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
【摘要】課外閱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精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仿佛在學習的道路上插上了翅膀,遨游在知識的星空里,增長知識,增長智慧,傳承中華文明,弘揚道德之光。
【關鍵詞】課外閱讀;傳統(tǒng)文化;教材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廣州市白云區(qū)平沙小學地處城鄉(xiāng)結合部,學生中有城中村農(nóng)民的子女,也有來自全國各地進城務工的農(nóng)民工子女,生源的復雜和多元化,帶來學生在日常行為、學習習慣、品德修養(yǎng)、心理素質(zhì)等多方面的群體性差異,良好的讀書習慣亟待養(yǎng)成,整體素養(yǎng)亟待提高。為此,學校開展了“讓生命在平凡中閃光”校本課程研發(fā),創(chuàng)建了閃光校園特色文化,以提高學生素養(yǎng),使之受益終生。結合高年級學生特點,根據(jù)新課標要求,和我校特色,在課外閱讀方面,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了實踐:
一、讓課外閱讀植根于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
中華民族,泱泱大國,胄衍祀綿,岳峨河浩,有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文化。歷朝歷代的大德先賢為我們做出了極好的榜樣?!抖Y記》記載: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儒家教育的核心仁、義、禮、智、信,禮是做人必須具備的德行之一。 教育學生做到知書達理,必先從學習古代圣賢做起。為此,我的做法有:
(一)引導學生誦讀《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明確告訴我們,首先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要謹言慎行、講求信用,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再學習有益的學問。學生在兒童時期能夠背誦《弟子規(guī) 》,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對良好性格品質(zhì)的養(yǎng)成將起到積極地推進作用。在誦讀的同時,我還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要求學生每天讀一讀懸掛在教室內(nèi)的《弟子規(guī)》,不僅會背,還要在行動中實踐。
(二)閱讀中國歷代名人故事
中國歷朝歷代涌現(xiàn)了許多熱愛國家,名揚天下的故事,許多名人因知禮行孝而更富有人格魅力。例如,春秋時期的孔子、西漢時的漢文帝劉恒、新中國第一任國家主席毛澤東等等。我要求學生讀一讀這些名人故事,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在課余還要求學生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辦了《孔子》《唐朝名人》《抗日英雄故事》《魯迅》等手抄報,鞏固所讀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和愛國思想。
(三)誦讀《中華經(jīng)典誦讀》中的古詩詞
在誦讀中,理解古人做人的思想情懷。感悟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思鄉(xiāng)情,領略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慨嘆,知曉孟子所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非思耳矣!”……就這樣,在誦讀經(jīng)典雅文的過程中使學生耳濡目染,陶冶情操,了解中國古人思想精髓,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祖國文化思想熏陶。
二、結合校本教材和學科教材進行拓展閱讀
(一)利用班會課和午讀時間閱讀我校特色教材《詩閃智光》
了解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的豪情,領悟詩人“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感慨。誦讀席慕蓉《狂風沙》中“風沙的來處有一個名字/父親說兒啊那就是你的故鄉(xiāng)/長城外草原千里萬里/母親說兒啊名字只有一個記憶.”感受作者對故土的思念之情。并在班舉行詩閃之光學習體會的演講。通過這些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詩歌誦讀水平和演講水平。
(二)利用語文學科特點進行課外閱讀拓展
根據(jù)新課標不得少于100萬字的課外閱讀量要求,要求學生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班級圖書漂流等途徑海量閱讀課外書籍。五年級推薦閱讀了《三毛流浪記》《小兵張嘎》《三寄小讀者》《列那狐的故事》《草房子》《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魯濱遜飄流記》《童年》《荷塘月色》《城南舊事》《十萬個為什么》《海底兩萬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作品。六年級推薦閱讀《綠山墻的安妮》《床邊的小豆豆》《狼王夢》,魯迅的《朝花夕拾》《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等等。同時要求學生每周寫兩次的課外閱讀讀書筆記。
通過閱讀,摘抄優(yōu)美詞句,簡介主要內(nèi)容,談談感悟,學生不僅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而且提高了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開展課外閱讀讀后感寫作比賽
為打造書香校園,書香班級,積極配合學校,讓每個學生在閱讀中閃光,在寫作中閃光,我們還舉行了課外閱讀讀后感寫作比賽。在活動中,我親自示范,給學生作指導,例如,讀朱自清的散文《春》,寫下《讀〈春〉有感》,和學生共勉。我這樣寫道:
最近,有幸拜讀了朱自清的散文《春》,很有感觸。(總起)
這篇散文為我們描繪了春天來臨的景象。語句優(yōu)美,富有生機。春草圖,寫出了小草的嫩綠、輕軟;春花圖讓我們仿佛看到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的熱鬧場面。春風圖中,那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溫柔氣息,那各種花在空氣中芬芳的醞釀,更令人陶醉;春雨是最尋常的,如杜甫所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又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這時,整個江南便在雨里靜默著。 又仿若籠罩在云煙之中,如夢似幻。(簡要概括所讀內(nèi)容)
讀朱自清的這篇散文,我仿佛回到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春之美麗,不也如此么?(過渡)初春時節(jié),二月份,榆樹長出嫩苞,包裹在樹枝上,黃黃的,宛似春天的使者,預告著春之來臨的信息。堤岸邊的楊柳輕垂修長的手臂,在清風的吹送下,款款起舞。一陣細雨過后,榆樹長出了榆錢兒,芳香之氣飄向遠處,孩子們紛紛爬上樹,摘榆錢吃,有的還拿來煮粥。三、四月的春天,百花盛開,姹紫嫣紅。白色的牡丹,雍容的花瓣層層綻放;宛如一個貴婦。粉紅的桃花開在農(nóng)家的院子里、田野里,這時你若要賞桃花,則要走到郊外,因為田野里,桃花成林,落英繽紛,景象更為賞心悅目,在桃花林中拍照,真正是人與桃花相映紅。蝴蝶在花中翻飛,翩翩起舞,蜻蜓也出來了,時高時低,流連花間。清澈的江水里云煙蒸騰,江上小舟時而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時而隱身于云霧,加上遠山如黛的映襯,如同行進在畫中。(聯(lián)系自己的家鄉(xiāng))
春天的景色是美麗的,朱自清筆下的春天如一幅幅畫卷,故鄉(xiāng)的景色又何嘗不是? 我欣賞朱自清的《春》,更愛故鄉(xiāng)的美麗。這種美麗,映在我的腦海,無論身在何方,都不會忘記。且隨著年歲的增長,越來越記憶猶新。(總結)
由于老師親自示范,學生提高寫作積極性,增強寫作信心,在學校舉辦寫作能力比賽中先后有五人獲獎。所教學生黎幗怡獲得2016年廣州市優(yōu)秀學生,所教六年級學生畢業(yè)考試平均分達到93分以上。
總的來說,課外閱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精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仿佛在學習的道路上插上了翅膀,遨游在知識的星空里,增長知識,增長智慧,傳承中華文明,弘揚道德之光。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