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收藏級和田子玉于文化惜玉坊:脫胎玉質(zhì)獨一品時遇諸君高潔緣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對玉的崇敬和癡迷,世界上沒有那個民族可以相提并論??梢哉f,玉與中華民族猶如一部相生相伴的心靈史書—玉在中國地位尊崇,老百姓對玉的態(tài)度不亞于西方人對《圣經(jīng)》一樣虔誠。玉的傳統(tǒng)、玉的觀念根深蒂固,內(nèi)涵豐富,淵源久遠,博大精深。中國的國字里就是一個玉字,國中有玉,玉可謂是中國之魂,民族之魂。在國人眼里,玉的意義也早已超越物質(zhì)的層面,被引申出更寬廣的審美內(nèi)涵!崇玉、愛玉、賞玉、盤玉、藏玉、佩玉,可以說是國人文化生活中的最高境界、最高層次。
其中,和田玉更以其豐富多彩的體裁、吉祥美好的寓意、細膩精湛的雕工、高貴典雅的氣質(zhì)反映了中國博大精深的玉石文化。它的靈動與典雅能更好的彰顯出主人的身家及品味,不顯山不露水,含蓄中增添華貴氣度。詩人屈原就曾描寫贊美和田玉的外形之美及好玉佩戴在君子身上相得益彰:“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瓏透彩光。脫胎玉質(zhì)獨一品,時遇諸君高潔緣?!?/p>
由此可見,和田玉的優(yōu)雅氣質(zhì)、溫潤特性與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崇尚溫潤的心境不謀而合。佩戴和田玉,就像有個具有仁愛之心,生性溫和的君子時刻陪在你的左右,感染著你,讓你的性情最終得以蛻變,溫文爾雅。和田玉的溫潤淡雅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自己的主人,不張揚、不輕浮,不管面對什么樣的事情都能保持心境的淡然。此時,和田玉不僅是一種有價值、供觀賞的美玉,還是有靈性、有寓意之物,具有濃厚的人文色彩。
但是,美玉開發(fā)終有盡。和田玉作為一種不可再生性資源,會隨著不斷地開采而逐漸減少。據(jù)記載,相傳古時在新疆和田采玉,曾以女人裸體入水撈取,古人認(rèn)為玉為陽精,須用陰氣相召,玉石才不致流失,否則難以得到美玉。這也是“男人佩玉,更顯陽剛之氣;女人戴玉,彰顯楚楚風(fēng)韻”的意識淵源。后來因為好料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所以市場價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會上揚。
因為稀有,所以珍惜;因為高貴,所以尊崇;因為無暇,所以呵護。正是因為和田玉價值連城,所以現(xiàn)在大家爭相擁有。不過,并非所有的和田玉都有收藏價值,只有購買真正稀缺的高端和田玉子料,才能在逐漸趨于理性的和田玉市場中保持盈利。資深玉友都知道,子料經(jīng)歷了成千上萬年的河水、雪水的自然沖刷、淘洗,石質(zhì)部分被水流淘汰,剩下的玉質(zhì)部分十分瑩潤,典型的“剩者為王”,不僅有毛孔、會呼吸,而且子料里含有一定量的結(jié)晶水,珍貴無比。正因如此,惜玉坊主宋懷明先生才始終倡導(dǎo)要收藏可以傳承的和田玉,堅持藏玉就要將品質(zhì)放在第一位。這也是他整合新疆和田玉原料精品,獨創(chuàng)“惜玉坊”品牌,將上品和田子料唯有之情帶入齊魯大地的關(guān)鍵所在。
在宋懷明先生的精挑細選下,惜玉坊薈萃了名家雕刻的精品題材,許多和田玉作品均出自吳德升、王金忠、郭萬龍、蔣龍春等玉雕大師之手,以豐富多彩的題材、吉祥美好的寓意、神奇絕妙的雕工、高貴典雅的氣質(zhì)、溫潤晶瑩的材質(zhì)、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而具有無與倫比的觀賞性,有回味不盡的味道和感覺,無不凸顯“純潔之物,人人愛之”的特性。在惜玉坊,時空穿梭,仿佛回到從前,帶著一份雍容,一份高貴,一份自得,一份愜意,追溯和田玉的文化精髓。即使收藏一塊其中的和田玉精品,也能更加深切“此情此玉,若懂請惜!”的情懷。因為,玉是與人講緣分的,真正的好玉都是極其罕有的,一旦錯過,就后悔莫及。
惜玉坊里的和田玉,盡顯洗去鉛華的自然之美,有著無上的雍容,即便守著千年的寂寞,卻也伴隨著清透之氣走過無數(shù)的錚錚歲月。和田玉的真正價值,可以是廟堂之高的富麗堂皇,也可以是尋常百姓的淡泊寧和。脫胎玉質(zhì)獨一品,時遇諸君高潔緣。惜玉坊里的獨一品和田玉,正等候著您的到來,一起續(xù)寫一段橫貫華夏、穿越時空的高潔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