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一點”(簡稱為“A一點”)結構是由形容詞“A”和“一點”組合而成的一種語法結構。在語義方面,“A一點”結構具有可調控性、模糊性、組合附加義的盡量式與稍微式等特征。
關鍵詞:“形容詞+‘一點” 調整性 控制性 模糊性 附加義
“形容詞+‘一點”結構是現(xiàn)代漢語中常見的一種語言現(xiàn)象。所謂“形容詞+‘一點”,指的是由形容詞和“一點”組合而成的一種語法結構。為敘述方便,本文將其簡稱為“A一點”。“A一點”結構語義復雜,這里主要討論“A一點”結構語義的調控性、“A一點”結構語義的模糊性及“A一點”結構組合的附加義等。
一、“A一點”結構語義的調控性
調控性包括調整性和控制性。
1.調整性。袁毓林(1993)在討論祈使句和形容詞詞類時,曾經(jīng)指出“A一點兒”作謂語和補語時是預設原來不A,要求聽話人表現(xiàn)出“A”性狀。[1]意思是:原來不“A”或不準備“A”,現(xiàn)在要“A”一點,從不“A”到“A”,功能上是一種調整。即充當謂語、補語的“A一點”是表示調整的。如:
(1)她哥哥說,芳兒,你是該對吳豐和氣一點。(劉醒龍《孔雀綠》)
(2)只是把“咬”字理解得寬泛一點就可適宜于如同肖濟東這樣的人物了。(方方《定數(shù)》)
“和氣一點”在句中作謂語,意思是芳兒原來對吳豐不和氣或者不準備對吳豐和氣,現(xiàn)在要向“和氣”調整;“寬泛一點”在句中作補語,句中意思是原來對“咬”字的理解過于“狹窄”,現(xiàn)在要向“寬泛”調整。蕭國政也指出,狀位“A點”的入位條件之一是“A”語義上的調控性[2]。
實際上,處在任何語法位置上的“A一點”都可表示調整。如:
(3)我希望輕松一點。
(4)換一些鮮艷一點的衣服。
(5)有時候人糊涂一點兒好。
(6)她巴不得人們快一點忘記她的事。
以上各例,“輕松一點”在句中作賓語,句子的意思是“我”比較緊張或有點緊張,現(xiàn)在要向“輕松”調整;“鮮艷一點”在句中作定語,說這句話的時候,一種情況是原來衣服的顏色過于灰色,現(xiàn)在要糾正,或者是原來準備換一些顏色比較灰色的衣服,現(xiàn)在要改變原來的打算;例(5)中,“糊涂一點”在句中作主語,意思是人一般是傾向于向聰明的方向發(fā)展,但未必聰明了都是好事,有時糊涂一點反而更能獲益,故說話人認為要由聰明向糊涂調整;例(6)中,“快一點”在句中作狀語,表示句子中的“她”認為原來人們忘記她的事不夠快,想調整為“快”。
2.控制性?!癆一點”具有控制性特點,這主要取決于與“一點”組合的形容詞的特點。馬慶株提出,凡后面能加“點兒/著點兒”的形容詞都是可控形容詞。[3]陸儉明、沈陽(2003)提出,所謂“可控”,是說形容詞所表示的性狀,人是可以控制的;所謂“非可控”,是說形容詞所表示的性狀,人是不能控制的。[4]他們在文中也舉例說明了,只有“可控”的非貶形容詞才能進入“形容詞+(一)點兒!”的祈使句式。他們認為:形容詞“謙虛、大方”等所表示的性狀,人是可以進行一定的控制的,可以使自己盡量做到謙虛、大方(一點兒)。但形容詞“聰明、高尚”等所表示的性狀,人是不能控制的,一個人是不是“聰明、高尚”,是要讓別人來評價的,而不是自己想要聰明就聰明,想要高尚就高尚的。所以,“謙虛”“大方”一類的形容詞可以進入“形容詞+(一)點兒!”的祈使句式,而“聰明”“高尚”類的形容詞就不能進入這一句式。我們認為,在實際用例中,“聰明”“高尚”照樣可以進入“A一點”祈使句中。如:
(7)別再傻冒了,聰明一點!
(8)你這樣做太缺德了,高尚一點!
“聰明”“高尚”同樣是可以控制的,人可以使自己由“傻冒”向“聰明一點”調控、由“缺德”向“高尚一點”調控。所以,我們認為,凡是能與“A一點”組合的形容詞都是可控形容詞。因為與“一點”組合的形容詞都是非定量形容詞,有程度上的累積性,故而都可以對其進行一定的控制?!癆一點”所形成的句式,就是說話人要讓聽話人做到句中形容詞所表示的那種性狀。至于“A一點”運用于何種句式,則受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的制約。
二、“A一點”結構語義的模糊性
“A一點”結構語義模糊性指獨立的“A一點”結構本身或在具體的話語中,“A一點”結構在語義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亦此亦彼性,也就是中介過渡性。如:“好一點、壞一點、漂亮一點、丑一點、大一點”。何謂“好一點、壞一點”?程度上有何要求?以什么標準來衡量?都沒有固定的模式或準則,也就是說,這些“A一點”結構所表現(xiàn)出的語義沒有明確的界限,是模糊的,不精確的。就是將他們置于具體的言語環(huán)境中,其所表達的語義仍是模糊的。例如:
(9)跑恐怕不行吧,還得慢慢走好一點。
(10)這幅畫漂亮一點。
例句中的“好一點、漂亮一點”在程度上仍是模糊的,具有對立性、相對性和主觀性。
“A一點”結構語義的模糊性主要取決于“A”的模糊性和“點”的模糊性。美國弗郎西斯說:“像形容詞這類詞,只有在中心才是十分清晰的,到了邊緣也就越來越模糊了?!盵5]因此可以這樣認為,所有的形容詞都具有模糊性。并且,“A一點”中的“A”為性質形容詞,都能受程度副詞“很”修飾,這是因為“A”具有程度上的差異。邵敬敏指出,“程度表現(xiàn)的是一種模糊量”[6]。由此可知,“A”本身固有的語義模糊性便決定了“A一點”結構語義上的模糊性。
另外,量詞“點”的模糊性也是“A一點”結構語義模糊性的決定性條件之一。邵敬敏指出:“有些量詞表示的是實量,實量是明確的,因而與數(shù)詞組合不受限制;有些量詞表示的是虛量,虛量是模糊的,因而只能與數(shù)詞‘一組合?!绷吭~“點”就兼有表實量和虛量之區(qū)別。例如說“一點黑痣”就有兩種含義:一是實量,表示有一顆黑痣(just only one);二是虛量,表示有那么幾粒黑痣(some)。[7]例如:
(11)她比他年輕一點。
(12)文章太長一點。
(13)找一個安靜一點地方歇歇吧!
句中的“一點”是多少?他們表示的程度是否相同?這些都沒有明確的界限。因此,我們認為,“A一點”結構中,“點”表示的是虛量,是不可計數(shù)的,只能與“一”組合。何謂“A一點”?有無程度、范圍或者數(shù)量上的限制?有無明確的界定?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都是不肯定的,模糊的,即“A一點”中的“點”,作為量詞,是一個語義模糊的量詞。
三、“A一點”結構組合附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