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姝燕
悠悠中華,五千年歷史,時光的年輪無情的碾過,濤濤江水不盡地逝去,淘洗出多少文人志士,蘇軾便在這廣闊的歷史天幕上滑過絢爛的一筆,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隔著時空,向我們訴說著一段故事……
朱德元帥游覽四川眉山時,寫到:“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倍谖业男哪恐刑K軾卻不僅僅是一位大文豪。
人生因探索創(chuàng)造而精彩,年輕時的才華橫溢為蘇軾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他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杰出的文學(xué)藝術(shù)家和書法藝術(shù)家,精于鑒賞的畫家和藝術(shù)評論家,一個具有道家色彩的佛教徒,一個在政治上專唱反調(diào)的人,一個百姓的朋友。在他的人生中,向來就不被一些條條框框所局限,而這也正是他率真自然本性的體現(xiàn)。
接觸人生百態(tài),朋友中有皇帝、太后、詩人、太醫(yī)、隱士、武士、藥師、酒店老板、不識字的農(nóng)婦、至交好友包括愛詩和尚、不知名的道士、甚至比他更窮的人。為人毫不做作的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的乞兒。心目中,無不好之人。這種開放,包容、博愛的胸襟也何嘗不是現(xiàn)代人為之不懈追求的呢?蘇軾作為一方官員,不僅擁有領(lǐng)袖的才華,還兼有平民的情懷,常不知如何照顧自身利益,對同胞福祉卻非常關(guān)心,而這此正是我景仰的,他勇于打破常規(guī),不受世俗所束,在開放、包容、博愛的天地中,勇于探索與創(chuàng)造,最終成就了他的精彩人生。
人生因曠達(dá)樂觀而美好。
生活雖多姿多彩,但仕途卻充滿坎坷,屢遭貶謫,43歲那年因“烏臺詩案”獲罪下獄,險些喪命,當(dāng)這些悲哀與不幸降臨時,他選擇了微笑面對。在他看來,生命是另一樣?xùn)|西暫時的表現(xiàn),是短暫軀殼中所藏的永恒靈魂,在大生命中,自我只不過是不朽生命暫時的一粒小分子,來生會變成天空的星辰,地上的雨水,照耀和滋潤所有的生命。
如此超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得儒道、釋三教思想在他身上得到圓融統(tǒng)一,靜觀庭前花開花落,靜享天邊云卷云舒?!皫讜r歸去,做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按河邪倩ㄇ镉性拢挠袥鲲L(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在經(jīng)歷一番挫折后,人往往會冷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與其在痛苦中苦苦掙扎,何方不退一步,看看大自然,任憑風(fēng)雨,聽任自然。樂觀不懼“一蓑煙雨任平生”,看看外面的世界,享受生活的美好,“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心境的曠達(dá)在于學(xué)會放下,“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在時空的對岸,故事將近結(jié)束,遠(yuǎn)傳隱隱約約傳來聲音:生活是美好的,重在追求和奮斗的過程,而不在最終的結(jié)果,活在當(dāng)下,隨遇而安。這就是我心中的蘇軾,一位探索創(chuàng)造曠達(dá)樂觀的大文豪!
(指導(dǎo)教師 劉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