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對美術科目的積極作用認識不全面
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以往的教學觀念中,美術教育在很多學校都不被認同為必要的學科。無論是九年義務教育還是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美術被認為是輔助性學科,一些人認為美術教育并沒有實質性意義。美術成績不被計入高考分數,美術成績缺乏完善的衡量體系,美術教學處于粗放的管理階段,人們沒有認識到美術教育的積極作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學生自身對美術的錯誤認知,阻礙了美術教學的發(fā)展。
2.美術教學缺乏必要的管理機制
高中階段的學習更多地偏重傳統(tǒng)科目,一些學校對美術教學的管理較為松懈。部分學校把美術教學當成重點科目的輔助項目,在對美術教學及其課程測試的評價管理上不夠積極,沒有從教育的真正目的出發(fā)。教師的課程設置和學生學習成果的考核沒有明確的標準,缺乏科學、專業(yè)的教學手段。
3.美術教學的專業(yè)化程度較低
美術是很多學生從孩提時代就非常喜愛的科目,從小學到初中的美術教育已經培養(yǎng)了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進入高中階段后,美術教育應該提升到新的層次。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往美術教育教學沒有進行本質性、專業(yè)化的提升,一些教育者沒有從美術的專業(yè)化角度設計高中美術教育的知識體系。高中美術的專業(yè)化程度低,使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有所減弱,不利于美術及其他科目的教學。
二、提高高中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對策
1.正確認知美術教學的地位
以往人們認為美術教學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并不重要。但是,從教育學理念來講,美術教學是學生美育的重要內容。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美術教育涉及的審美知識較多,能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術教學從另一個角度教會學生如何思考,怎樣發(fā)散思維。學校、家庭和社會要充分認識到美術教學的積極作用,給予美術教學足夠的關注。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學可以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優(yōu)質的資源,能夠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必要的條件。
2.豐富美術教學的整體知識結構設置
進入高中后,學生的學習任務逐漸增多,學生往往充滿緊張情緒。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是基礎性學科,進入高中后難度加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習難度加大而有所降低。高中美術教學要取得實際效果,教師就要從知識結構上進行把握,把高中美術教學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途徑。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知識劃分層次,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其他學科的難度,以美術知識為調劑,發(fā)揮美術課的優(yōu)越性。
3.強化美術教學的師資力量和教學配置
素質教育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美術教學需要有專業(yè)化程度較高的教師隊伍。美術教學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學,不僅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更需要教師具有實踐能力。學校要加強美術教學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美術教學的輔助教學設備,促進美術教學的順利開展。師資力量和基礎教學配置的升級,是高中美術教學升級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三、主觀能動性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1.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以往的教學主要側重傳授美術理論知識,忽略了學生情感上的需求,影響了學習效果。新課標下的高中美術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明確美術教學的課程目標,提高學習積極性。美術課程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觀的重要科目,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利用主觀能動性,可以充分體會到不同時期美術教學的特殊意義,大大提升對美術這門學科的認識。高中學生即將升入大學,學習壓力較大,美術課程相對輕松的學習氣氛明顯受到學生的喜愛,再加上教師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引導,會大幅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教師在引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時,需要把握好時機,在學生對美術課感興趣,并喜歡進行與美術課有關的活動時,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依照自身的喜好,通過學習達到預期的目標。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對教師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教師可以更加深入地認識到自己的職責,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重點關注學生在情感上的需求。高中美術教學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除了要講解以教科書內容外,還需要利用各種不同的手段挖掘學生的興趣,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充分發(fā)揮教學效益。
2.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
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轉變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法??茖W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帶給學生很多外界的新鮮因素,同時也使現代課堂變得與眾不同,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因素豐富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采用情境教學等教學手段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F階段的教育更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應該根據學生需求和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訂一定的教學計劃,根據教學計劃執(zhí)行教學活動,并根據學生的需求不斷調整。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形式,精美的課堂形式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極大的作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是一個主客體相互融合的過程,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悉心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提出問題是學生對美術課程感興趣,并積極探索美術知識的表現,是學生渴望通過自主學習滿足學習欲望的過程。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得到了提升,教師的教學主觀能動性也會得到充分發(fā)揮。因此,教師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應該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問題,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學習的主動性。
結語
美術教學是高中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科目。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掌握高中生的知識水平和個性特點。美術教學具有一定的號召力,能夠通過美術知識的傳授帶給學生心靈的美好體驗。美術教學要注重教學過程,從而成為培養(yǎng)學生成長的重要途徑。
作者簡介
李平(1986.05-),女,漢族,籍貫:山西省忻州的市河曲縣人,畢業(yè)于山西大同大學美術學院,學士學位,美術學專業(yè),工作單位:山西省忻州市定襄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