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羅寒蕾是工筆人物畫家,她筆下的老人閱歷豐富卻帶點童真,男人颯爽硬朗卻帶點溫柔,女人嬌柔細膩卻帶點干練。他們愛著這個世界,感恩生活,人性中柔軟的地方讓她感動,催促她拿起畫筆,將他們畫下來。
羅寒蕾喜歡畫人,一個人的畫里,有一個人與世界的情感連結;幾個人的畫里,有幾個人之間的心事交疊。很多人說,羅寒蕾的畫看似寧靜,其實里面都是人和人之間情感的波濤洶涌。
看她以前的畫作,一些畫的背景肌理,像是她用線描出的網。她說畫上的網,就像是由我們一生中認識的人織成的。離我們身體很遠的線,和我們永無交集;而那些穿過我們身體的線,則是足以支撐我們生命的人。羅寒蕾說,女兒微微就是那根穿過她身體的線,女兒的出生,讓她與這個世界發(fā)生了一次最親密的連結,于是她開始嘗試將女兒畫下來:
她用柔和細膩的線條,把嬰兒純潔細膩的面容和長長的睫毛勾了出來,隔著一張畫紙,甚至能感覺到微微的睫毛正伴著呼吸一顫一顫的。
四五歲時的微微,什么都不懂,又好像什么都懂一點。
羅寒蕾說,這是微微最依賴她的年紀。這又何嘗不是羅寒蕾最依賴微微的年紀。于是,我們總能看到在微微的背后有一些或深或淺的,如同包裹狀的溫暖的肌理,這是一種叫做捧在手心怕碎、含在嘴里怕化的疼惜。
到七八歲的時候,微微的眉眼間開始有了媽媽的樣子。當羅寒蕾抱著微微時,周圍的人打趣說,她們倆一個是大的,一個是小的。
羅寒蕾聽后一歪腦袋想了會兒,回家就畫了一幅畫。畫里的微微是實的,媽媽是虛的。羅寒蕾說微微就像是自己生活的中心,而她就像是女兒的空氣,無處不在,包裹著自己心愛的孩子。她曾在畫展上展過這張畫,一些當媽媽的人,一下就看懂了她畫里想表達的東西。
女兒長大一點后,開始變得沒那么依賴媽媽。微微以前很喜歡拍照,現(xiàn)在想拍的時候,微微都會躲起來,或遮住自己的臉龐。她說,微微開始害羞了。
羅寒蕾有一張畫里,畫了微微被關在一個玻璃瓶里的畫面。她說她就像是微微這個時候的瓶子,保護著微微,但里面的微微也會感到自己被媽媽束縛著。不過她說,等微微長大,她就會把玻璃瓶的木塞打開,讓女兒去她想去的任何地方。
對羅寒蕾來說,畫畫以前就是一座象牙塔,而自己曾經的生活,幾乎是真空的??晌⑽⒌某霈F(xiàn),讓她第一次對生活投入了熱情。她說,“我的心進入了繪畫里面,畫不再是浮的。”
曾讀過一段話,“人生重要的兩件事。一件是在這個世界曾經有所創(chuàng)造、分享、布施、給予。而另一件,則是充分而深刻、溫柔而豐盛地愛過、被愛過。”羅寒蕾一直努力為我們描繪的,大概就是第二件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