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
摘 要: 鑒于在英語教學中存在第一課時處理過細,第二課時處理機械,第三四課時處理粗糙的教學現狀,作者提出單元整體設計的理念,并從教材編寫、內容整合、課時分配及語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上論述其合理性。
關鍵詞: 單元整體性 情境 目標 新課程視角
剖析我們教學現狀,其中有這樣一種教學現象,第一課時story time用力過猛、處理過細,如張伊娜教授所言,我們總喜歡把包子嚼爛之后喂給學生吃。第二課時反復的句型操練或大量的語法項目訓練,簡單、機械、重復的練習成了老師的法寶。第三、四課時匆匆走過,草草了事。顯然,這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下新教材所賦予的意義。
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為整體單元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實施。
一、整體創(chuàng)設單元教學情境
在單元整體設計中,各課時對于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各有側重,功能不同,它們是有機的結合體。 因此教師在設計時要圍繞單元話題進行有效建構,為學生提供學習相關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整體情境。
以5A 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為例,該單元以“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為主題情境,主要學習了“there be”句型和有關方位的介詞。我們在創(chuàng)設單元情境時要盡可能扣住主題情境,并在此情境下設計相關教學環(huán)節(jié)。例如,在本單元中,我們的情境創(chuàng)設就可以做如下嘗試:
第一課時,以故事為主題情境,通過學習故事內容,理解故事內容,并初步感知目標語法“There be”句型。
第二課時,通過復述或表演復習故事內容,創(chuàng)設幫助迷路的Goldilocks回家情境,以描述Goldilocks家附近的景物和家中的擺設為主要任務,學習目標語法并通過闖關游戲、描述性活動、猜謎語等活動,幫助學生操練目標的語言知識。
第三課時,通過描述Goldilocks家周邊的環(huán)境和家中的擺設復習目標語言,并通過向Goldilocks介紹自己的學校、社區(qū)和家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本單元目標語言。
在這樣的設計中,緊扣Goldilocks這一主題人物,將故事學習、詞匯學習、語法學習及主題任務的操練等都整合到同一個主題情境中,并在其中幫助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未盡然”。
二、準確定位各課時的教學目標
沈峰老師在一次講座中對于單元整體教學的目標定位曾經有過如下論述:“第一課時是‘說別人的事;第二課時是‘借別人的話,玩自己的游戲;第三課時是‘拋開別人,做回自己?!闭缟蚍謇蠋熕v,在單元整體設計的過程中,當我們聚焦教學目標時,不難發(fā)現單元總目標與各課時的教學目標是包含與遞進的關系。
以譯林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Our new home”為例,教學目標就可以這樣定位。
三、逐步突破單元重難點
從譯林英語教材的五年級上冊開始,每個單元都有一個Grammar板塊,將本單元的語法重點從原來的遮遮掩掩中徹底解放出來?,F以六下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 ”為例,在該單元中重點關注了副詞的運用。 結合江蘇牛津英語教研網上五六年級新教材培訓四位老師執(zhí)教的四個課時,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是如何幫助學生實現對副詞的理解與運用的。
從上面的設計思路看,我們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要有單元中漸進達標意識,不能指望在一至兩個課時內就能對一個語法項目或一些新詞匯教學完全到位,語言的習得必須通過接觸、理解、操練、運用語言等環(huán)節(jié),逐步實現語言知識的內化。
此外,要想把單元整體教學進行到底,我們還要學會追求這樣的五種境界,即“授生以魚”;“授生以漁”;“授生以欲”;“授生以娛”;“授生以譽”。上文中我們把教材比作一棵樹,其實我們進行單元整體教學也是在編織“一張網”,這張“網”有眾多條線,教材文本、單元話題、單元結構、英語能力、語言特點、年段特點、教學方式等,用這些共同編織成一張學習英語的網,老師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和孩子們一起盡情地舞在網中央。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