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小青
一、借他山之玉,成錦繡華章
在第二季《奇葩說》中,在辯題為“伴侶找戀愛經(jīng)驗多的還是少的”時,作為正方(即找戀愛經(jīng)驗多的)辯手的馬薇薇說了這樣一句話“戀愛是什么,是浪漫;浪漫是什么,浪漫不僅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更是情不知何時而起一往而深。”這里她就引用了湯顯祖《牡丹亭》中的一句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p>
引用論證法又稱引證法,這是議論文中常見的一種論證方式。引證法是指在議論文中巧妙地借用或化用名言警句、詩詞名句、俗語、廣告詞等,以此作為論據(jù)來證明觀點的一種論證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讓論證更具有說服力,且能增加文章的底蘊。
比如2016年全國Ⅰ卷高考優(yōu)秀作文《懷容誤之心,成大美格局》中的優(yōu)秀語段: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贝笕逅五ド贂r嗜學(xué),當(dāng)他趨百里外,跟隨鄉(xiāng)之先達潛心學(xué)習(xí)時,也曾不斷地援疑質(zhì)理。試想鄉(xiāng)野小兒,立待于尊者之左右,又怎么會沒有一絲失誤?倘若先達亦如漫畫中的母親,對宋濂的失誤毫無包容,宋濂又怎能一步一步地成為大儒?先達的容誤之心,讓一個貧困學(xué)子獲得了繼續(xù)向前的勇氣。宋濂卒獲有所聞,于歷史長河中留下身影。
引證法可出現(xiàn)在文章的各個部分中。上述這篇優(yōu)秀作文,中間部分引用了宋濂、管鮑之交、將相交好等名人之例子與相關(guān)的名言,賦予了文章深厚的人文底蘊。結(jié)尾部分化用文言語段,回扣觀點,彰顯底蘊??忌鷳?yīng)學(xué)習(xí)這篇優(yōu)秀作文,巧妙引用,讓自己的論證更具有說服力和文化底蘊。
點撥:在引用時,考生要注意避免全文都引用人人都知道的名言警句??忌€要注意文體特征,記敘文就要盡量選擇那種有意蘊的詩句,議論文則最好選擇富含哲理的名句,這樣既能亮明觀點,增強說服力,又能彰顯你的思辨思維。
二、喻巧而理至,抽象化具體
《奇葩說》辯題為“戀愛要不要有備胎”時,辯手胡天語的觀點是“要有備胎”,他的說法是:“你要我為了你這棵樹,砍盡所有的森林,可是你不愿意相信,你是我茫茫林海中精心挑選的那一棵;你要我為了你這滴水,淘干所有的海洋,可是你拒絕相信,你是我弱水三千里面,情有獨鐘的那一瓢?!边@里就運用到了比喻論證法。
比喻論證法又稱喻證法,這是用打比方的方式形象地對論點進行證明的一種論證方法。這種方法用人們熟知的事物做比喻來論證觀點的正確性,并通過比喻論證使所論述的道理淺顯透徹,形象易懂,具有更強的說服力。
比如2016年山東卷高考優(yōu)秀作文《理想讓行囊發(fā)光》中的優(yōu)秀語段:
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dǎo)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行。有了裝進行囊的理想,你就能在漫漫人生路上找到依憑,從而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地朝自己的目標(biāo)而去。其他的,你都無須多擔(dān)心,因為有了理想,便有了星星之火,有了重燃的燈,有了光明的路,你便能走到黎明,走向成功。
這段話運用喻證法,作者將理想比成“羅盤”“船舶”,是說有了理想,就有了方向,有了光明的路。這樣的結(jié)尾自然又別致,生動而又韻味十足。
比如2016年山東卷高考優(yōu)秀作文《善意是根,期待是果》中的優(yōu)秀語段:
植入了期待的根,我們便學(xué)會了成長與改變。這一份善意的期待,是漫漫長夜中的啟明星,點開了眼前的掩日重云,為即將頹敗的種子送去了光芒。2000年,《超自然》專輯一舉囊括了八項格萊美音樂獎項,卡羅斯完成了從“不起眼”到“世界級吉他大師”的蛻變……
這棵“參天大樹”的蛻變,來自那抹燦爛如朝霞的善意的期待。
這段話運用喻證法,把卡羅斯老師的“期待”比作“根”和“漫漫長夜中的啟明星”,把失意的卡羅斯比作“頹敗的種子”,把失意比作“掩日重云”,生動地表現(xiàn)了“期待”給卡羅斯帶來的巨大信心和改變。這些比喻句不僅讓議論分析的語言生動形象,而且使論據(jù)和論點關(guān)系更加緊密,使論據(jù)更有說服力。
三、涇渭分明,對比出成效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為:在兩艘船上,一艘船上有100位觀眾和16位選手,另一艘船上關(guān)著賈玲,第一艘船上有一個按鍵,按下按鈕,選手和觀眾獲救,賈玲的船則會爆炸,不按的話,20分鐘后,第一艘船將爆炸,選手和觀眾將會葬身大海。正方的馬薇薇提出觀點:“沒有霹靂手段,怎懷菩薩心腸?”她主張按下按鈕。而最后支持反方的蔡康永則說,我們做人最基本的底線是應(yīng)該要守住那個“不作為”,有所不為。每一期《奇葩說》因為有了雙方截然不同的辯論方式,才讓觀眾對每一期辯題印象深刻。這就為我們提供了寫作上的又一個論證方法——對比論證法。
對比論證法,即針對一個事件探討雖然能讓論證走向深入,但是材料單薄缺乏說服力,如果我們再運用正反對比分析法,思考現(xiàn)實生活中有沒有與之相關(guān)的同類事例,通過比較來辨析事物的差異,便能更好地提升文章的深度。對比分析法,是一種逆向求異思維的方法,它側(cè)重于從事物的相反或相異的屬性的比較中揭示需要論證的論點的本質(zhì),即從正反兩個方面去闡述道理,使文章的論證更加充分。
比如2016年北京卷高考優(yōu)秀作文《“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中的優(yōu)秀語段:
《百鳥朝鳳》中新老兩代人對于嗩吶的傳承與堅守,哪怕付諸鮮血與生命也在所不惜。那是一種“搖滾精神”,是在拿生命去奔赴,用盡全力開腔嘶吼,他們以這種方式敬畏且捍衛(wèi)祖先情思。而“老腔”,更為甚者。
然而,當(dāng)下是一個快節(jié)奏與機械化加劇的時代,情懷難有,文明難再。有人愿意為復(fù)制鳳凰古城,北宋汴京、大同古城一擲千金,卻不愿去為某處的青石磚瓦駐足嘆息;有人愿為興教寺的輝煌出一分力,卻不愿為面臨拆遷的唐僧墓鳴一句冤。我不禁要問,當(dāng)文化成了名利的臺階,當(dāng)文化在追名逐利的狂熱中漸漸淡薄,我們,又能走多遠?
文段運用了對比論證,將“老腔文化”和“浮躁社會”進行比較,有力地論證了文化不能成為功利場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