸出熱量比較小的話,地面溫度會升高,相反,地面溫度會降低,當兩個值的差距比較大時,地溫變化會很劇烈。另外,造林地的地溫狀況, 和林地地貌和土地含水率、比熱值等因素有關。
2、提高造林成活率,促進林木生長。整地過程可以有效提升造林立地條件,提高種子的成活率。因而播下的種子能夠很快地完成發(fā)芽準備,迅速吸水膨脹,生根出土;栽植的苗木根系愈合快,發(fā)生新根多,水分供需均衡,苗木可以順利成活。在造林實踐中, 通過細致整地獲得較高造林成活率的實例是很多的。其次, 整地后,土壤疏松, 土層加厚,灌木、雜草及石塊被清除,苗木根系向土層深處及四周伸層的機械阻力減小,因而根系生長發(fā)育良好。
3、保持水土、減免土壤侵蝕。在應對水土流失特點突出的造林改造整地工作時,整地工作會對保持水土、減小腐蝕有明顯的緩解作用??梢杂行嵘炝謪^(qū)域與已有林區(qū)的切合度。人工林濃密的樹冠、寵大的根和豐富的枯落物具有涵養(yǎng)水源、 改良和保持土壤的巨大效能,是預防水土流失的重要武器。但是人工林的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必須建立在苗木成活、 郁閉成林及正常生長的基礎上, 否則就沒有防護效能。 所以整地不但要為幼林成活生長創(chuàng)造較好的條件, 而且首先要保證它們不受沖刷,能夠存在下去。另一方面,整地是一種坡面上的簡易水土保持工程,它可以形成一定的積水容積,把一時滲透不及的降水貯蓄起來。
4、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質量。目前在一些地區(qū)的造林工作中,存在著質量不高的問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整地質量差,所以,要提高造林質量,應該從提高整地質量做起。造林整地對林業(yè)的發(fā)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林業(yè)的良好發(fā)展也是促進我國基礎建設的良好有序進行,在對造林地進行綜合整地時,不僅對當?shù)氐牧⒌貤l件進行了綜合的改善,還促進了林木對養(yǎng)分的綜合吸收,造林的良好建設,是促進我國林業(yè)良好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一定要重視造林整地,在整地中,要事先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規(guī)劃,對整地人員的綜合技術與素質要進行一定的考核,在整地中,嚴格的按照計劃執(zhí)行,確保整地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有專人進行管理,以保證在每一環(huán)節(jié)中都能夠發(fā)揮專業(yè)的技能, 在各方面盡量做到最好。這樣才能良好的把握整地的質量,促進造林整地的發(fā)展, 使我國的造林建設發(fā)展的越來越好。
結語:總之,整地是造林的一項重要的準備工作,立地條件越差,就越要細致的進行整地,從而為造林提供良好的條件,便于綠化事業(yè)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于賢嬌. 造林地整地造林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0,11.
[2] 馮貴和,吳冰,趙玉利.論造林地整地技術及方法[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