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其淇 徐建凱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興奮劑問題是當今社會體育乃至國際體壇上面臨的十分棘手而有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興奮劑的使用現(xiàn)狀、人們使用興奮劑的原因以及使用興奮劑的危害,就興奮劑為何屢禁不止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 興奮劑 現(xiàn)狀 原因 危害
一、使用興奮劑的現(xiàn)狀
存在于世界體壇的興奮劑,是嚴重違背奧林匹克精神,敗壞體育道德,損害運動員身心健康,影響體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毒瘤。近年來,隨著體育運動中興奮劑濫用屢禁不止、迅速蔓延、日趨猖狂。
國際體育組織和世界各國對興奮劑危害性的認識更加深刻,對反興奮劑工作更加重視?;仡欉@幾十年來反興奮劑斗爭的歷程,禁用興奮劑和使用興奮劑的斗爭正如善良與罪惡、美好與丑陋、真實與虛偽一樣相互依存,相互較量。然后,令人感到遺憾的是,使用興奮劑的勢頭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其原因何在,是該認真進行反省的時候了,應當從興奮劑在競技體育中存在現(xiàn)狀,分析其帶來的社會問題和社會成因。在跨入21世紀之際,對反興奮劑斗爭的歷史進行回顧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從1968年奧運會開始實行興奮劑檢測的30多年以來,運動員使用興奮劑的事件不但沒有減少,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國際泳聯(lián)1996-1999年賽內(nèi)和賽外興奮劑檢查共查出31例;美聯(lián)社2000年3月7日報道,1999年全世界共查出343例諾龍陽性;1999年法國青年與體育部公布,1999年1月1日至11月20日,由該部組織領導的興奮劑檢測,共涉及68個單項體育協(xié)會,陽性案例上升上16.6%,有278名運動員被查出294例陽性反應;1997年到1999年度英國的興奮劑檢測,總共查出了155例陽性;日本1998年藥檢10例陽性,其中突襲檢查的有8例;德國1999年興奮劑檢測陽性39例;2000年3月至6月間,意大利奧委會就已經(jīng)查出了61名運動員藥檢不合格[1]。以上事實足以表明,現(xiàn)如今,興奮劑的濫用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二、使用興奮劑的原因
(一)政治原因
奧林匹克運動的建立,是為了和平和諧、促進人類發(fā)展而建立的,與此同時,也是國家來彰顯其國力和民族精神面貌的窗口。這本是奧林匹克運動的積極的作用,然而當這種作用被曲解利用時,奧林匹克就淪為一種政治附庸和工具,變?yōu)槊褡?、國家和團體競爭的場所。冷戰(zhàn)時,奧運會就是兩大陣營展示各自制度優(yōu)越性的最佳展廳。不少國家體育組織在這種狹隘的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和個人政治資本的驅(qū)使下,對運動員使用興奮劑持曖昧態(tài)度甚至縱容運動員服藥。由此看來,狹隘的民族主義、國家主義、政治利益的驅(qū)使,是興奮劑使用、泛濫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社會原因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訓練水平和科學技術成績突飛猛進的今天,奪取體育比賽的興奮劑問題是當今社會上、國際體壇面臨的十分棘手、又有待解決的問題。勝利越來越艱難。面對在體育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民族形象的“神圣使命”的沉重壓力,許多運動員只能乞求于興奮劑。而這過程中誰受益呢?Atlantic雜志某文章這樣寫到:“在職業(yè)體育尤其是競賽類,道德選擇(是否服用興奮劑)通常被視為經(jīng)濟決策,這只是一種高風險的賭博行為而不是作弊。”不可否認,現(xiàn)代競技運動還具有政治化和商業(yè)化的特征,在大型國際比賽中獲勝,還可以一舉成名并帶來滾滾財源,這些無法抗拒的榮譽和物質(zhì)的雙重誘惑,也會使得一些運動員寧可犧牲健康,也要冒險使用興奮劑[2]。
三、興奮劑的危害
然而,使用興奮劑的危害是極大的。科學研究證明,興奮劑會對人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許多直接的危害。使用不同種類和不同劑量的禁用藥物,對人體傷害的程度也不盡相同,但是,更為可怕的是一些藥物的危害我們在短期內(nèi)更是難以發(fā)現(xiàn)。大量研究表明:濫用興奮劑會嚴重摧殘運動員的身體健康。雖然各類興奮劑有不同的作用和副作用,但共同的作用是:平時能提高肌肉力量,提高對大強度、大運動量的耐受力,推遲疲勞與促進恢復等,比賽時能增強自信心,提高興奮性,富有攻擊力,提高成績。共同的副作用是:長期使用會成癮、失眠、頭昏、精神分裂,導致高血壓、肝硬化、生殖功能減退、短壽甚至猝死[3]。
然而,危害如此之大的興奮劑,為何總是屢禁不止呢?不僅由于上面所說的政治思想及利益的趨勢,還由于檢測手段的匱乏。在以往的反興奮劑斗爭中,片面地強調(diào)了加大檢測興奮劑力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據(jù)悉,每年用于檢測興奮劑的費用高達幾千萬美元甚至更高。據(jù)美國《新聞日報》報道:在奧運會和各種重大世界比賽中對運動員進行的興奮劑檢測的開銷相當驚人,小國一般都負擔不起,甚至連美國也為資金而發(fā)愁,興奮劑檢測的每道程序都很昂貴,例如鑒定各種類固醇的每一項化驗都要花費100美金[4]。單純加大檢測興奮劑力度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并不能從根本上遏制興奮劑的濫用。在當今科技高度發(fā)展的時代,我們十分遺憾地看到,使用興奮劑的手段已逐步科學化,應用DNA重組技術合成的藥物使違禁藥物名單越來越長。從1968年第19屆奧運會禁用藥物8種到2000年第27屆奧運會禁藥名單已達138種。
由此可見,想要抵制興奮劑,我們不僅需要從政治思想方面入手,還需要加強運動員經(jīng)濟方面的需求以及對興奮劑的檢測手段。要從多個方面出發(fā),為了社會的公平,我們要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楊春莉.興奮劑問題的社會學分析[M].南京體育學院圖書館.
[2] 曾凡星.回顧與反思——興奮劑的使用與禁用[M].
[3] 中國奧委會反興奮劑委員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反興奮劑手冊[Z].1996.
[4] 楊天樂,金季春.對興奮劑說“不”![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