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在熟悉的朋友面前是一個很奔放很活潑的人,可是在陌生人面前就不敢看ta的眼睛,說話也吞吞吐吐的,挺緊張,還有些自卑!
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往往是在熟悉的朋友面前,你會感覺到安全,因為你熟悉他們認識他們,你知道他們對待你是什么樣子,你也大約知道在他們眼中你是什么樣子的(他們對你的評價和看法)。那個時刻你是可以自如地做自己的。
因為是你的朋友,你熟悉和了解他們,所以你不必擔心他們對你或者會有不好的看法,或是會不喜歡你。
在陌生人的面前會感覺容易緊張和焦慮,會體驗到內(nèi)心那個不自信的自己。因為你不知道他人對你是什么樣的看法?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安全你不知道會面臨著什么樣的評價。這個時候內(nèi)在的不安全感和過往的一些體驗會被激活。
當你的內(nèi)在有一個相對來說比較敏感和脆弱的自我(本能的與生俱來的我),同時如果在你的成長過程當中,特別是在你的孩童時代,當你體驗到父母和大人們對你的負面評價,對你的表現(xiàn)你說的做的,通常在那個時刻你會有一種被指責被否定的感覺會有一種焦慮感和自卑感。那就是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不安全感的來源之一。
這里需要說明為什么我們會對負面的評價這么敏感。一個幼兒,生來他只能依靠父母來看自己。漸漸地形成自我感,和自我價值感。當在我們的父母的眼中看到對我們的肯定和喜歡時,我們會擁有這種最初始的自我價值感:我是好的,我是有價值的,我是被喜歡的。
相對而言,當幼兒被否定被指責的時候,會體驗到一種感受我是不好的沒用的,沒有價值的,甚至有的時候是不應該存在的。極端時是一種毀滅性的感覺。
因而當我們被否定的時候會體驗到焦慮,不被接納,甚至有的時候是痛苦,沮喪。因為內(nèi)心深處會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
一個幼兒只能依賴于外界來,看自己,來認識自我,形成對自己的看法。
然后當我們成年的時候不再依賴于父母對我們的看法外界對我們的看法來認識自己,來確定自我價值??墒浅砷L過程中那些體驗和情緒感受都烙印在我們的人格層面中,成為我們成年后無意識中面對事情的第一感受。
成年之后你的人格的層面當中,有一個敏感的渴望被認可的孩子,也有一個會評價自己的特別是可能會挑剔指責自己的一個內(nèi)在的父母(焦慮感和不安全感來源于這部分)。
每當你面對不確定的情境,就是面對陌生人的時候。當你要表現(xiàn)自己要說話要做事的時候。你的本能反應就是,他們是不安全的。你的內(nèi)在父母會跳出來,對你說:你必須表現(xiàn)好,你不能做的不好。
當然這個過程發(fā)生在你的無意識的心理過程當中非常細微的心理活動一般來說不被你覺察到。
你所感覺到的,只是,在他人面前的一種緊張焦慮,不能夠很好的發(fā)揮出自己。因為你在意別人的看法。
害怕別人對自己可能有不好的看法。
如果說以上是心理分析的話,那么下面我們說說解決之道。
讓自己可以更加自信在陌生人面前可以比較自如和自信的表現(xiàn)自己、說話,以這個目標為前提,我們可以做以下這些來自助。
1. 覺察內(nèi)心害怕別人對自己有不好的看法這種心理過程。
覺察自己害怕表現(xiàn)不好(我必須要表現(xiàn)好才可以)而對自己產(chǎn)生的這種壓力。
覺察內(nèi)在那個自卑的敏感的自己。
2. 溫柔包容的對待自己。允許內(nèi)心所有的心理過程的出現(xiàn)。
3. 每一次發(fā)現(xiàn)自己在焦慮在自卑當中的時候,學會溫柔地包容地接納自己原諒自己。學會和內(nèi)心弱小的那個自己站在一起。
4. 嘗試跟陌生人說話。當你有一次兩次成功的經(jīng)驗之后就會增加你的自信。當然要表現(xiàn)很好的時候?qū)W會原諒自己。(告訴自己做不到也沒關(guān)系,在這個基礎(chǔ)上內(nèi)心會愿意去嘗試。)
具體來說,做到自我接納是一個大的方向。會讓你的內(nèi)心真正的強大起來,會讓你在任何場合可以更加自信自如的做自己。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內(nèi)在的慣性很強大,因為你的內(nèi)在模式已經(jīng)陪伴了你很多年,形成了你今天的性格。
當你對自己越是有耐心又是允許不夠好的自己出現(xiàn)的時候,就意味著你的自我接納越來越近。當越是允許自己不夠好,你的內(nèi)心越是可以在任何狀態(tài),可以放松,因為你的放松你的內(nèi)心會感覺到更加的自由和自在,因而你可以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自如地表現(xiàn)自己。
這個自我接納的過程通常也是個人內(nèi)在成長的過程。
當個人覺得很難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覺察去改變的時候,常常也是面對已經(jīng)固著的人格的一些無能為力的感受。此時或可依靠,一些外力來幫助自己,比如說尋求專業(yè)的心理咨詢,讓自己不僅僅是獲得知識,而是獲得一種心理上的體驗。
吳曉芬,又名默默,二級心理咨詢師,2015年壹心理年度最佳專欄作者。咨詢主導取向: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動力療法,認知療法,森田療法等。微信公眾號:吳曉芬。新浪微博:默默bre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