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梅紅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學方式及方法也在不斷改進,助學案的出現(xiàn)和使用就是教學方式進步的一種體現(xiàn)。助學案將一整節(jié)課的主導內(nèi)容以文案的形式給出,具有傳統(tǒng)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能使用助學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學生在使用助學案的過程中,在各個學習階段,從原來的被動學習變?yōu)楝F(xiàn)在的自主學習,激發(fā)了學習興趣,突破了固定思維模式,從“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助學案的使用增加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由原來的主導者轉(zhuǎn)變?yōu)檎n堂的引導者,起到了輔助學生學習的作用。助學案的使用不僅增大了課堂的容量,而且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同時節(jié)省了板書時間,并且助學案的使用可以作為課堂筆記進行整理以備今后的復習鞏固。每一個助學案都是一節(jié)課的精華,見學案就如見課堂,方便學生課后進行回顧,一舉兩得。
一、助學案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備課
在使用助學案后學校的備課模式也發(fā)生了改變,由原來的獨立備課變?yōu)榧w備課,每周固定兩天的時間將數(shù)學組的教師集中起來進行備課,在備課活動中教師們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一方面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完善,另一方面提高教學品質(zhì),可以說這樣的備課模式真正做到了人人參與,教師也在不斷學習,逐步成長,起到了指導教學的作用。想要上好課,備好課才是關鍵。
在備課時,教師可以將上一屆的助學案根據(jù)本屆學生的能力客觀地進行修改,查漏補缺,助學案是每位教師的精心備課之成果,備課過程中主要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為主旨思想,以課后能及時跟蹤練習為主要模式,一課一案,將學生放在第一位,并結合他們的能力進行有效備課,強抓重難點,有效提高了上課的效率。例如,在助學案的第一部分教師可以安排適當?shù)淖灾鲗W習內(nèi)容,讓學生進行預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實以例題的講解和練習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及時鞏固學習內(nèi)容,再配合課后練習加以強化,整節(jié)課結合助學案張弛有度,使得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在進行教學時,根據(jù)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基礎,教師可以選擇適當?shù)念}型進行講解和練習,及時進行鞏固。對于一些重點知識要求學生們能在課堂上進行記錄,如知識點和小結等,方便課后鞏固。教師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去備課,才能上好一節(jié)課。在教學結束之后教師要及時進行反思,查漏補缺,不斷改正,靈活應變。
二、助學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
在未使用助學案時,學生在課堂上一旦跟不上教師的節(jié)奏往往就不愿意繼續(xù)聽下去,繼而出現(xiàn)開小差、左顧右盼或者影響同學的現(xiàn)象。一些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夠恰當,不會做筆記,即使下課以后想要去鞏固復習,也苦于手頭沒有相關資料而無從下手。有一部分學生雖然在課堂上聽懂了也會做了,但是下課以后自己獨立完成作業(yè)又不會了。這些問題都困繞著教師,如何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呢?
小小的學案體現(xiàn)了整節(jié)課所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學生在使用過程中能夠結合教師所講自己學習寫作,學案的課堂引入和選擇的例題都比較有代表性,解答的過程也更有針對性,講解之后整個學案就如同課堂筆記一般,學生在獨立完成課堂練習和隨堂練習時能夠很好地把當天所學知識在學校進行復習鞏固,強化訓練,這對他們的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有著很好的作用。教師依據(jù)學習目標的重難點和課堂展示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進行重點講解,講解中注意分析每一步是如何化解和突破的,學生回家之后也可以拿出助學案進行復習鞏固。助學案使用的前提是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之前沒有使用助學案時,學生對當天所學的知識并不了解,通過預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使學生對當天的學習更有積極性。例如,在學習代數(shù)式、一元一次方程等代數(shù)內(nèi)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進行預習,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學習更有針對性。又如,對于一些重難點,可以設計討論問題的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課后作業(yè)若遇到不會做的問題學生可以適當回顧助學案的內(nèi)容進行理解并解答?;丶液螅瑢W生可以將助學案復習一遍進行鞏固。同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一個良好的整理習慣,將使用過的助學案進行有序整理,在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時拿出來進行復習。
三、助學案使用后有利于尋找盲點
在未使用助學案時,課后反思教師往往只能結合自己上課的過程、學生的反應和自身的感覺去尋找問題,特別是幾何教學,幾乎全憑教學經(jīng)驗才能弄清哪里是注意點,哪里需要強調(diào),哪些題型可以歸納為哪些方法,而助學案的使用能有效地幫助教師去進行課后反思。
助學案的最后一部分內(nèi)容是課后練習,需要教師進行批閱。在課堂及課后的及時反饋中,教師能夠很清楚地知道哪些學生上課不認真,哪些學生認真做了課堂筆記,在作業(yè)中也能知道學生還有哪些問題沒有掌握,這使得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更加深刻。與此同時,在集體備課時,教師在備課前將之前所教課程進行反思,尋找自己的問題和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的問題,如在某些知識點上或許可以用更好的方法講解,或者可以將學案上的某些題目進行修改,或者某些問題在學案上呈現(xiàn)出來可以再進行添加,如此反復使得學案不斷精進,使之能夠在下一次使用中發(fā)揮出更大的優(yōu)勢。
助學案的使用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從原有的教學模式中跳出來,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復習習慣。良好的教學模式形成良性循環(huán),使得學生一步一步走進數(shù)學,喜歡數(shù)學,熱愛數(shù)學。而對于教師來說,如此反復地進行備課、講解、尋找問題、修正問題,使助學案不斷更新、完善。在不斷使用助學案教學的過程中,最終沉淀下來的都是精華,這也是教師不斷進步的明證。助學案的使用使教師知道了自己的問題和缺點,提高了教師的備課能力,教學水平,及時的反思也讓教師和學生能夠及時溝通。助學案的使用對教師日常的教學工作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