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奕新 汕頭航標處
關于燈浮標移位、漂失等情況分析與對策的探討
◎ 金奕新 汕頭航標處
當前我國海洋經濟和海上運輸業(yè)的高速發(fā)展以及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提出的“航保南進”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對航標管理部門的航海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對燈浮標的移位、漂失等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對如何應對燈浮標移位、漂失等情況,提高航海保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有關的建議。
航標 燈浮標移位和漂失 應急反應 對策
航標是海上航行標志的簡稱,是指示航道方向、界限與礙航物的標志,也是幫助引導船舶航行、定位和標示礙航物與表示警告的人工標志,如燈浮標、燈樁、燈塔、導標等。它們對保障海上航行安全和港口碼頭安全生產有著重要意義,及時、準確地處置移位、漂失的燈浮標,確保燈浮標的標位準確、燈質正常、涂色鮮明、結構良好,為海上航行船舶提供優(yōu)質、安全的航海保障。
燈浮標的移位、漂失等情況的發(fā)生,造成標位不準確,影響了燈浮標助航作用,并可能引發(fā)次生海上事故,造成個人、集體、國家財產的損失。如由于燈浮標移位,造成船舶偏離航道,造成擱淺或觸礁等;由于燈浮標漂失,成為海上的礙航物,甚至碰撞海上航行的船舶、氣象觀察站、漁民海上養(yǎng)殖網箱等。
導致燈浮標的移位、漂失的原因有很多,根據汕頭航標處最近5年以來的統(tǒng)計數據情況顯示,主要原因如下:
(1)船舶碰撞造成燈浮標移位、漂失。海上航行的船舶由于駕駛員操作或瞭望等不當以及其他原因造成船舶偏離航道、碰撞燈浮標,造成其移位、漂失,影響了燈浮標航標效能的正常發(fā)揮。碰撞情況特別嚴重的話,除了造成燈浮標移位、漂失,還會造成燈浮標和船舶的沉沒。燈浮標移位、漂失后,作為航標管理部門,一定要在第一時間發(fā)現,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控制住移位、漂失的燈浮標,避免碰撞養(yǎng)殖網箱、航行船舶等次生海上事故的發(fā)生,第一時間將移位、漂失的燈浮標復位,確保過往船舶的安全。同時,應啟動對肇事船舶的索賠工作。對于肇事逃逸的船舶,應及時向當地海事局報案,并主動向海事部門提供航標處AIS監(jiān)控中心的AIS監(jiān)控資料,盡快查控肇事船舶,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維護航標管理部門、海事部門的權威,更好地發(fā)揮航標管理部門的作用。
(2)極端天氣如強臺風等造成燈浮標移位、漂失。汕頭航標處管轄海域處于東南沿海一帶海域,每年4~9月份,海上容易出現臺風、強風暴等惡劣天氣,惡劣天氣帶來的大風、強降雨、巨浪等往往會造成燈浮標移位、飄失,影響燈浮標性能的正常發(fā)揮。因此,十級以上大風過境或受其它自然災害襲擊后,必須盡快進行一次全面巡檢。如遇燈浮標移位或漂失、其它原因使其無法正常工作的,應立即采取措施修復(在天氣允許下即陣風≤7級應在48小時內,否則順延)。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修復時,應及時發(fā)布航標動態(tài)。
(3)錨鏈磨損斷鏈、卸扣脫落等自身原因造成燈浮標移位、漂失。錨鏈由于長時間浸泡在鹽度很高的海水里,受海水浸蝕,錨鏈會逐漸變得單薄,另外錨鏈相互間摩擦或摩擦海底的砂石也會使錨鏈會逐漸變得單薄,在大風大浪的海上極容易造成錨鏈斷鏈,燈浮標因此移位、漂失。在汕頭航標處管轄的惠來海域、汕頭海門海域、饒平三百門海域、汕尾海域等,由于所處海域風大浪高,海底多為砂質構造,錨鏈磨損比較嚴重,最近五年基本都發(fā)生錨鏈因磨損斷鏈,燈浮標移位、漂失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汕頭航標處對這些海域上的燈浮標,采取了特別的防范措施。一是加大吊檢或吊換的頻率,由一年一次增加為一年兩次。二是選用錨鏈直徑更大更粗如Φ52MM的優(yōu)質錨鏈,并使用肯特卸扣代替一般常規(guī)的卸扣。三是萬一發(fā)生燈浮標移位、飄失,第一時間調度現場航標工作人員、航標工作船等到達現場,控制住移位、飄失的浮標,避免碰撞養(yǎng)殖漁排、航行船舶等次生海上事故的發(fā)生。
(1)加大優(yōu)質、牢固的錨鏈、卸扣等航標材料的選用。汕頭航標處重點選擇生產技術力量強、產品質量優(yōu)、信譽口碑好、內部生產質量管理體系規(guī)范的專業(yè)錨鏈生產廠家作為首選的合格供應商,盡最大努力保證錨鏈、卸扣的質量,以期減小燈浮標的移位、漂失。在使用過程中,按照上級的有關規(guī)定,每年進行一次燈浮標的大保養(yǎng)工作,如果發(fā)現錨鏈、卸扣磨損較嚴重或松動,及時予以更換。不僅如此,我處還注重總結燈浮標的移位、漂失情況,加密次數對重點海域如潮州饒平、汕頭潮陽、揭陽惠來、汕尾海豐的重點燈浮標進行針對性的吊檢。同時,對這些燈浮標的卸扣由常規(guī)卸扣改為肯特卸扣,使用φ50mm以上的錨鏈,避免錨鏈、卸扣斷鏈,造成燈浮標漂失。
(2)充分利用綜合電子巡檢平臺。目前,汕頭航標處按照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智慧航?!薄澳线M戰(zhàn)略”等要求,借助日新月異的高新科學技術,如GPS、北斗衛(wèi)星定位技術、航道電子海圖技術、互聯(lián)網技術等,已經初步建成了由航標遙測遙控系統(tǒng)、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AIS系統(tǒng)、定位電池系統(tǒng)等子系統(tǒng)構筑的綜合電子巡檢平臺。該平臺投入使用以來,對于我處第一時間發(fā)現燈浮標漂失,及時啟動應急反應預案,妥善予以處置,避免發(fā)生次生海損事故,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加強傳統(tǒng)的現場巡檢?,F場巡檢是做好燈浮標維護管理最傳統(tǒng)、行之有效的工作手段。通過對燈浮標的定期檢查、測試、保養(yǎng)等,使燈浮標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tài),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燈浮標移位、漂失等。同時,也可以及時發(fā)現燈浮標是否出現移位、漂失等情況。
在積極開展現場巡檢的基礎,還必須加強橫向、縱向聯(lián)動機制,借助海事部門、引航和航運公司以及漁民等力量,及時請他們將燈浮標移位、漂失等情況通報給航標管理部門,以便及時的處理移位、漂失的燈浮標,達到充分發(fā)揮、利用社會資源的作用,提高航標保障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4)加強規(guī)章制度和航標設備設施建設。根據可能發(fā)生的燈浮標移位、漂失等情況,首先應建立、健全有關處置的工作預案,成立指揮領導小組和具體實施的工作小組,明確相關職能部門、單位和人員的職責,明確相關工作程序和要求,確保在啟動工作預案時,能夠及時、高效的處置燈浮標的移位、漂失的問題,保證船舶航標安全。其次,需加強航標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保證航標作業(yè)碼頭、航標作業(yè)船、車輛等隨時處于適作業(yè)、適航行、適駕駛的狀態(tài),加大航標設備器材的儲備力度,為及時處置燈浮標的移位、漂失等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確保處置工作順利進行。
(5)加強航標隊伍的建設。航標隊伍特別是現場航標作業(yè)人員綜合素質的高低,決定著處置燈浮標移位、漂失等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建立一支年輕化、高效能的航標隊伍成為目前各個航標處的急切需要。但現實的情況是現場航標作業(yè)人員年齡老化嚴重、緊缺現象與燈浮標數量不斷增加的矛盾日益明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汕頭航標處成立了“海晏青年突擊隊”。隊員平時在本職崗位待命,實行動態(tài)管理機制,有突發(fā)任務時抽調隊員集中攻堅。 該隊多次及時、準確地處置了移位、漂失的燈浮標的復位工作,為維護航標效能正常、確保轄區(qū)安全形勢穩(wěn)定、推進航標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不竭的生機與活力。
當前航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和航行船舶的快速增長,對燈浮標能否隨時處于標位準確、燈質正常、涂色鮮明、結構良好的狀態(tài)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適應這種新常態(tài),減少履職風險,提高航海保障能力和水平,只有廣泛使用航標新材料、新技術,完善航標管理機制,加強航標隊伍、設備設施建設,爭取有關部門配合協(xié)作,形成發(fā)展合力,才能做到與時俱進,確保能夠及時、準確地處置移位、漂失的燈浮標,并恢復到準確的標位,為航行安全和海洋清潔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