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文
摘 要:為了用好2016年秋季啟用的部編一年級語文新教材,創(chuàng)設“豐富、生動、有趣、有效”的教學氛圍,構建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有效課堂,教師要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好教材,精心組織課堂教學,尤其要把“情境圖”與學習漢語拼音和識字說話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從“讀準音、記住形、寫規(guī)范”三方面有效指導學生學習漢語拼音,并做好拼音教學的評價,為學生學會拼音、識記漢字、盡早閱讀、學說普通話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拼音教學 方法指導
部編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材,“漢語拼音”板塊包括字母(聲母、韻母)、情境圖、音節(jié)、識字(在借助音節(jié)和圖畫讀詞語、兒歌來鞏固音節(jié)的拼讀過程中識字)、書寫(字母、音節(jié))、練習(在“語文園地”中通過背、讀、寫、演等形式鞏固字母識記和音節(jié)的音、形、義)。其中“情境圖”是部編語文一年級教材“拼音板塊”的一個創(chuàng)新,拼音字母的呈現(xiàn)改變了以往單幅圖為主的方式,每一課都將學習內容有效整合到意境優(yōu)美的情境圖中。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目標要求,小學一年級學生應該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閱讀、學說普通話。因此,教師如何把握和使用部編語文教材進行漢語拼音有效教學呢?
一、準確把握教材
1.要把觀察情境圖、學習漢語拼音和識字說話訓練有機結合起來
課堂教學時,教師首先要通過教材、教具和課件,指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引出本課要學的字母(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建議教師通過一兩課的學習之后,指導學生在課前“與大人一起讀”:通過觀察情境圖,發(fā)現(xiàn)字母的音和形,先結合畫面中事物的名字和人物動作等自主練習字母的發(fā)音,然后結合畫面中事物的外形記住字母的形態(tài),再根據(jù)情境畫面展開想象,結合教材給出的音節(jié)練習說話并逐步能講比較完整的小故事。課上教師給學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又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想象、思維、表達的能力,特別是能逐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二要示范指導學生字母發(fā)音、音節(jié)拼讀(四聲),再讓學生反復練習正確發(fā)音,最后引導學生把帶聲調的音節(jié)和口語中的字詞聯(lián)系起來,說一個詞或一句話,以鞏固所學的音節(jié)。
2.要明確學拼音是首要任務,其次是認識字,再次是讀兒歌(走進閱讀,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
教學漢語拼音,可以幫助學生識字,有利于學生提前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堅持“拼音零起點教學”,以生為本,關注整體,不要任意縮減課時,按教學計劃和進度把教學拼音作為主要任務認真完成。教師在指導學生學好拼音字母和音節(jié)的基礎上,還要指導學生認識32個生字。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教材中的情境圖,引導學生在借助音節(jié)識詞語、讀兒歌和繞口令中進行字詞教學。教師要知道教材中精選了學生能拼讀的音節(jié)組成的常用詞語,幾個詞語之間還存在內在的邏輯關系,在詞語中學習個別漢字,進一步體現(xiàn)拼音學習的價值,即借助拼音識字、學詞、說話,有利于學生盡早閱讀并發(fā)展語言。這樣在學拼音中識字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就感。這些字只要求認識,即能讀正確,結合語境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會寫。教學時,教師不要作字形分析,讓學生整體認記即可。教材中安排一些兒歌,還有繞口令,主要為了復習本課和前面學過的字母和音節(jié),特別強調在讀兒歌和繞口令時,一定要讀準紅色音節(jié),因為那是在鞏固本課所學的重點拼音內容。這樣既鞏固了漢語拼音,又進行了初步的語言訓練,還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這些兒歌只要在教師的領讀下讀熟即可,不要求學生背誦(鼓勵學生熟讀成誦),更不宜分析講解。
二、精心組織教學
在進行拼音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材中“情境圖”的作用。“情境圖”中包含著有趣的故事情境,不僅含有聲母、韻母、字音、字形,還通過各種圖畫以相應的事物對字母進行示音或示形,有利于學生認識學習聲母和韻母。教師要運用情境圖將漢語拼音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相聯(lián)系,充分利用學生的口語基礎,在拼音的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思維、表達等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拼音的趣味性,減小一年級學生剛剛走進小學生活的學習壓力。在進行拼音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根據(jù)字母音、形的特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讀準音”,“記住形”,還要指導學生“寫規(guī)范”。
1.指導學生“讀準音”
教師要結合教材,聯(lián)系生活實際,為學生好學而設計各種指導學生讀準拼音的方法。一是借助插圖,教師要充分利用每一課漂亮的情境圖,培養(yǎng)學生自主或合作發(fā)現(xiàn)拼音字母的發(fā)音,讓學生感到圖中有字母,字母中有圖。二是示范指導,教師要讓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的口型,認真傾聽教師的發(fā)音,體會發(fā)音要領,掌握發(fā)音方法,準確拼讀字母和音節(jié)。一些字母主要的發(fā)音部位,如“上齒齦、上齒背、下齒齦、下齒背、硬腭、舌尖”等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適時指導學生觀察、觸摸,做到大致了解,但注意防止單純從理論角度指導發(fā)音。三是編順口溜,教師要鼓勵學生結合表音、表意圖,自編順口溜來發(fā)音。如一位阿姨ɑ ɑ ɑ,一只公雞o o o,一只白鵝e e e,一只螞蟻i i i,一只烏龜u u u,一條金魚ü ü ü。這樣,賦予字母以意義,使抽象的符號化為具體的語言,從而訓練學生的思維,豐富其語言積累,從而把漢語拼音的教學與語言訓練有機結合起來。
在進行音節(jié)教學時,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口語實際,利用教材中精選的漢語高頻常用音節(jié),指導學生帶調拼讀,注重拼讀結果,提高學習效率。在練習拼讀音節(jié)的同時,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盡可能多地組規(guī)范的詞,讓學生根據(jù)不同語境練習說通順完整的話。這樣既增加了趣味性,鞏固了拼音,又積累了語言,培養(yǎng)了語感。例如在學習bā 、bá、bǎ 、bà四個音節(jié)時,教材分別編排了一幅圖畫。bā是豬八戒胸前舉個數(shù)字8,bá是小白兔用力拔蘿卜,bǎ是兩支箭射到靶子上,bà是一座水庫大壩。教材中的這些圖畫以相應的事物表示音節(jié)的讀音,教師可引導孩子自主觀察圖畫,練習拼讀音節(jié),并建立音節(jié)的讀音與意義的聯(lián)系。
2.指導學生“記住形”
教師在指導學生讀準拼音的基礎上,要指導學生記住字母形態(tài)的有效方法。一是圖畫識記,教師要指導學生用自己的雙眼去發(fā)現(xiàn)情境圖中與拼音字母相近的地方,如在記聲母“m”時,就可以想兩個小孩在“兩個門洞”玩摸人游戲,在記聲母“t”時,就可以想到“拐彎的傘把兒”。尤其要發(fā)現(xiàn)j、q、x與ü相拼兩點省略的規(guī)律,還要發(fā)現(xiàn)復韻母、鼻韻母的組合規(guī)律。同時可以讓學生用手畫一畫,以幫助記憶。二是動作識記,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邊讀拼音邊做動作,也就是讓學生既動口又動手,使學生在手舞足蹈中有效地記憶拼音,如可以做手指操來記住字母,因為十個手指可以組合成許多字母形態(tài)。三是兒歌識記,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或合作創(chuàng)編兒歌來記憶。如在學習“j q x”時,可以編“一只母雞昂頭捉蝴蝶”,“一個女孩舉手數(shù)氣球”,“半塊西瓜兩刀切四瓣”來幫助學生記憶;認識四聲的時候,可以采用“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的兒歌。四是故事識記,把要學的拼音通過有趣的故事講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把拼音當作朋友對待,從而會把拼音記得更牢。五是游戲識記,鼓勵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用肢體、手勢來識記拼音。如把漢語拼音聲母的學習同學生的表演結合起來,寓教于樂,幫助學生記住拼音聲母字形。六是生活識記,教師可以開發(fā)家庭教育資源,征得家長的配合,讓家長在家里指導學生學習鞏固拼音,如讓孩子用拼音拼自己、同學或父母的名字,動手制作拼音卡片,給家具、電器和其它物品貼上相應的拼音標簽等。
3.指導學生“寫規(guī)范”
教師在指導學生寫拼音時,要時刻提醒學生保持正確的寫字和握筆姿勢。一要認識“四線三格”,即第一、二、三、四4條線,上、中、下3個格,以便書寫時準確把握各筆畫的占格位置。二要知道拼音筆畫,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拼音的筆畫名稱和寫法。10種基本筆畫名稱:“橫(f的第二筆)、豎(d的第二筆)、左半圓(ɑ的第一筆)、右半圓(p的第二筆)、左彎豎(f的第一筆)、右彎豎(m的第二、三筆)、豎左彎(g的第二筆)、豎右彎(t的第一筆)、左斜(x的第二筆)、右斜(x的第一筆)”。8種特殊筆畫:“圓(o的從右上逆時針一筆連寫)、橫左半圓(e的一筆連寫)、點(i的第二筆)、斜下斜上(w的第一、二筆)、左斜右斜(k的第二筆)、橫折橫(z的一筆連寫)、左半圓右半圓(s的一筆連寫)、右彎(r的第二筆)”。教師要提醒學生書寫字母時形態(tài)要規(guī)范,避免拼音與英文字母混淆,如“y、u 、m、f、g”等字母就很容易寫錯變形,書寫時千萬不要把拼音寫成英文字母。三要掌握書寫筆順,即先寫哪筆,再寫哪筆。如寫“j”,第一筆是豎左彎,第二筆是點;“k”第一筆是豎,第二筆是左斜右斜;“x”第一筆是右斜,第二筆是左斜;“r”第一筆是豎,第二筆是右彎。四是做好寫法指導,即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筆畫的運筆方向,每個筆畫要一氣呵成,尤其要重點指導學生書寫字母和音節(jié)時在拼音四線三格中正確占格,寫復韻母和音節(jié)時要注意字母間隔,寫音節(jié)時要選準字母正確標調。教師在具體指導學生書寫時,可采用四步法:首先“觀察”,觀察每個字母的結構和每一筆畫的占格位置,記住筆順;接著“范寫”,教師要通過黑板或投影按照筆順,一筆一筆地正確占格做示范,邊寫邊講;然后“練寫”,指導學生在課本上把要寫的拼音按筆順先認真描紅,再臨摹,后在拼音本的四線三格中練習獨立書寫,要注意提醒學生書寫過程要一氣呵成,千萬不要看一筆寫一筆或重復下筆;最后“評價”,先讓學生寫完后和范字對比進行自評,看自己書寫的是否正確、規(guī)范,然后組織學生小組互評,最后教師評價,以鼓勵為主,也要提出不足和改進建議,以便學生再練習再提高。
三、做好教學評價
教師在教學后,要對學生加強漢語拼音學習的評價,重在考察學生認讀和拼讀的能力,以及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詞語,閱讀短文、說普通話、糾正地方音的情況。因此,教師在每課利用教材內容指導學生拼讀、識字、朗讀的基礎上,要做好音節(jié)拼讀和識字的拓展訓練,比如根據(jù)學生學過的音節(jié)通過四聲變化組詞識字,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音節(jié)練習說話,創(chuàng)編兒歌鞏固音節(jié)的拼讀等。教師還要借助“語文園地”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進行漢語拼音的鞏固練習。比如在有趣的游戲活動中復習音節(jié);形近的字母,放在音節(jié)詞中讓學生辨析;復習拼音與認識事物相結合,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鼓勵學生自主獨立地進行歸類識記;識字與拼音相結合,看拼音寫漢字,看拼音讀生字;易混字音的分辨;提供語境,讀準字音的同時鞏固識字;還通過看名字中有哪些聲母和韻母,了解字母表的新功能,從而強化記憶等等。這些訓練,其目的主要是考察學生對音節(jié)的拼讀能力,促使學生真正學會拼音,為學生盡早閱讀、說普通話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