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清 朱夏芬 胡巧虎 丁新天
(1.浙江省縉云縣壺鎮(zhèn)農業(yè)技術綜合服務站321400;2.浙江省縉云縣農業(yè)局321400;3.浙江省縉云縣新碧街道農技服務站321404)
烯唑醇防治單季稻稻曲病試驗及應用示范
吳文清1朱夏芬2胡巧虎3丁新天2
(1.浙江省縉云縣壺鎮(zhèn)農業(yè)技術綜合服務站321400;2.浙江省縉云縣農業(yè)局321400;3.浙江省縉云縣新碧街道農技服務站321404)
本文進行了烯唑醇防治單季稻稻曲病的試驗及應用示范,試驗結果表明,烯唑醇防治稻曲病防效83.9%,與對照井岡霉素防效61.2%有極顯著差異,每667m2增產稻谷48.5kg,比對照井岡霉素31.5 kg,增產17kg,增產5.4%。烯唑醇防治適期為孕穗末期用藥一次,防治效果達83.8%,經濟效益顯著。
稻曲??;烯唑醇;防控技術
1.1供試藥劑
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江蘇鹽城利民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10%苯醚甲環(huán)唑(江蘇鹽城利民農化股份有限公司);20%三唑酮懸浮劑(江蘇鹽城利民農化股份有限公司);20%井岡霉素可溶性粉劑(浙江錢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1.2試驗地點
試驗設在新碧街道應劉村,供試品種甬優(yōu)538號,試驗田面積1 450m2,土壤肥力中等,施純氮15kg、純鉀9kg、磷肥20kg,施肥水平一般。5月10日播種,6月1日移栽,8月15日孕穗,8月22日破口。
1.3試驗設計
1.3.1不同藥劑篩選試驗
供試品種為甬優(yōu)15號,共設5個處理,分別設每667m2用:烯唑醇40g;苯醚甲環(huán)唑30ml;三唑酮100ml;井岡霉素75g;空白對照。小區(qū)面積66.7m2,重復3次,共15個小區(qū),隨機區(qū)組排列。在孕穗末期每667m2用背負式手動噴霧器按50kg藥液量均勻噴霧。8月16日施藥,施藥后15d內,日平均氣溫24.1℃,日平均相對濕度81%,有利稻曲病發(fā)生。
1.3.2烯唑醇用藥適期試驗
4個施藥處理,即孕穗末期、破口期、始穗期、齊穗期、對照不施藥,3次重復,共15個小區(qū);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66.7m2,小區(qū)間作埂相隔,每667m2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40g,兌水50kg,用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均勻噴霧一次。
1.3.3大面積示范推廣
縉云縣單季稻8月下旬至9月中旬,為破口抽穗期,陰雨天氣多,適溫高濕,十分有利稻曲病的發(fā)生,稻曲病發(fā)生的風險大。自2013年起進行大面積應用示范,每667m2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40g結合穗期害蟲防治施藥,對水50kg噴霧,每667m2用井岡霉素粉劑75g作對比,分別在孕穗末期—破口前施藥,以驗證烯唑醇的防治效果和應用推廣價值。
1.4藥效考查
在水稻黃熟期調查發(fā)病情況,每小區(qū)查3個點,每點查50叢,計算病穗率和病情指數,與空白對照比較計算防治效果并進行方差分析。稻曲病分級標準:0級,未發(fā)??;I級,每穗1粒病粒;Ⅱ級,每穗2粒病粒;Ⅲ級,每穗3?!?粒病粒;Ⅳ級,每穗6?!?粒病粒;Ⅴ級,10粒以上病粒。
2.1不同藥劑篩選試驗結果
試驗表明,4種藥劑對稻曲病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但以12.5%烯唑醇防效最好83.9%,其次苯醚甲環(huán)唑防效80.7%,三唑酮防效77.5%,井岡霉素防效61.2%(表2)。經方差分析,烯唑醇、苯醚甲環(huán)唑、三唑酮之間防效差異不顯著,與井岡霉素防效有極顯著差異。測產結果表明,烯唑醇、苯醚甲環(huán)唑、三唑酮、井岡霉素每667m2分別增產稻谷48.5kg、42.1kg、34kg、31.5kg,比對照增產7.17%、6.22%、5.02%、4.66%(表1)。按照當年市場價稻谷每3.2元/kg計算,可增收100.8元~155.2元,扣去藥劑平均成本3.5元和施藥用工15元,每667m2可凈增產值82.3元~136.7元,其中烯唑醇處理防經濟效益相當顯著。
2.2烯唑醇用藥適期試驗結果
每667m2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40g防治稻曲病,在孕穗末期施藥效果最好,平均防效達83.8%,其次為破口期,平均防效為73.3%,始穗期施藥,平均防效只有56.2%,齊穗期施藥效果最差,平均防效僅為46.7%(表2),經方差分析,烯唑醇處理間防效差異極顯著。
2.3大面積示范推廣效果
據乳熟期調查,烯唑醇用藥田塊僅少量稻曲病穗出現,一般平均穗病率0.02%~0.04%,使用井岡霉素平均穗病率為0.1%~0.2%,不用藥田塊平均穗病率達0.3%~0.5%,防效92%~93.3%,比井岡霉素提高26.7個~32個百分點。測產結果,使用烯唑醇比對照藥劑井岡霉素每667m2增產稻谷18kg~20kg,比空白對照可挽損稻谷45kg~60kg,挽損率達15%~20%。
表1 烯唑醇及不同藥劑防治稻曲病試驗結果
表2 烯唑醇防治稻曲病用藥適期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4種參試藥劑以烯唑醇控病效果最好,苯醚甲環(huán)唑次之,但三唑酮也具有相當的防效。大面積指導稻曲病防治可選擇在孕穗末期和破口期用藥兩次,以提高防治效果,首選藥劑為烯唑醇,苯醚甲環(huán)唑,經濟實惠成本低,烯唑醇,三唑酮防效較好但應在破口前施用,不參考文獻
要超量用藥,防止發(fā)生藥害。烯唑醇防治稻曲病的用藥適期是孕穗末期至破口期,這時期用藥防效控病效果最好,值的大面積示范推廣。
[1]丁新天.縣域植保推廣技術創(chuàng)新與實踐[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206-216.
[2]何海永,陳小均,詹金碧,等.稻曲病發(fā)生與氮肥施用的關系初探[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36(20):8665-8666.
[3]胡光瑞,潘財升,潘紅光,等.浙南山區(qū)稻曲病重發(fā)原因及藥劑防控關鍵技術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5):98-100.
[4]張賢黨,葉傳廣,易孔文,等.中稻稻曲病大流行的原因及防治對策[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9(5):123.
S481+9
B
1005-6114(2016)03-02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