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澤青
不知何時(shí),我迷戀上了綠,夢一般的綠,對綠的愛成為一種自私的占有。
記得我讀過一首描繪綠色的詩歌, 其中有這么兩句:“在今朝我將偷一把綠色,還要在白云上寫滿牽掛”。每每見到綠色,心中就有一種撕不斷的情結(jié)。它讓我想起宋代詩人王安石《泊船瓜洲》里有關(guān)綠的典故, 詩人從揚(yáng)州瓜洲到鎮(zhèn)江京口的船上,看到春天兩岸邊綠色的山水、田野和草木,原先沒有色彩的思緒充滿綠色,綠色不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嗎?于是詩人大聲吟誦道: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一個(gè)“綠”字形象鮮活,春意盎然,將詩人原先準(zhǔn)備引入詩中的“到”、“過”、“入”、“滿”等字眼統(tǒng)統(tǒng)隱去,這個(gè)堪稱“詩眼”的“綠”字,讓全詩像位少女在吹“綠”的春風(fēng)下翩翩起舞,給后人留下一段綠的傳奇。
大自然的綠透徹心扉, 充滿清新而明亮的意境。朱自清老先生在他的那篇寫梅雨潭的《綠》中描繪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蕩。那醉人的綠呀,仿佛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呀?!蠹s潭是很深的,故能蘊(yùn)蓄著這樣奇異的綠;仿佛蔚藍(lán)的天融了一塊在里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亲砣说木G呀!我若能裁你以為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fēng)飄舉了。”
不僅如此,當(dāng)代女作家宗璞寫的那篇《西湖的綠》對人間仙境西湖的綠也有精彩描寫:“……幾天中我領(lǐng)略了西湖的“綠”。雨中去訪靈隱,一下車,只覺得綠意撲眼而來。道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似乎飄著的雨絲兒也都是綠的。飛來峰上層層疊疊的樹木,有的綠得發(fā)黑,深極了,濃極了;有的綠得發(fā)藍(lán),淺極了,亮極了。峰下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直綠到了石頭縫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覺得遍體生涼,心曠神怡。亭旁溪水波光粼粼,說是溪水,其實(shí)表達(dá)不出那奔流的氣勢,平穩(wěn)處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飛濺,如飛珠滾玉一般,在這一片綠色的影中顯得分外好看……”讀到這里,怎能不感嘆這兩篇貯滿綠色如詩如畫的美文呢?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贝簬砹司G色,江南的綠色就像一幅朦朧的水墨畫,樸實(shí)恬靜。綠水縈繞著白墻,紅花灑落于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上,石拱橋傾斜在清澈的水面。站在河邊上, 看著綠瑩瑩的綠葉和小草,感受到了一種綠色的誘惑。如果能在江南雨中漫步,那絕對是一場綠色洗禮:朦朧的雨絲落下,放眼望去,只見淡綠、墨綠、深綠、碧綠……各種各樣的綠盡收眼底。那雨絲似乎還微微在晶瑩中帶些翠綠,宛如一粒粒無瑕的翡翠掛在人們的胸前。
大自然的綠,給了我們靈氣,只要綠色長存,生命就不會消失。這不由使我想起每當(dāng)?shù)卣稹⒑樗畞砼R, 國家財(cái)產(chǎn)和人民生命受到威脅時(shí), 那一排排穿著綠色服裝的軍人勇往直前奔撲抗災(zāi)一線的身影, 他們用軍人的信仰和生命組成一道綠色的屏障, 阻擋著自然災(zāi)害的入侵, 為了挽救百姓生命, 這些軍人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jià)。
此外,還有那些穿著綠色作戰(zhàn)服在國際維和一線奮戰(zhàn)的士兵, 他們每天生活在槍林彈雨之中, 為了共和國的榮譽(yù)和軍人的尊嚴(yán), 哪怕流血犧性也在所不惜。祖國不忘他們, 派出專機(jī)飛越萬里, 去異國接英靈回家, 那蓋在英雄靈樞上鮮紅的國旗是共和國給予的至高榮譽(yù), 一聲英雄回家, 讓多少國人眼里噙滿淚水,為英雄生命消逝難過。此時(shí)此景, 我就有一個(gè)夢想,長大了能穿上那身橄欖綠,因?yàn)檫@片綠色神圣而偉大。
我欣賞并喜歡那抹春綠,喜歡那深藏于綠色背后濃濃的生機(jī)和希望, 它折射出的是綠色的生命和人生價(jià)值。
江蘇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