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華
摘 要:扦插育苗造林能保存原優(yōu)良植株的性狀,生產力和經濟效益較高,是擴大森林培育面積,營造速生豐產林的有效手段。本文從插穗條的培育、微量元素的使用、覆膜扦插三個方面探討了楊樹扦插育苗的造林技術。
關鍵詞:楊樹;扦插;育苗;造林
一、楊樹插穗條的先進培育方法
以大青楊插穗條為例。室內:可直接在家庭或炕上或預先在室內設置的火炕式溫床進行,鋪墊10cm厚的細沙或鋸末,炕面各部位溫度要一致,溫度保持在24℃~28℃。插穗上炕前,把插穗用清水浸泡1~2d,發(fā)根部位朝下,一個一個垂直排列到抗面砂土層上。用濕潤的細沙或鋸末把插穗之間空隙填至穗長三分之二左右,即露出發(fā)芽部位??姑嬉皶r噴水,保持濕潤狀態(tài)。一般催根需15~20天,當沙土中的插穗下端的發(fā)根位大部分產生白色瘤狀突起并長出0.5cm左右幼根時,催芽即結束。室外冷床催根:于上一年前或當年春季,在室外背風向陽處呈東西走向挖窖。寬1.5m,深1~1.5m,長度按每平方米可擺3000穗計算。在窖內填入50~100cm厚的冰塊,用雪或碎冰填充空隙搗緊攤平。在窖內底層冰面上鋪上10cm厚的鋸末或細沙,把用水浸泡1~2d的插穗發(fā)根部位朝上,發(fā)根部位朝下,垂直擺好,上面填充5cm厚的濕鋸末或濕沙,再覆蓋2~4cm厚馬糞、腐殖土或草木灰,以利吸熱。最后蓋上塑料布或玻璃窗。沙土層內插穗生根部位的溫度應保持在20℃~30℃。注意通風散熱,及時噴水,保持濕潤。冰窖催根時間18~22天。
二、采用微量元素,促進楊樹插穗條苗徑生長
關于微量元素硼的研究,現已有許多的報告證明,能夠促進植物根系的發(fā)育,促進碳水化合物在植物內進行分配和運轉,特別是硼元素對植物生殖器官的發(fā)育起著重要作用。采用的樹種為楊樹(小黑14),采用的微量元素為可溶性硼酸。分為浸條、葉面噴霧3種施用方法。把從苗圃采來的枝條剪成插穗,再分別按設計的浸條濃度配制出各種硼酸水溶液,進行浸泡47h,將浸泡后的枝條分別插在繁殖區(qū)里。在生長過程中進行葉面噴霧,從小苗長出第一片真葉開始進行苗木調查,以后每隔20d調查一次苗高、苗徑最后起苗,進行生物量測定。
適量的硼元素能夠促進幼苗的高生長,但其促進作用不大,而高濃度的硼酸溶液反而抑制楊樹的生長。硼元素對于苗徑的影響比對高生長的影響顯著,適量的硼可促進莖的生長發(fā)育,但當硼深度過高或不足時,對其影響不大。從實驗中看出:噴與浸的各種處理對苗徑的生長都無明顯差別,而在適量的浸加噴的處理中對苗徑生長有顯著促進作用。在興隆林業(yè)局林區(qū)應用實踐證明,對于楊樹插條苗來講,用濃度0.01%濃度硼微量元素,對楊樹插條浸泡,能夠促進苗高、苗徑生長及生物量的增加,并能很快形成龐大的根系。在浸條過程中,采取高濃度溶液處理方法效果不好,濃度過大,易抑制幼苗高、徑生長,甚至會引起植物的死亡。在浸加噴方法處理中,硼濃度0.01%+0.05%的效果好。在葉面噴霧過程中,隨著硼元素濃度的加大,各項指標有所增加,但差異不顯著,從高、徑生長上看,0.3%濃度的效果要比其它濃度好,各項指標都有明顯增加。建議在生產實踐中科學應用。
三、采用覆膜扦插營造楊樹速生豐產林
大面積覆膜扦插營造楊樹速生豐產林,是在苗圃地小面積覆膜扦插育苗的基礎上,總結其優(yōu)勢,移植到造林地,采用大壟覆膜扦插造林,既是育苗,又是造林。第二年春天,按照造林密度規(guī)格要求,留夠植株,其余平茬,另選地進行扦插。這種作業(yè)方法稱為覆膜扦插、造育結合滾動式作業(yè)方式,采用這種作業(yè)方式有三個特點:一是周期短、生長快、成本低、便于大面積經營;二是定向培育,科學造型,適宜培育用材林;三是造育結合,就地育苗,就地造林,不用單設苗圃。為了保證扦插成活率,必須與大自然爭時間、爭水分。即在頭年秋季將規(guī)劃好的經過熟化的扦插楊樹的地塊,按規(guī)格要求打好壟。冬季大雪鋪蓋地上,第二年春季,待壟土溶化到5~10cm時,將地膜覆蓋壟上,促進膜內土壤早化凍,土壤中水溫也增高,覆膜扦插與不覆膜扦插時間對比,前者比后者提前10~15d。由于覆膜,使土壤持水量發(fā)生變化,地膜覆蓋并不增加或減少水分,但能切斷土壤水分與大氣交流的通道,使水分只能在地膜下循環(huán),能穩(wěn)定田間持水量的60%~80%,供植物根部離子交換、營養(yǎng)運輸和碳水化合物合成與蛋白質合成。據興隆林區(qū)使用地膜覆蓋的實踐證明,因土壤增溫,硝態(tài)氮增高1.2倍,氧化磷增高14%,氧化鉀增高1.7倍,特別是有效磷增高,對解決北方春季低溫、有機質分解力差、植物生根又缺磷的矛盾,更有實際效益。
覆膜扦插、造育結合的方法。引進新品種,經過苗木檢疫,再到本林地進行小面積試驗,逐漸推廣。覆膜扦插造林地,必須選設在坡度5℃以下,靠近水源,排水良好的地方。
細致整地及做壟:做到頭年秋季耙地、做壟,平地以南北壟為好,受光均勻,整地秋末做壟,高25cm,寬70cm。
覆膜:翌春四月初將壟面用木磙壓一遍,將塑料薄膜平展覆于壟面,兩側用壓嚴。覆膜要拉緊,壓實,培嚴,覆膜面積占壟的60%~80%,不要把壟溝全面蓋上地膜。
剪穗:人工剪穗要長度一致,穗兩端不破裂,穗長度一般應在15~18cm,然后分等捆把。
扦插:在扦插前由窖內取出穗條,放在活水中浸泡24h以上,以保持有足夠水分。有枯死穗應選出,以40~50cm的株距進行扦插。
定芽與摘芽:一般在萌發(fā)出新的枝條后,再向第二個高生長點生長時,這時葉全部放開,可以確定去留一株健壯的母條。
苗木定植:按短輪伐期人工株的密度要求,將保留苗留下,起出中間苗木,形成楊樹輪伐期人工林。
撫育管理:扦插后的撫育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大面積地塊可使用化學滅草,其它摘芽、打藥、澆水、施肥等作業(yè)都在撫育管理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