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豪
河南安陽地區(qū)醫(yī)院婦產科 安陽 455000
?
卵巢交界腫瘤復發(fā)因素及術后生育狀態(tài)分析
張豪
河南安陽地區(qū)醫(yī)院婦產科 安陽 455000
目的探討卵巢交界腫瘤復發(fā)因素及術后的生育狀況。方法對52例卵巢交界腫瘤患者的手術方式、病理特點、病理分期、復發(fā)情況及術后妊娠率等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年齡、口服避孕藥、手術方式、妊娠、月經、FIGO分期等都會對卵巢交界腫瘤復發(fā)造成影響。本組36例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中術后妊娠8例(22.2%),其中保留生育功能分期手術的20例患者中術后妊娠5例(25.0%)。未保留生育功能分期手術的16例患者中術后妊娠3例(18.8%)。16例未保留生育功能分期手術中,患側附件切除術5例,妊娠1例(20.0%);卵巢腫瘤剝除術11例,妊娠2例(18.2%)。兩種術式術后患者妊娠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影響卵巢交界腫瘤復發(fā)的因素較多,在保守手術治療中,附件切除術和單純腫瘤剝除術對患者妊娠率不會造成較大影響。
卵巢交界腫瘤;復發(fā)因素;術后生育狀態(tài)
卵巢交界性腫瘤惡性程度較低,但術后復發(fā)率高達10%~30%左右[1]。故了解交界性腫瘤術后復發(fā)因素及患者術后生育狀態(tài),并采取針對性處理措施至關重要[2]。2010-01—2015-04,我院共收治52例卵巢交界腫瘤患者,現(xiàn)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本組52例患者均符合WHO關于卵巢腫瘤組織學分類中關于卵巢交界性腫瘤的病理診斷標準。年齡15~81歲,平均30.2歲。36例未絕經,16例絕經。35例有生育史,生育次數(shù)1~4次,平均2.2次??诜茉兴?1例,有吸煙史10例。納入標準:(1)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卵巢交界腫瘤。(2)臨床資料完整,隨訪時間>6個月。(3)無其他惡性腫瘤疾病史。(4)自愿參與本研究,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對52例患者的手術方法、組織學類型和分期以及影響卵巢交界腫瘤復發(fā)的因素進行分析,同時了解患者術后生育狀態(tài)。36例(69.2%)行分期手術,其中腫瘤細胞減滅術+雙側盆腔淋巴結清掃術16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術者20例。16例患者采用未分期保留生育功能的患側附件切除術及卵巢腫瘤剝除術。
2.1組織學分型52例中,漿液性腫瘤28例(53.8%),黏液性腫瘤21例(40.4%),其他類型 3例(5.8%)。
2.2FIGO分期情況52例中,IA期36例(69.2%),IB期5例(9.6%),IC期5例(9.6%),ⅢA期3例(5.8%),ⅢC期3例(5.8%)。
2.3卵巢交界腫瘤臨床復發(fā)因素分析患者年齡、口服避孕藥、手術方式、妊娠、月經、FIGO分期等都會對腫瘤復發(fā)造成影響,其中FIGO分期是影響卵巢交界腫瘤復發(fā)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1。
表1 卵巢交界腫瘤臨床復發(fā)因素分析 [例數(shù)(%)]
2.4患者術后妊娠情況本組36例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中術后妊娠8例(22.2%),其中保留生育功能分期手術的20例患者中術后妊娠5例(25.0%)。未分期保留生育功能手術的16例患者中術后妊娠3例(18.8%)。16例未分期保留生育功能手術中,患側附件切除術5例,妊娠1例(20.0%);卵巢腫瘤剝除術11例,妊娠2例(18.2%)。兩種術式術后患者妊娠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卵巢交界腫瘤多發(fā)生在30~50歲的人群,其中約1/3患者的發(fā)病年齡<40歲[3]。卵巢交界性腫瘤屬于多因素病因腫瘤,雌激素、肥胖、吸煙、飲酒、促排卵藥物、遺傳、環(huán)境污染等都可能會引發(fā)該病。其臨床特征和絕大部分卵巢良性腫瘤相同。早期常無自覺癥狀,多在體檢或超聲檢查時發(fā)現(xiàn)。隨著病情的發(fā)展,逐漸會出現(xiàn)腹脹、腹水、腹部包塊、絕經后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等[4]。廣泛性手術及保守性手術是治療卵巢交界腫瘤常用的術式。廣泛性手術不保留生育功能,包括雙附件切除+子宮切除術,雙附件+全子宮+全面分期手術等[5]。保守性手術保留生育功能,包括卵巢腫瘤剝除術、患側附件切除術等,少數(shù)患者需同時行對側卵巢楔形切除術。保守手術多適用于年齡較小、分期較低且具有生育要求的患者[6]。術中應對腹腔行全面探查,將肉眼可見的可疑病灶切除。另外,對于黏液性腫瘤還應給予患者闌尾切除。術中是否需切除網膜則需根據手術醫(yī)生的臨床經驗決定。多數(shù)專家學者認為,保守性手術治療卵巢交界性腫瘤不會對患者生存率造成影響。本組保留生育功能分期手術患者的術后妊娠率為25.0%。未分期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為18.8%?;紓雀郊谐g為20.0%;卵巢腫瘤剝除術為18.2%。兩種術式術后患者妊娠率基本相同。提示對于卵巢交界性腫瘤患者實施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是可行的。
本組結果顯示,患者年齡、口服避孕藥、手術方式、妊娠、月經、FIGO分期等都會對腫瘤復發(fā)造成影響,其中FIGO分期是影響卵巢交界腫瘤復發(fā)的獨立危險因素。表明在保守性手術中,附件切除術和單純腫瘤剝除術對患者妊娠率不會造成較大影響。
[1]李新,強金偉,趙書會,等.MR擴散加權成像鑒別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腫瘤與卵巢癌的b值優(yōu)化[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5,21(6):556-560.
[2]李紅雨,韓會會,朱海,等.惡性卵巢上皮性腫瘤組織中miR-181a、TGF-β_1、TGF-βR1的表達變化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5,55(43):59-61.
[3]呂昌帥,郎景和.ARID1A基因突變在子宮內膜異位癥及其相關卵巢腫瘤中的研究進展[J].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5,31(10):741-744.
[4]王娟娟,于冰.卵巢腫瘤彩超血流指標與微血管密度及促血管生成素的相關性[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5,26(10):728-731.
[5]曹冬焱,沈鏗,郎景和,等.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腫瘤 130 例臨床病理分析[J].中華婦產科醫(yī)學雜志,2011,46(1):15-18.
[6]陶陶,沈鏗.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腫瘤復發(fā)相關因素及術后生育狀況的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0,90(19):1 304-1 308.
(收稿2016-05-28)
R737.31
B
1077-8991(2016)06-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