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福祥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 語言研究所,北京 100732)
廣西平話和白話的被動標記
吳福祥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 語言研究所,北京 100732)
本文利用近年來發(fā)表的資料考察廣西平話和白話的被動標記形式??疾毂砻?,盡管桂北平話、桂南平話、廣西粵語在被動標記的選擇上略有差異,但整體而言,在被動標記這一句法參項上,桂北平話和桂南平話以及廣西平話與廣西粵語之間并無本質(zhì)上不同。
被動標記廣西平話廣西白話
平話和白話是廣西境內(nèi)使用人口較多的兩種漢語方言。平話只見于廣西,有桂北平話和桂南平話兩大類別;白話是指通行于廣西境內(nèi)的粵語。本文利用近年來發(fā)表的資料(含學(xué)位論文)考察廣西平話和白話被動標記的形式,旨在比較被動標記這一句法參項在桂南平話和桂北平話之間以及平話和白話之間的表現(xiàn)。
桂北平話的被動標記,我們選擇8個點來考察,即臨桂義寧話(周本良2005)、富川秀水九都話(鄧玉榮2005)、永福塘堡平話(肖萬萍2005)、臨桂兩江平話(梁金榮2005)、陽朔葡萄平聲話(梁福根2005)、灌陽觀音閣土話(白云2008)、賀州九都聲(張秀珍2005)以及中山方言(鄧玉榮2005)①周本良:《臨桂義寧話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鄧玉榮:《富川秀水九都話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肖萬萍:《永福塘堡平話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梁金榮:《臨桂兩江平話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梁福根:《陽朔葡萄平聲話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白云:《灌陽觀音閣土話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張秀珍:《賀州九都聲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2005年版。鄧玉榮:《鐘山方言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2005年版。。
2.1臨桂義寧話(周本良2005)②義寧話是指廣西臨桂縣內(nèi)舊屬義寧縣的五通、保寧、中庸、宛田和黃沙等鄉(xiāng)鎮(zhèn)使用的漢語方言,當?shù)鼗蚍Q平話或土話,屬于桂北平話。下面的例句引自周本良(2005),本文其他方言點的例句出處準此。
(1)個蟆挨只蛇吃去呃。那只青蛙被蛇吃掉了。
(2)錢挨拐子手摸去呃。錢被扒手偷走了。
(3)只橋挨大水沖去呃。那座橋被大水沖走了。
(4)他分個貓咬呃口。他給貓咬了一口。
(5)他分人家摑呃。他被別人打了。
(6)哋菜分牛吃去呃。(那)些菜被牛吃了。
當被動式中出現(xiàn)施事時,“被”和“分”一般可替換,但習(xí)慣上較少用“分”,常用的是“挨”。句法上,“挨”后邊的施事可以省略,“分”后邊的施事一般不能省略。比如例(1)可以省略施事說成例(7),但例(4)則不能說成例(8)。
(7)個蟆挨吃去呃。
(8)*他分咬呃口
(9)給與動詞:分個梨子你。給你(一)個梨。
(10)與格介詞:分個水李分你。給個李子給你。|你把箇封信交分他。你把那封信交給他。
(11)使成標記:分他來吧。給他來吧。
2.2富川秀水九都話(鄧玉榮2005)①秀水九都話是指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zhèn)秀水村一帶使用的平話,當?shù)胤Q“九都話”,屬于桂北平話。
秀水九都話被動句的常用的標志是“給[no53]”。例如:
(12)他給人騙了。
(13)他給狗咬著了。
(14)雞崽給鷂母啄走了。
(15)腳給簕豛出血了。
(16)江邊個谷給大水推走了。
“給[no53]”后面施事可以不出現(xiàn):
(17)衣服全給淋濕了。
(18)菜給旱死了。
“給[no53]”原本是給與動詞,在秀水九都話中語法化為多功能虛詞,例如:
(19)給與動詞:給no53他lou24一本書。
(20)與格介詞:送一交子果子給你送你一籃子水果。|你給他寫張封信。
(21)受益介詞:衣服給我補好了。|你給賴小孩洗涼。
(22)工具介詞:給鋼筆寫字。|給刀剁柴。
(23)處置標記:給這臺抹一抹|你出去個時候給門鎖了。
2.3永福塘堡平話(肖萬萍2005)②塘堡平話是指廣西桂林市永福縣桃城鄉(xiāng)塘堡村一帶使用的漢語方言,屬于桂北平話。
(24)我那塊布捱他吃除了。我那塊布被他貪了。
(25)茶甌捱他打壞了。茶杯被他打破了。
(26)這個小人一點冇聽話,時時□‘ti31□打。這個小孩一點不聽話,經(jīng)常被打。
(27)□‘ti31狗咬。被狗咬。
“□[‘ti31]”的本字大約是“著”。因此,被動標記“捱[ai31]”和“□[‘ti31]”均源于遭受義動詞?!啊鮗35]”本字不明,這個詞在塘堡平話中還可以用如給與動詞(如(30))和與格介詞(如(31)),可見其語源也與給與動詞有關(guān)。例如:
(32)我那塊布捱吃除了。我那塊布被貪了。
(33)我那塊布□‘ti31吃除了。我那塊布被貪了。
2.4臨桂兩江平話(梁金榮2005)③兩江平話是指廣西臨桂縣兩江鎮(zhèn)及其周邊其他鄉(xiāng)鎮(zhèn)使用的漢語方言,屬于桂北平話。
臨桂兩江平話的被動標記用“著[thi13]”:
(34)老鼠著個貓捉倒。老鼠被貓捉住。
(35)個錢包著個賊偷入。錢包被賊偷走。
(36)上街著人家摑著。上街被別人打。
(37)老張著眾人講入一餐。老張被大家說了一頓。
(38)我架單車著人家借入唉。我的自行車被別人借走啦。
“著[thi13]”后的施事也可以省略,例如:
(39)發(fā)大水著淹著。漲水被淹。
(40)吃飯著噎著。吃飯被噎。
2.5陽朔葡萄平聲話(梁福根2005)④陽朔葡萄平聲話是指廣西陽朔縣葡萄鄉(xiāng)一帶使用的漢語方言,當?shù)胤Q“平聲話”,屬于桂北平話。
(41)我捱他家爺罵了。
(42)他捱人家沖了一石頭。他被人家砸了一石頭。
(43)他給人家沖了一石頭。他被人家砸了一石頭。
(44)蔸大樹給大風(fēng)吹斷了。
(45)他著狗咬了。
(46)著他把我罵脫一套子。我被他罵了一頓。
(47)桂花捱吹落了。
“給[ha44]”在陽朔葡萄平聲話中還可以用作給與動詞和與格介詞。例如:
(48)給與動詞:給我(一)本書!給我一本書!
(49)與格介詞:我借了條筆給老師|我送了四箱衣裳給他等。
2.6灌陽觀音閣土話(白云2008)①觀音閣土話是指廣西灌陽縣觀音閣鄉(xiāng)一帶使用的土話,屬于桂北平話。
(50)他們捱老板鬧□kuai22。他們被老板罵了。
(51)那妹崽捱狗咬□kuai22。那女孩被狗咬了。
(52)他們給別個圞□kuai22。他們被別人騙了。
(53)張三今天捱□kuai22。張三今天倒霉了。
(54)他捱敲□kuai22。他被人打了。
(55)個個叫花子捱鬧又捱趕。這個叫化子被人罵
又被人趕。
“給[tai35]”原本是“給與”義動詞,本字是“得”。在觀音閣土話中,“給[tai35]”更多的是用作給與動詞而非被動標記,例如:
(56)給我一本書!給我一本書。
(57)搦那一本書給我。把那本書給我。
2.7賀州九都聲(張秀珍2005)②賀州九都聲是指賀州市八步區(qū)黃田鎮(zhèn)境內(nèi)使用的漢語方言,當?shù)胤Q“九都聲”、“九都話”,屬于桂北平話。
賀州九都聲中被動標記用“著[tiu22]”,用法相當于普通話里的“被”,例如:
(58)我著他感動了。我被他感動了。
(59)雞著人偷了。雞被人偷了。
(60)杯子著小李摔爛了。杯子被小李摔破了。
(61)書著老鼠咬破了。書被老鼠咬破了。
(62)木橋著大水沖走了。木橋被大水沖走了。
(63)樹葉著風(fēng)吹走了。樹葉被風(fēng)吹跑了。
如果施事不必或無法說出,那么“著”就像普通話“被”一樣,可直接置于動詞前,例如:
(64)老唐著選為村干。老唐被選為村干。
(65)衣服都著淋濕了。衣服都被淋濕了。
(66)菜著旱死了。菜被旱死了。
(67)小芳著騙了。小芳被騙了。
2.8鐘山方言(鄧玉榮2005)③鐘山方言是指廣西賀州市鐘山縣境內(nèi)通行的一種漢語方言,當?shù)匾喾Q“鐘山話”,大約屬桂北平話。
鐘山方言用“分[pu~a35]”作為被動標記,例如:
(68)粒杯分佢□la51打爛了。
(70)新取買箇單車就分佢搞爛了。
(71)雞兒分大鷂擔開了。
(72)亞座屋分大水沖爛了。
(73)馬善分人騎,人善分人欺。
“分”后面的施事可以不出現(xiàn)。如:
(74)佢分捉了。
(75)衫褲□□me~42m~e42全部分淋濕了。
(76)天太旱了,水田分曬干了。
“分pu~a35”本是“給與”義動詞,在鐘山話中還有給與動詞和與格介詞功能。例如:
(77)給與動詞:分本書我。給我一本書。
(78)與格介詞:賣分屠行做菜牛。
桂南平話的被動標記,我們選擇9個點來考察,即賓陽平話(覃東生2007)、武宣金雞伢話(曾春花2009)、崇左新和蔗園話(梁偉華、林亦2009)、崇左江州蔗園話(朱艷娥、李連進2009)、扶綏城廂平話(李紅麗2007)、宜州德勝百姓話(劉江麗2008)、犀牛角海獺話(李海珍2012)、羅城牛鼻土拐話(王瓊2008)和柳城百姓話(凌偉峰2008)①覃東生:《賓陽話語法研究》,廣西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7年。曾春花:《武宣金雞伢話語法研究》,廣西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9年。梁偉華、林亦《廣西崇左新和蔗園話研究》,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版。朱艷娥、李連進:《廣西崇左江州蔗園話比較研究》,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版。李紅麗:《廣西扶綏城廂平話研究》,廣西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7年。劉江麗:《廣西融江片宜州德勝百姓話研究》,廣西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8年。李海珍:《廣西犀牛角海獺話比較研究》,廣西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2年。王瓊:《廣西羅城牛鼻土拐話研究》,廣西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8年。凌偉峰:《廣西柳城百姓話研究》,廣西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8年。。
3.1賓陽平話(覃東生2007)
賓陽平話的被動標記是“著[ts k22]”。例如:
(79)張三著李四打。張三被李四打。
(80)細李著老師留落歸。小李被老師留了下來。
(81)李四去圩冇帶傘著雨淋濕。李四上街沒帶雨傘被雨淋了。
“著”后的施事可以不出現(xiàn):例如:
(82)張三著打呃。張三被打了。
(83)錢著偷呃。錢被偷了。
“著”字被動句只用于表不幸義的句子。如:
(84)張三著公安局捉呃。張三被公安局抓去了。
(85)*張三著北京大學(xué)錄取了。張三被北京大學(xué)錄取了。
3.2武宣金雞伢話(曾春花2009)②金雞伢話是指廣西武宣縣金雞鄉(xiāng)使用的一種漢語方言,當?shù)厝朔Q“伢話”,屬桂南平話。
(86)張三捱公安捉去了。張三被公安局抓去了。
(87)屋捱風(fēng)吹斷了。房子被風(fēng)吹倒了。
(88)嗰物李四捱雨淋了。今天李四被雨淋了。
“捱”后的施事可以不出現(xiàn),例如:
(90)張三捱撅了。張三被打了。
(91)你捱偷去了幾多錢?你被偷了多少錢?
(92)五個蘋果捱喫去三個。五個蘋果被吃掉了三個。
(93)樽捱撅壞了。瓶子被打了。
(94)那捱人摁下水去。他被人推下海去。
“得[t k55]”只能標記非“不幸”義被動式,且不太常用。例如:
(95)張三得北京大學(xué)錄取了。張三被北京大學(xué)錄取了。
(96)我得人家講好。我被人家稱贊。
(97)那個意見得我隊接受了。他的建議被我們接受了。
(98)病人得醫(yī)師救生了??焖赖牟∪吮会t(yī)生救活了。
a.給與動詞:
b.與格介詞:
c.對象格標記(人物終點標記):
d.受益格標記:
e.使役標記:
f.被動標記:
3.3崇左新和蔗園話(梁偉華、林亦2009)①新和蔗園話是指廣西崇左市江州區(qū)新和鎮(zhèn)使用的漢語方言,當?shù)厝朔Q之為“蔗園話”,屬于桂南平話。新和蔗園話被動標記是“捱[ai31]”,例如:
(115)張三捱李四打哦。張三被李四打了。
(116)細李捱老師留落來。小李被老師留了下來。
與普通話一樣,被動句中施事可以不出現(xiàn),例如:
(117)張三捱打哦。張三被打了。
(118)錢捱偷哦。錢被偷了。
(119)手機捱跌壞嘍。手機被摔壞了。
“捱”字被動句只用于表“不幸”義的句子,如果是非“不幸義”的句子則不能說。如:
(120)張三捱公安局抓走嘍。張三被公安局抓去了。
(121)*張三捱北京大學(xué)錄取了。張三被北京大學(xué)錄取了。
3.4崇左江州蔗園話(朱艷娥、李連進2009)②江州蔗園話是指廣西崇左市江州區(qū)瀨湍鎮(zhèn)使用的漢語方言,當?shù)厝朔Q之為“蔗園話”,屬于桂南平話。江州蔗園話的被動標記用“挨[ai32]”,例如:
(122)佢屋個雞挨抓雞貓吃了。他家的雞被黃鼠狼吃了。
(123)田挨日頭曬得坼了。太陽曬得田都裂了。
(124)佢挨黃蜂□l t35。他被黃蜂刺了。
(125)佢挨狗咬。他被狗咬了兩口。
(127)落了一場大雨,衫褲挨淋濕了。下了一場大雨,把衣服都淋濕了。
(128)雞湊豬挨嚇得東走西走。雞和豬被嚇得東奔西跑。
3.5扶綏城廂平話(李紅麗2007)③城廂平話是指廣西扶綏縣新寧鎮(zhèn)城廂村使用的漢語方言,屬于桂南平話。
(129)佢挨狗咬了兩口。他被狗咬了兩口。
(131)落了一場大雨,我個衫褲都挨淋濕了。下了一場大雨,我的衣服都被淋濕了。
3.6宜州德勝百姓話(劉江麗2008)④德勝百姓話是指廣西宜州市德勝鎮(zhèn)通行的漢語方言,當?shù)胤Q“百姓話”,屬于桂南平話。
(132)他屋個雞著野貓吃去。他家的雞被野貓吃了。
(133)他著狗咬了兩口。他被狗咬了兩口。
(134)他著黃蜂針了。他被黃蜂刺了。
(135)雞同豬著嚇得東奔西跑。雞和豬被嚇得東奔西跑。
(146)因為果子結(jié)得太多,所以有些樹枝都著壓斷了。因為果子結(jié)得太多,所以有些樹枝都被壓斷了。
3.7犀牛角海獺話(李海珍2012)⑤犀牛腳鎮(zhèn)海獺話是指廣西欽州市欽南區(qū)犀牛腳鎮(zhèn)一帶使用的漢語方言,當?shù)胤Q海獺話,屬桂南平話。
海獺話的被動標記有“給[h i33]”和“挨[ai31]”:
(147)佢給狗咬了兩口。他被狗咬了兩口。
(148)佢給黃蜂錐了。她被黃蜂刺了。
(149)雞同豬都挨嚇得跑□□[h m31][h m31]。雞和豬被嚇得東奔西跑。
“給[h i33]”本為“給與”義動詞,在海獺話中“給[h i33]”除了被動標記外,還有“給與”義動詞、與格介詞、使役標記和受益介詞等用法。例如:
(150)給與動詞:我給佢本書。我給他一本書。|我給本書佢。我給他一本書。
(151)使役標記:佢冇去,給人家去。他不去,讓別人去。
(152)與格介詞:銀行借兩百文給佢。銀行借給他兩百元。
(153)人物終點介詞:你講給人家。你告訴別人。
(154)受益介詞:醫(yī)生來□[i45]佢看病。醫(yī)生來給他看病。
3.8羅城牛鼻土拐話(王瓊2008)①羅城牛鼻土拐話是指廣西羅城縣小長安鎮(zhèn)牛鼻村一帶使用的漢語方言,當?shù)胤Q“土拐話”,大約屬于桂南平話。
(155)他屋個雞挨野貓吃了。他家的雞被野貓吃了。
(157)他挨狗咬了兩口。他被狗咬了兩口。
(158)果結(jié)得好多所以有□ti554樹椏都挨贅。果子結(jié)得太多,把樹枝壓斷了。
(159)雞 □v n35豬挨嚇東奔西跑。雞和豬被嚇得東奔西跑。
3.9柳城百姓話(凌偉峰2008)②柳城百姓話是指廣西柳城縣古砦鄉(xiāng)一帶使用的漢語方言,當?shù)胤Q之為“百姓話”,屬于桂南平話。
(160)糯=屋個雞挨花貓吃去了。他家的雞被山貓吃了。
(161)田挨日頭曬坼了。太陽曬得田都裂了。
(162)糯=n22挨黃蜂蟄。他被黃蜂刺了。
(163)糯=挨狗咬。他被狗咬了。
(164)雞□v n35豬挨嚇得到處亂跑。雞和豬被嚇得東奔西跑。
(165)落了一場大雨,衫褲都挨淋濕了。下了一場大雨,把衣服都淋濕了。
(166)古=□tei53果太結(jié),有□ti554椏挨墜斷。果子結(jié)得太多,把樹枝壓斷了。
廣西白話的被動標記,我們選擇5個點來進行考察,即南寧白話(林亦、覃鳳余2008)、梧州話(余凱2009)、玉林話(鐘武媚2011;梁忠東2010)、左江土白話(李彬2007)和連山話(歐曉敬2010)③林亦、覃鳳余:《廣西南寧白話研究》,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8年版。余凱:《梧州話語法研究》,廣西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9年。鐘武媚:《粵語玉林話語法研究》,廣西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1年。梁忠東:《玉林話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2010年版。李彬:《左江土白話研究》,廣西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7年。歐曉敬:《勾漏片方言連山話研究》,廣西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0年。。
4.1南寧白話(林亦、覃鳳余2008)
(167)佢冒名上研究生捱人哋識得哂。他冒名上研究生被人們知道了。
(168)佢琴日捱爛崽頭打一餐。他昨天被流氓打了一頓。
(169)只手捱條繩綁緊緊嘅,育冇得哂。手被繩子緊緊地綁著,動不了了。
“捱”后的施事可以省略:
(170)做哂咁多嘢仲捱嗌,梗冇好受啦。做了這么多事還被罵,肯定不好受啦。
(171)佢濫賭錢,捱捉幾次哂總冇改得。他嗜好賭錢,被抓了幾次總改不了。
“給[k i55]”和“畀[pi35]”均源于給與動詞?!邦笔腔浾Z的固有成分;“給”則是南寧白話的新創(chuàng)形式,已成口語的主流,用“畀”反而略顯文雅。例如:
(172)間屋冇得給水浸哦。這間這么好的房子別讓水浸泡啊。
(173)噉幼嘅苗給大風(fēng)吹親呢就難生啊。這么細的苗被大風(fēng)吹就難活了。
“給[k i55]”和“畀[pi35]”在南寧白話里均有給與動詞(如(174))和使成標記用法(如(175)),所以“給[k i55]”和“畀[pi35]”顯然源于給與動詞(給與動詞>使成標記>被動標記)。
(174)給/畀500文銀我媽過年。給我媽媽500塊錢過年。
(175)佢給/畀我行,我冇系行咯。他讓我走,我不就走咯。
不過,南寧白話的“給”并未像廣東、香港粵語的“畀”那樣成為主流被動句。南寧白話被動句的主流是用“捱”做標記,應(yīng)該是受了官話的影響。
4.2梧州話(余凱2009)
(176)張三捱李四打。張三被李四打。
(177)細明捱老師罰抄書。小明被老師罰抄書。
(178)我從細到大都冇捱人打過。我從小到大都沒有被打過。
動作的施事可以不出現(xiàn):
(179)張三捱打。張三被打。
(180)琴物佢捱偷啊錢包。昨天她被偷了錢包。
(181)玻璃捱打爛啊喇。玻璃被打破了。
梧州話中,被動句一般用于表示不幸的事件,非不幸的事件基本上不用被動句。例如:
(182)張三捱公安局捉啊喇。張三被公安局抓了。
(183)李四捱車撞著。李四被車撞了。
(184)*張三捱北京大學(xué)錄取啊喇。
(185)*李四捱廠長表揚。
“畀”在梧州話中主要用作“給與”義動詞,做被動標記時使用頻率不如“捱”高。
下面是“畀”在梧州話中用作被動標記的例子:
(186)張三畀李四打哭啊喇。張三被李四打哭了。
(187)張三畀雨淋。張三被雨淋。
(188)張三畀學(xué)校開除。張三被學(xué)校開除。
(189)張三畀人笑。張三被人笑。
一般情況下,“捱”和“畀”可以互換;不過當被動式中施事不出現(xiàn)時,只能用“捱”,不能用“畀”。例如:
(190)張三捱打。張三被打。
*張三畀打。
4.3玉林話(鐘武媚2011;梁忠東2010)
(191)玻璃著佢打爛咧。玻璃被他打爛了。(鐘武媚2010)
(192)草著牛吃咧。草被牛吃了。(鐘武媚2010)
(193)佢著狗咬咧。他被狗咬了。(梁忠東2010)
(194)我著老師批評過兩次咧。我被老師批評過兩次了。(梁忠東2010)
(195)兀封信已經(jīng)著撕開咧。那封信已經(jīng)被撕開了。(鐘武媚2010)
用“分”表示被動,后面必須出現(xiàn)施事。例如:
(196)報紙分佢擰回去咧。報紙讓他拿回去了。(鐘武媚2010)
(197)茶杯分佢打爛開咧。茶杯被他打爛了。(梁忠東2010)
(198)佢分雞叮咧一口。他被雞啄了一口。(梁忠東2010)
4.4左江土白話(李彬2007)①左江土白話是指廣西崇左市扶綏縣渠舊鎮(zhèn)一帶使用的一種粵方言。
左江土白話被動標記用“畀 [p i21]”和“挨[ai22]”?!邦毕喈斢谄胀ㄔ挼摹敖o”,原本是“給與”義動詞,在左江土白話除了被動標記(如(199)、(200))外,還有給與動詞((201))和與格標記用法((202))。例如:
(199)我畀佢打曬一餐。我被他打了一頓。
(200)佢屋嘅雞畀貓貍食啰。他家的雞被野貓吃了。
(201)呢啲嘢全部畀你。這些東西全給你了。|我畀一本書佢。我給他一本書。
(202)銀行借兩百文畀佢。銀行借給他兩百元。
(203)佢挨狗咬曬兩啖。他被狗咬了兩口。
(204)佢挨黃蜂□[ny355]啰。他被黃蜂刺了。
4.6連山話(歐曉敬2010)
(205)屋個雞挨抓雞貓吃了。他家的雞被黃鼠狼吃了。
(206)著佢打。被他打。
(207)佢□[m n53]狗咬光兩口。他被狗咬了兩口。
□ [m n53]原是“給與”義動詞,在連山話中還有這一用法。例如:
(208)我□m n53本書佢。我給他一本書。
以上我們討論了廣西平話(桂南平話和桂北平話)和廣西白話的被動標記,現(xiàn)將所討論的被動標記概括成下面的表1—3。
表3:廣西白話被動標記
由表1和表3可以看出:
(一)廣西平話(桂南平話和桂北平話)和廣西白話的被動標記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遭受”義動詞,如“捱”、“挨”和“著”,另一是“給與”義動詞,如“分”、“畀”等。不過,就方言分布而言,源于“遭受”義動詞的被動標記在廣西平話和白話中更占優(yōu)勢。
(二)桂北平話和桂南平話的被動標記,均以源于“遭受”義動詞的“捱”、“挨”和“著”為優(yōu)勢形式,而源于“給與”義動詞的被動標記“給”、“分”、□[ho35]、□[ha45]則相對少見,而且在特定方言里不常用。可見在被動標記這一句法參項上,桂北平話和桂南平話并無不同。
(三)廣西白話的被動標記以源于“給與”義動詞的“畀”“分”、“□[m n53]”為常見形式,這一特點跟港府片粵語高度一致。而這些白話中“遭受”義語源的被動標記“捱”“著”“挨”極有可能是西南官話影響的產(chǎn)物。
On the Passive Markers in Pinghua Dialect and Guangxi Cantonese
Wu Fuxiang (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From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is paper surveys the passive markers in Pinghua dialect and Guangxi Cantonese. It is showed that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Guibei Pinghua and Guinan Pinghua on the one hand, between Pinghua dialect and Guangxi Cantonese on the other hand with reference to the passive markers.
Passive Markers; Pinghua Dialect; Guangxi Cantonese
責(zé)任編輯:盧烈紅
吳福祥(1959—),男,安徽安慶人,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漢語歷史語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