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
摘 要:教育顧名思義教和育是分不開,只有教書沒有育人就不能構成完整的教育,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書和育人是個有機整體,教書中蘊藏著育人,只教書不育人的教師是不合格的教師。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就是育人,教書離開育人,就是沒有教書,所以,愛崗敬業(yè)的每位教師都牢記教書育人的起碼要求是育人。
關鍵詞:教育 教師 教書 育人
如果想從事教師這個職業(yè),那么我們必須是以情感、熱愛為教師育人的源頭水。情感是教書育人的催化劑,教師的情感是教育影響學生的重要因素。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成為合格的教師,首先必須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術上有建樹,教學中講藝術。“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抱著這種態(tài)度,要盡量做到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我經常對學生說:教室里我是你們的老師,教室外我是你們的朋友。我認為:亦師亦友的身份并不有損師道尊嚴,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比學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識與技能;而學生身上也有許多教師所不具備的優(yōu)點。把握好“師”和“友”的度,更利于教學和育人工作的開展。
一、教師對學生的熱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
一個教師如果只愛事業(yè),他是一個好教師; 一個教師如果只像父母那樣愛孩子,他是一個比那種雖讀萬卷書但既不愛事業(yè)也不愛孩子的教師好一些; 而如果教師把對事業(yè)和對學生的愛兼?zhèn)溆谝簧恚褪且粋€完美的教師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是黨和人民賦予教師的重任,體現社會主義的教育本質。教育是一個良心活,是一個憑良心的工作,教育需要有愛的參與,學會要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熱愛學生不僅僅是給學生上好課,它既包含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愛護、尊重、信任,也包含這教師對學生正當的嚴格要求。常有人戲稱教師為窮“教書匠”,相比來看想靠教師這個行業(yè)來發(fā)家致富是癡人說夢,因此我們必須以高度的熱情,喜歡與學生打交道,并對教學活動樂此不疲的話,才有可能當好一名教師。對于那些偉大的教育家來說,教師既是一種職業(yè),更是一種人生理想,是一個需要以整個生命去擁抱的偉大事業(yè)。正是對于教育的熱愛,對于兒童的同情與關愛,才使得她能夠不為利益所動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yè)中。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對教育的熱愛真正的體現了她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她不但感動了中國,也感動了世界。更為那些準備投身于教育事業(yè)的人們樹立的
典范。
二、教書育人,更重要的教會他們做人
古人曰:“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說教師教學生首先是“傳道”,教他們如何做人,其次才是“授業(yè)、解惑”,教他們掌握知識。教師既要為“經師”,又要為“人師”,也就是既要向學生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也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引文科學知識是不斷更新的,而做人的道理學生可受用一輩子。在《教師法》對教師義務的規(guī)定第三條指出教師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教師是接受社會和國家委托,專門在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的人,其天職就是“教書育人”,為社會培養(yǎng)和造就德才兼?zhèn)涞母骷壐黝惾瞬?。在教師的根本任務當中,既包括了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訓練學生養(yǎng)成高強的實踐能力,也包括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塑造學生完美的心靈和人格。這也就是常說的“做人”和“做事”,我們教師更應該教會學生做人,其次才是做事。但在當前的教育實踐中,一些教師重視知識的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卻忽略了學生的思想品德的指導,以至于像“馬加爵”等惡性的學生犯罪的屢屢發(fā)生。
三、教書育人,要掌握正確的途徑和方法
教師要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必須掌握正確的途徑。如:首先,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作基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教書育人;其二,要結合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三,要運用第二課堂的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才干,鍛煉學生的思想和品質;其四,教師要深入學生之中,與學生交朋友,溝通心靈,引導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 方法是進行教書育人的辦法和措施。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育人的模式。如教學方法、人才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技能等等。其二,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課堂教學是教書育人的重要陣地。教師要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內容、建立和更新教學內容,加強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其三,把教書育人滲透到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中去。第二課堂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好天地,教師必須采用各種生動、活潑、豐富的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靈活多樣地對學生進行教書育人。
四、教書育人,更需要教師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工作的園丁”,一定要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事事率先垂范,為人師表,自覺抵制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做一個廉潔奉公的教育工作者。 我們要學會用愛心和真誠在老師和同學之間架起一座溝通橋梁,打造一個互動平臺。愛心溫暖人心,真誠消融堅冰。理解—諒解—化解—和解,展現的是師生關系間和諧良性的發(fā)展軌跡。愛心守望,真誠同行,這是我所理解的教書育人的內在真諦。
教書育人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是一種精神世界豐富的圓潤狀態(tài)。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當老師就要當一個桃李香滿園的優(yōu)秀教師,我將為之奮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相信,只要勇于攀登,不畏艱險,就一定能夠達到光輝的頂點,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