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萬春
近年來,我們國有林場大力加強黨員干部思想和作風建設,分別開展了“講大局樹正氣比奉獻”“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組織紀律”“涉林整改任務專題警示”等專題教育活動,取得明顯成效,特別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國有林場黨員干部思想、作風和工作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干部隊伍精神面貌、作風狀況明顯好轉。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四風”問題的病原體還沒有根除,“不能”“不想”的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作為國有林場的一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將近二十年的政工者,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這些被列入腐敗“黑名單”的人,曾經都是我們行業(yè)的領頭人、佼佼者,有著良好的工作業(yè)績和美好的前程,可最終卻經不住誘惑,思想滑坡,走上了不歸路。究其原因,大都是由于“不嚴不實”思想引發(fā)的。
一、國有林場領導干部中存在的“不嚴不實”的問題
縱觀當前國有林場官場上的政治生態(tài)狀況,我認為他們身上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一些“不嚴不實”的問題,有的甚至還比較嚴重,只是其位高權重,沒人敢提出來。這些“不嚴不實”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六方面:
(一)修身不嚴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黨性不強,信念不牢,宗旨淡漠,貪圖享受,道德失范。面對形形色色的物質誘惑、多元多樣的思想觀念,有的覺得信念是空洞的說教,看不見、摸不著,虛無縹緲,面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思潮和現象容易動搖;有的是非觀念淡薄,正義感退化,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不道德行為不愿不敢挺身抵制;忙于各種聚會應酬,借口工作任務重、壓力大,不學政治理論,不學業(yè)務知識,即使看了學了,也是不深不透,沒有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從而導致政治紀律意識淡薄,信仰迷失,精神迷茫。
(二)用權不嚴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濫用職權,以權謀私,本位主義,法治淡化。有的辦事無原則,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有的特權思想嚴重,“看人下菜碟”,優(yōu)親重友、公事私辦,逼著群眾到處找門路、托關系;有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插手項目、工程,搞權錢交易,為配偶、子女及親友謀取不正當利益;有的認為自己的權力是為小團體服務的,凡事先考慮部門和小團體利益,考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自己單位有利可圖、能帶來好處的事就爭著干,沒有好處的就往外推。
(三)律己不嚴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無視紀律,嚴人寬己,作風散漫,頂風違紀。有的組織紀律意識不強,對上級決策合意的就執(zhí)行,不合意的就不執(zhí)行;有的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和省市有關規(guī)定不嚴格,無視黨紀國法、心存僥幸;有的庸懶散,玩物喪志,上班時間玩游戲、逛淘寶、炒股,下班后玩心不退,情趣低俗,躲著藏著、變著法子吃喝玩樂。
(四)謀事不實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不求作為,不動腦筋,不肯學習,浮在面上。面對弛而不息的作風建設、清風勁吹的政治生態(tài),有的抱怨“為官不易”“官不聊生”,沒有了干勁;有的嘀咕“束手束腳”,丟了精氣神;有的吐槽“多干惹事、不干沒錯”,玩起大撒把;有的對本職工作不懂行、不在行、不內行,謀劃工作的任務交給副職,副職交給下屬,層層往下推;有些領導同志匯報工作多是“大概、總體、可能”,涉及具體問題支支吾吾,不清不楚。
(五)創(chuàng)業(yè)不實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境界不高,勁頭不足,效率不快,落實不力。工作上,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面對復雜繁重的任務,退縮、躲避、迂回,缺乏面對困難的勇氣,沒有解決困難的信心。有的習慣于自己與自己比,認為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再怎么干發(fā)展速度也上不去,再怎么干也超不過那些條件好的國有林場,于是自甘落后、甘拜下風;有的對要求部署的工作不是馬上辦、立即辦,而是拖拖拉拉,推一推動一動,甚至推而不動;有的光部署、不落實,對工作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發(fā)現不及時、督導不及時、解決不及時;有的缺乏釘釘子精神,干工作三分鐘熱度,前緊后松,虎頭蛇尾;有的“光打雷不下雨”或是“雷聲大雨點小”,一些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長時間停留在規(guī)劃中、停留在報告中,等等。
(六)做人不實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不講團結,不講民主,處世庸俗,雙面做人。有的奉行利己主義,以自己利益為中心,不能顧全大局;有的不善于聽取各方意見,不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行事,搞“一言堂”,容不得別人批評,聽不進不同意見;有的奉行庸俗哲學,認為“老實人吃虧”,言行不一、見風使舵,不想干事、只會來事,為人圓滑、八面玲瓏,做事只是花拳繡腿、表面光鮮;有的工作動機不實,干了一點事就要求回報,達不到目的就滿腹牢騷;有的找門子、拉關系,千方百計謀求對自己的關照,等等。
以上列舉的問題既有一定的普遍性,有的也只是個別干部身上的個性問題,具體到每一個單位、每一名干部,存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要深入進行剖析,弄清問題性質、找到癥結所在、制定整改措施,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么問題,以解決問題的成果來檢驗專題教育的成效。
二、解決“不嚴不實”的對策
國有林場中黨的基層組織,發(fā)揮政治核心作用,圍繞林場生產經營開展工作。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全面依靠廣大職工群眾,圍繞生產經營布置和落實工作,保證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本場的貫徹執(zhí)行,促進林場持續(xù)健康和諧發(fā)展。
作為國有林場的領導干部,必須帶頭踐行“三嚴三實”要求,以“嚴”強黨性提素能,以“實”抓工作促發(fā)展,不斷提升履職盡責水平和服務大局能力。用嚴和實的精神筑魂補鈣,用嚴和實的要求爭先創(chuàng)優(yōu),用嚴和實的作風帶好隊伍,規(guī)規(guī)矩矩辦事,老老實實做人,爭做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的好干部,努力做到“八講”。
一要講學習。“非學無以廣才”,學習是一個人提高本領、取得進步的有效途徑。黨員領導干部要著力從三方面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素質。一是轉變思想,充分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領導干部的學習不僅是個人的精神追求和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更是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的需要,是時代發(fā)展賦予的重要責任。因此,各級領導干部要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來對待,切實增強學習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自覺從各種應酬和羈絆中解脫出來,做好學習的表率。二是培養(yǎng)興趣,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要把學習當做一種興趣、健康的情趣來培養(yǎng),當做生活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來對待,摒棄懈怠之心、功利之念、浮躁之氣,努力根除“學習沒有興趣、興趣不在學習”的現象,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耐得住寂寞,把學習作為一種快樂和享受。三是講究方法,切實提高學習的實效性。注重系統學習。在深入黨的理論和業(yè)務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對林業(yè)、經濟、管理、法律、科技等各方面知識的全面、持久學習。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活到老、學到老,學以致用。堅持在學中干,在干中學,把理論學習貫穿于工作實踐當中,做到二者有機結合。
二要講實干。要強化實干意識,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精力集中到事業(yè)上,常記自身之責,常想工作之事,常謀發(fā)展之計,常思創(chuàng)新之策,從實際出發(fā)謀劃事業(yè)和工作,使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客觀規(guī)律,下決心、用狠勁把問題解決在當下,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要用釘釘子的精神抓好工作落實。要撲下身子實實在在地做工作,切實了解職工群眾的實際需要,將服務職工群眾工作落到實處;要以誠懇的態(tài)度強化與職工溝通,做到以真心換真心,取得職工群眾的諒解和信任,融洽干群黨群關系;要腳踏實地開展調查研究,全面掌握生產經營、市場風云、民情民風等情況,認真探索適宜林場發(fā)展之路,維護穩(wěn)定之策。
三要講擔當。要堅持原則,動真碰硬,養(yǎng)成無私無畏的品性、擔當有責的氣魄和淡泊名利的心態(tài),做到公平正義公道。要自覺忠于職守,牢記守土有責,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主動解決林業(yè)改革發(fā)展中的困難問題,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業(yè)績。
四要講奉獻。要正確認識苦和樂、得和失的關系,要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始終把職工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職工群眾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林業(yè)資源培育、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資源保護、林業(yè)行政執(zhí)法等基礎性工作,抓得更扎實、更可持續(xù)、更利長遠。唐代詩人羅隱在贊美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時曾寫道:“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領導干部要像蜜蜂一樣,甘做無私奉獻、勞作不息的耕耘者,要有一種肯吃苦、不言累、樂奉獻的精神境界。
五要講團結。要有寬廣的胸懷,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在一般問題上講感情、講友誼,使班子成員之間成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膽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相互關心的摯友。作為領導干部,一是要善于團結人,要有原則的團結,而不是一團和氣的表面團結,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通過團結—批評—團結的方式,化解矛盾,增進感情,及時消除不利于發(fā)展的不和諧音符,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團結。二是要善于合作共事。我們來自于五湖四海,為了共同的事業(yè)走到一起是種“緣分”,大家要倍加珍惜。要求班子成員之間要心胸開闊、彼此包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只要有利于大局的事,都要自覺支持、主動參與、全力配合,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動上合拍。只要大家堅持以事業(yè)為基礎,以制度為保障,以黨性為原則,就沒有什么分歧不能解決,沒有什么問題不能溝通,沒有什么隔閡不能消除。工作中還要有愛才的感情、容才的胸襟、用才的氣魄、識才的能力、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任人唯賢、用人所長,創(chuàng)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六要講民主。要貫徹民主集中制,建立重大問題黨政議事規(guī)則,確保重大事項決策不偏離方向,不脫離科學實際。黨員領導干部要有民主作風。如果一把手民主作風不過硬,就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對于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新進入班子和剛走上主要崗位的領導干部,必須狠抓民主作風建設。如何加強民主作風建設呢?要做好三個方面:一是堅持集體領導。必須按程序辦事,重大問題必須集體決策,要讓大家把意見充分表達出來。一把手不能搞先入為主,不能搞獨斷專行,不能由少數人或個人說了算。集體決定的事項,要堅決執(zhí)行。二是自覺接受監(jiān)督。強有力的監(jiān)督是搞好領導班子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領導干部要樹立自覺接受監(jiān)督的思想意識,把監(jiān)督看作是組織的愛護,看作是同志的關心,看作是群眾的關注,而不要把監(jiān)督看作是自己的對立面。因此,要不斷加強黨內監(jiān)督,班子成員之間要經常地相互打招呼,相互提醒,相互談心。同時,還應自覺接受法律監(jiān)督、群眾監(jiān)督和輿論監(jiān)督。三是強化制度建設。要進一步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把黨委會、黨內報告、內部巡查、民主生活會等一系列制度完善起來、真正實行起來。要根據實際需要,積極建立新的行之有效的黨內工作制度,進一步規(guī)范黨委會的職責范圍、議事規(guī)則、決策程序,使集體領導的制度具有較強的規(guī)范性和可操作性,為增強領導班子的整體效能提供可靠的組織和制度保證。
七要講規(guī)矩。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講規(guī)矩是工作所需、事業(yè)所需、發(fā)展所需,也是一名領導干部健康成長的必然要求。領導干部講規(guī)矩,就要真正做到懂規(guī)矩、用規(guī)矩、守規(guī)矩,進一步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紀律觀念,自覺置身于規(guī)矩之下,嚴格按黨性原則辦事,按政策法規(guī)辦事,按制度程序辦事,以制度管人管事。領導干部守規(guī)矩貴在自覺,難在自律,必須不斷加強黨性鍛煉和道德修養(yǎng),強化責任意識和紀律觀念,切實增強守規(guī)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靠制度來規(guī)范和約束言行。
八要講廉潔。要警鐘長鳴,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加強學習,嚴格自律,嚴格遵守《廉政準則》等黨紀條規(guī),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要嚴格林場領導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把思想政治建設、提高領導素質放在首位,增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yǎng)和組織紀律觀念,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做到反腐倡廉,防止和反對以權謀私,保持領導干部的純潔性和戰(zhàn)斗力。要強化黨紀國法學習,開展黨紀、政績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線;要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監(jiān)督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行為;要加大懲治力度,重點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循、明知故犯、公飽私囊的行為,真正做到不敢犯,不能犯。
如果我們國有林場每位領導干部都能認清“不嚴不實”的表現,認真做到“八講”,那么全區(qū)國有林場一定能實現風清氣正的良好局面,在全區(qū)樹立起務林人良好的形象,為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2015年5月22日,廣西林業(yè)廳黨組書記黃顯陽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黨課上的講話《深入實踐“三嚴三實”要求全面樹立忠誠干凈擔當的林業(yè)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