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南笙
隨著葡萄價格攀升、種植效益穩(wěn)步增長,近年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大大提高,對葡萄種植的投入也相對增加,且毫不吝嗇。筆者近日在作技術指導時發(fā)現(xiàn),有的果農不到1畝地的葡萄每次沖施化肥費用竟然高達500元!過量施肥,造成肥害頻發(fā),燒根現(xiàn)象嚴重。下面是筆者下鄉(xiāng)中了解的一些不科學的施肥方法,果農朋友不妨對照一下,看看你是否存在這些問題。
一、新栽葡萄樹,新根還沒長出來就施肥
新栽葡萄樹,一般要到卷須長出時才有新根長出來。在新根長出前施入過多的肥料,一方面造成苗木吸水困難,另一方面讓新根難以生長,遇到高溫天氣,地上部分干枯死亡。在新根長出之前,只適宜葉面補充營養(yǎng),可以用尿素水500倍液+農來欣磷酸二氫鉀600倍液葉面噴霧,每隔5天噴一次,連噴3次。噴肥時最好選擇下午不太熱的時候進行,快速粗噴。另外,新根剛長出時,也不適宜用過高濃度的肥料,可沖施氨基酸原粉和菌肥。
二、發(fā)芽后樹葉黃化,馬上大量施肥澆水
葡萄樹從發(fā)芽到開花前65%的營養(yǎng)來自于上年樹體的儲存。若上年樹體營養(yǎng)積累不足,此時最直觀的表現(xiàn)就是樹葉黃化。與其相關的因素有:上年產量高,采收晚,營養(yǎng)積累不足;上年后期感染霜霉病,致葉片早落;上年后期施氮肥過多,落葉時枝條不能正常成熟;上年后期土壤水分過大,致漚根或施肥量過大燒根,導致根系大量死亡;基肥施得過晚或春天開溝施肥,根系大量受損。所有這些原因,基本都和葡萄樹根系少而弱有關。早春氣溫升高快,地溫上升慢,如果選擇大量施肥和澆水,就會導致土壤溫度更低,根系吸收能力更差,再加上根系本身就少而弱,最終出現(xiàn)越是澆水施肥果樹越是不長的現(xiàn)象。這種情況下,一方面要松土透氣,提高地溫,同時要葉面補充營養(yǎng),可以參照上面的葉面施肥方案。
三、發(fā)現(xiàn)樹梢或整樹黃化,就盲目補鐵
有些葡萄園樹梢葉片黃化,甚至整棵樹葉片顏色淡黃,癥狀很像缺鐵癥,但其實并不一定是土壤缺鐵,多是土壤冷濕,根系呼吸差,吸收能力弱,對鐵等元素吸收困難造成的。這種現(xiàn)象多發(fā)生在大棚葡萄或者采取地膜覆蓋而土壤水分過大的葡萄園。此時施肥或澆水會降低地溫,加重缺鐵癥狀,而葉面補鐵不能替代根系的吸收,只能是治標不治本;施肥量過大,又很容易燒根。這種情況首先要解決的是土壤通透性和根系呼吸活力問題,松土、排濕才是有效措施。因為土好根才能好;根好了,樹才壯;樹壯了,生理性病害也就少了,產量也就上去了。
四、認為施肥越多,產量就越高
很多葡萄種植者認為,施肥越多葡萄就長得越好,產量就越高。據(jù)筆者多年試驗,施用高濃度肥料的葡萄園,與施中、低濃度肥料的葡萄園比,反而產量更低,品質更差。另外,離樹干過近施肥,不但肥料的吸收利用率低,而且極易造成較粗根系被燒壞,對樹生長影響巨大。如果上年有大量粗根死亡,病菌沿死亡的根系蔓延,會導致下年生長中的枝條突然枯死。
五、滴灌時只滴肥料,不滴清水
個別果園滴灌時每次都加肥料,而且滴完肥料馬上停止滴清水。由于每次滴的水量都有限,地表的水分蒸發(fā)后,造成土壤里肥料濃度越來越高,最后燒壞根系。水肥一體化應該是滴肥料之前,先滴15分鐘清水。
六、酸化嚴重的土壤,繼續(xù)施生理酸性肥料
土壤的酸堿度影響葡萄對礦質元素的吸收,同時與微生物的活性及種群分布密切相關,對葡萄的生長和發(fā)育也有很大影響。在酸性條件下,土壤有機質被分解,土壤的緩沖能力降低,造成土壤板結,透水透氣性變差,對作物的生長發(fā)育造成嚴重影響。酸性土壤滋生真菌,使根腐病及根結線蟲增加。一般老果園因連續(xù)多年施用硫基或氯基肥料,導致土壤酸化。如果土壤已經酸化,就不宜再施用生理酸性肥料,應以生理堿性肥料調節(jié),可以單用或與其他肥料搭配施用。
七、高溫、缺墑時施肥
果實成熟前期施速效磷鉀肥,既能提高果實品質,又能加強樹體抗病能力。但此時氣溫高,泥土墑情不好,施肥后灌水若不及時,根系吸收的肥料濃度大,易出現(xiàn)施肥后葉緣枯焦現(xiàn)象,使葉片功能受損,影響光合作用,進而影響果實品質和價格,同時葉片抗病性能也下降。若后期多雨,葉片病害發(fā)生嚴重,甚至引起葉片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