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長奎++郭莉莉
摘 要: 作者根據(jù)學困生組織紀律差、學習興趣不濃厚和注意力不能長久的認知特點和表現(xiàn),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教學長處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學習道路。在現(xiàn)代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變主導者為指導者,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個別化教學優(yōu)勢,設計出不同的學習程序和步驟,調動學困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困生慢慢“脫困”。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學困生 脫困
我從教二十多年來,所任教的每一屆學生中“學困生”都占有一定比例,和大多數(shù)老師一樣在教學中把很多精力用在了這些學生的“脫困”上,但是它像趕不走的幽靈,趁你不注意時又折返回來,實實在在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揮之不去。隨著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普及,多媒體教學開始走進班級,靈活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可以讓越來越多的學困生“脫困”。
首先看看學困生的成因和表現(xiàn),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皩W困生”在教育領域是一個熱詞,也是一個敏感詞,一般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學習困難,達不到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厭學情緒明顯,與同齡的大部分學生相比,這些學生在學習上有明顯的困難、思考不積極、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形成學困的原因是紛繁復雜的,歸納起來可分為兩類:一是外因,即外部環(huán)境造成的,包括家庭原因、學校原因、社會環(huán)境、人際關系等;二是內因,即個人的原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組織紀律性、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等與學習成績有密切聯(lián)系,學困生往往在這些方面的表現(xiàn)十分欠缺。
1.學困生的第一個表現(xiàn)是“膽大”,無組織紀律性
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如網吧、游戲廳方面的原因,學困生對于上網、打游戲很容易上癮,他會把任何事情拋在腦后。在我任教的班級,雖然我再三強調課余時間不準學生私自打開多媒體,但我發(fā)現(xiàn)在課下多媒體還是經常被打開播放一些歌曲電影之類的東西。經過調查我發(fā)現(xiàn)這件事情是我班一個學困生陳傳文做的,他不但學習成績差,還是一個網迷,當別的一般學生對于電腦知識還一無所知的時候,他就能輕車熟路地操作多媒體。我調查清楚后,沒有批評他,而是表揚他喜歡鉆研,希望他能用自己的特長為班級服務,把多媒體的鑰匙交給他保管,以后各科老師布置的課下搜集資料、拓展題等在他的帶領下總是能高質量完成。在課堂上每講到一個歷史名人,他總是知道得最多,甚至還給同學講這些名人逸事?,F(xiàn)在他不但戒掉了網癮,還是班內的尖子生。教師如果能把握好計算機網絡這把雙刃劍,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教學的正面影響引導學生走上正確道路。
2.學困生對待學習表現(xiàn)在對學習無興趣上
造成對學習無興趣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傳統(tǒng)教學單調抽象對于那些不愛學習的學生來說簡直沒有一點吸引力,在教學中我們要抓住原因,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文字、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形式呈現(xiàn),它可以彌補傳統(tǒng)課堂教學形式單一,直觀性差的不足,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教學效果。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這種再創(chuàng)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現(xiàn)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多媒體教學可以方便地創(chuàng)設、改變和探索某種情境,豐富課堂,吸引學生。在多媒體課堂中,通過文字、聲音、圖形、動畫等方式對枯燥的概念予以演示,使課堂形象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抽象為具體。例如在教學“雞兔同籠”問題時,利用傳統(tǒng)教學法教師無論怎樣講解,學生都很難明白。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設計動畫課件,把雞兔同時都砍去兩條腿,這時雞趴在了地上,只有兔還用兩條腿站著,看有幾只兩條腿站立兔子就一目了然了,這樣教學直觀有趣,學生在觀看課件的笑聲中就掌握了解題方法,學習興趣提高了。對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之一。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把現(xiàn)代教學技術引入課堂,使學困生產生強烈的“我要學”的心理需求,從而形成學習熱情,有利于教學高效進行。
3.學困生表現(xiàn)在對待學習的注意力不能長久上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知識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注意力不集中,它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首先表現(xiàn)在做作業(yè)速度過慢。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與其他學生做同樣數(shù)量的作業(yè),與一般學生比,也要多花將近一半的時間。其次表現(xiàn)在不愿意動腦筋。做一道難題需要很長時間的連續(xù)思考,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思考時間不能持續(xù)很久,往往會半途而廢。長久下去,他們會失去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再次,注意力不集中影響思維敏捷性。由于拖拉、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學習任務稍微加大,這類學生就會覺得時間不夠用,而且學習會很被動,常常落在其他同學的后面。這也是學生成績差的主要原因。
對于學困生出現(xiàn)的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利用好多媒體的信息技術讓課堂教學變靜為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他們上課不走神,跟著老師的指揮棒走。在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因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許多內容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現(xiàn)象,學生無法直接看到。一些問題沒有直觀、形象的教學模型作為想象的支架。此外,課程內容比較乏味,文字內容靜止而單調,學生學起來吃力且不容易掌握,造成學生學習時的注意力不集中。信息技術被運用于課堂以后,極大地彌補了這些不足。新、奇、動的事物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所以,將這些內容制成CAI課件,課上充分利用CAI的“動態(tài)”功能,將知識由靜止變?yōu)閯討B(tài),創(chuàng)造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一改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方法,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學生的注意力就不容易分散,還培養(yǎng)了認識技能,突破了重點、難點。
4.根據(jù)學困生的種種表現(xiàn),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變主導者為指導者,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者,集教學內容的傳播者、教學策略的設計者,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者等多種角色為一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和工具被引入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重在參與過程,而不是對知識結果的機械記憶。知識不再只是通過教師傳播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情況下,借助教師和媒體的幫助而獲得的。教師不能把傳遞知識作為主要任務和目的,而要著重教會學生“學會學習”,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變?yōu)閷W生學習的指導者和輔導者,這一改變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5.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優(yōu)勢和特點實施個別化教學
針對學困生的不同問題,教師可以設計出不同的學習程序和步驟,盡可能地考慮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和障礙,設計較充分的學習內容,在視覺上充分展現(xiàn)和演示不同的學習內容,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進度一步一步地學習。教學軟件提供大量練習機會,并會耐心地糾錯提示,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詳細精確的回應,這有利于維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以豐富的想象,鮮明的色彩,活潑可愛的動畫形象吸引著廣大學生。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將微觀的、宏觀的、可見的、不可見的、現(xiàn)實的、非現(xiàn)實的各種人、事、物的運動過程逼真地表現(xiàn)出來,給教學注入了新鮮活力,令學生耳目一新,可以使學生愉快地、輕松地獲取新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從而使學困生的學習在慢慢“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