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心然
傍晚,作文班的一群孩子們高高興興地去劉老師家的新院子里觀察葫蘆。
一進院子,我就看見葫蘆靠邊種在一個不到一平方米的土池里,土池另一邊栽著桂花樹,四周都是硬化了的水泥地面。
因為我以前從沒見過葫蘆,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觀察:葫蘆藤的主莖和我們的大拇指差不多粗細,莖上長著很多白色的絨毛。劉老師告訴我們,為了能讓葫蘆藤爬上二樓,他特意從地面往二樓扯了一根繩子,沒幾天就爬上了二樓。他又利用二樓周圍的欄桿,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呈方格形搭了一個架子。沒過幾天,葫蘆藤就爬滿了二樓的上空。當你一進院子,就是滿眼的綠色,滿地的陰涼,好美的景致??!
葫蘆的葉子是什么樣子呢?好奇心驅(qū)使著我上了二樓。我伸手去摸那些巴掌大的葫蘆葉子,“哇!好軟!”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再仔細一摸,好像有點澀澀的。放眼看去,有十幾片大葉已經(jīng)泛黃,其他的葉子都還是綠色的,葉面上好像有被蟲咬過的痕跡。在布滿葉子的葫蘆架下,結(jié)著幾個可愛的小葫蘆。葫蘆穿著青綠色的衣服,又胖又圓的肚子上面,長著一顆小腦袋。
“同學們,看,這就是院里葫蘆的媽媽!”劉老師從房間里拿出一個開了口的亞腰葫蘆對我們說。我看了大吃一驚:劉老師手里的葫蘆長著圓圓的頭,大大的肚,細細的腰,而這架子上怎么長出了個頭小肚大的瓢葫蘆,難道它會變異嗎?是不是再長大些,就成了亞腰葫蘆了呢?
天漸漸黑了,我們帶著滿足,帶著思索離開了那個美麗的葫蘆小院。
【指導老師:劉克慶】
點評
小作者按照由遠及近的觀察順序,借用“一進院子”“走上前去”“上了二樓”這些詞語表明觀察的立足點,依次描寫了葫蘆秧的生長環(huán)境、葫蘆秧的主莖及葉子,讀后如親眼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