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燕
摘 要:我國是茶葉生產加工大國,茶園面積廣大,茶葉產量巨大。先進的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在茶葉栽培和加工領域的應用十分廣泛,先進的科學種植管理理念也被廣泛引入各大茶園。本文重點介紹茶葉的種植管理技術,對茶葉加工新技術進行簡介,其中在茶葉種植管理技術的分析中加入對精細化管理技術的介紹,這是未來茶園管理的走向?;诖?,主要探討茶葉種植管理技術,并對相關加工新技術進行簡要介紹。
關鍵詞:茶葉;種植;加工
茶樹鮮葉必須通過適當加工才能形成產品,而鮮葉加工完成后則不僅可以直接飲用,而且可以發(fā)展多途徑的其它應用,這樣就將傳統(tǒng)的茶葉加工范疇大大擴展。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的先進成果在農業(yè)和食品加工業(yè)中已經獲得全面應用,在此背景下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在茶葉種植與加工中的應用成為必然趨勢,未來茶葉的加工利用要獲得突破必須依賴于技術的創(chuàng)新。
一、科學引種與選擇園地
在茶葉的具體種植中,相關農業(yè)人員需要根據(jù)種植地自然環(huán)境因素挑選能夠與之適應的樹種進行茶葉的種植。在具體的茶葉樹種選取過程中,相關農業(yè)人員應初步選取苗高二十厘米、無病蟲害的一年生物性茶苗,并在其中選擇長勢較好的進行具體的種植。我們知道,一顆茶樹在種植后能夠幾十年持續(xù)收獲,這就要求相關農業(yè)人員在茶苗的選取中需要慎之又慎。為了能夠在園地中收獲品質優(yōu)越的茶葉,相關農業(yè)人員就必須在茶葉的種植過程中時刻謹記水土保持帶來的好處,并將其落實到具體的種植過程中。在坡地的茶葉樹種栽種中,相關農業(yè)人員需要修筑梯田來滿足茶葉的生長,在具體的梯田修筑過程中,相關農業(yè)人員需要注意梯田的寬度,最少要保持在一米六五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坡地的坡度超過25度,相關農業(yè)人員就不應選擇其進行茶葉的種植,因為這種土地在種植茶葉后會造成水土流失的現(xiàn)象發(fā)生。
二、采用科學平衡施肥技術
在具體的茶葉施肥中,相關農業(yè)人員需要關注茶葉基肥的施肥以及茶葉追肥的施肥。在具體的茶葉樹種種植中,相關農業(yè)人員可以選擇秋天時進行茶葉種植基肥的施肥,應注意保持肥料的充足。而在具體肥料的選擇上,生物肥及農家肥的混合使用是一種較為環(huán)保的施肥選擇,不僅能夠避免濫施肥造成的土壤板結,更能最大程度上保證土壤的營養(yǎng),確保土質的優(yōu)良。追肥施肥應選擇在早春進行,相關農業(yè)人員將有機肥料與土壤進行充分混合,以此保證茶葉樹種對營養(yǎng)的有效吸收。在這里需要注意,為了防止土溝下沉,施肥后進行蓋土應略高于地平線。
三、茶葉的修枝技術
在茶葉的種植中,選擇合適的時期進行茶葉的修枝極為重要,對茶樹的枝葉進行修剪,能夠最大程度上保證茶樹的生長,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樹所產茶葉的質量與產量。在具體的茶樹修枝過程中,相關農業(yè)人員需要經過反復三四次的修枝工作,突出一米左右茶樹的主干,明確茶樹的樹形。
四、茶葉的采摘技術
在對茶樹的具體采摘中,相關農業(yè)人員首先需要確定采摘的時間。選擇合適的茶葉采摘時間不僅能夠提升采摘茶葉的質量,更能將茶葉采摘對茶樹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從科學角度來考慮,茶樹具有早采早發(fā)的特點,這就使得我們可以在任何季節(jié)進行茶葉的采摘,但如果在春季進行茶葉的采摘,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長茶葉的生長周期,所以最好還是選擇春天進行茶葉的采摘為妙。
五、茶葉病蟲害防治技術
在茶葉的正常生產中,病蟲害的發(fā)生將對于茶樹的正常生長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經過我國相關研究人員的調查,我國目前存在的茶樹病蟲害種類高達400余種,這些病蟲害的存在對我國茶葉生產造成了重大的威脅。針對這種現(xiàn)狀,我國相關農業(yè)人員必須積極采用人工、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手段進行茶樹病蟲害的防治,但在這個過程中盡量少采用農藥防治,更要禁止采用高劇毒類的農藥進行茶樹病蟲害的防治,以免該茶樹所生產的茶葉存在安全隱患問題。在我國某地的茶園中,其采用的太陽能殺蟲燈技術能夠有效的殺死相關危害茶樹生長的蟲害,很值得我們借鑒與學習。
六、茶葉加工新技術
就當前的現(xiàn)狀來看,茶葉加工中微波殺青及紅外干燥技術等逐漸得到了廣泛的推廣,且在茶葉加工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新型茶葉加工技術在茶葉生產中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其可達到資源節(jié)約及能源清潔的效果,因而在高品質茶葉加工中為了達到推進茶葉加工工藝標準化發(fā)展目的,要求茶葉加工廠在實際加工的過程中強化對新技術的應用,以此達到最佳的加工效果。另外,生物酶技術在茶葉制造業(yè)也得到了較大的推廣,因而在茶葉未來生產中應強化對此技術的應用。
總之,茶葉種植及加工技術的應用決定著茶葉制造質量,因而在此背景下,要求當代茶農在茶葉種植期間強化對采摘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及平衡施肥技術的應用,以此來達到提高茶成品質量的目的,且有效防治病蟲害現(xiàn)象影響到茶葉的正常生長,最終推動我國茶葉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并為人們提供高品質的茶葉成品,滿足當代社會發(fā)展需求。
七、結語
我國茶葉的種植與加工的歷史源遠流長,隨著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等現(xiàn)代科學技術在茶葉種植和加工領域的應用,茶文化增添了獨特的科技氣息。我們在大力推進創(chuàng)新科技應用的同時,應注意茶葉的衛(wèi)生安全,努力制造出真正的高品質茶葉。
參考文獻:
[1]王海斌,洪斌毅. 不同種植年限鐵觀音茶葉的品質分析[J]. 農產品加工(學刊),2014,13:49-51.
[2]王芳. 綠色無公害茶葉種植與管理技術淺析[J]. 農技服務,2015,06:236.
[3]曾曉吉. 茶葉標準化種植管理對策分析[J]. 南方農業(yè),2015,18: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