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
國外的孩子在幼兒園都做些什么(一)
據(jù)有關調(diào)查顯示,我國有88.6%的家長在孩子上學前教孩子識字、算數(shù)等知識,還有28.2%的家長讓孩子學習外語,20.3%讓孩子學習小學課程。看到這些數(shù)據(jù),我們不禁感慨,他們真的好辛苦。那么,國外的學齡前兒童受教育的情況如何呢?國外的孩子們在幼兒園里都做些什么呢?
我們可以教給幼兒正確的習慣、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但不能以此為借口而剝奪孩子的玩耍權(quán)利和珍貴的童年。
德國的幼兒教育沒有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在幼兒園里不進行讀、寫、算等基礎知識的教學,而進行有組織的教學活動,包括由教師講故事、教唱歌、勞作、會話和帶領幼兒接觸自然界等。德國孩子要在幼兒園里度過將近4000個小時,在這三年中,孩子們學會坐有軌電車,記住回家的路線;參觀警察局,學習如何報警,如何處理遇到壞人的情形;參觀消防警察局,跟消防警察一起學習滅火知識、躲避火災的常識;參觀郵局,了解一封信是如何從家里到達郵局,又是如何被投遞出去的;參觀市政府,看看為他們服務的市長長的什么樣子。孩子們還帶上錢,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去市場,學習如何買東西;孩子們?nèi)⒂^花圃的種植,學習分辨花草植物;南瓜收獲時,老師還帶領著孩子一起做南瓜湯。老師還會帶孩子們?nèi)タ瘩R戲,兒童歌劇和魔術(shù);帶孩子去圖書館,學習如何借書還書。孩子們在幼兒園的生活是多么的豐富多彩啊。
經(jīng)過了漫長的探索和改進,德國的教育工作者提出千萬不要把幼兒園變成學校的理念。幼兒園應該是孩子們盡情玩耍的樂園,若過早的開始文化知識的學習,那么孩子們的童年就被過早地剝奪了。
注重培養(yǎng)孩子興趣。
對于在幼兒園里的啟蒙教育,人們所期望的是能夠讓孩子們對社會有所認知,通過交朋友學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并且在簡單的玩樂中發(fā)掘出孩子的潛能,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在日本的幼兒園里,除了會教授給孩子們一些基本生活常識之外,其一大特點就是進行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通過玩樂來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身心和與人相處的能力。
此外,日本還開辦“母親班”、“雙親班”等父母學習班,對父母的教育方式進行了一定的指導。學習內(nèi)容大致是幼兒心理學、生理衛(wèi)生、家庭教育原理等。
近年來,日本的家長也開始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為了讓孩子從小就接受英語教育,雙語幼兒園在日本十分流行。另外,據(jù)一項調(diào)查顯示,有6成左右的日本家長會在閑暇時間讓孩子們?nèi)W習一些技能。在這當中,鋼琴、英語、游泳分別占到了前三位,而僅僅有0.02%的家長會讓孩子去參加學習班。有半數(shù)左右的家長也表示,會根據(jù)孩子的興趣來安排學習內(nèi)容。對于日本的學齡前教育,有人也指出了現(xiàn)在所存在的一些弊端,比如批評大于表揚、過分干預孩子的成長。專家認為,家長們應該學習歐美教育中的表揚方式,同時也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讓孩子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性格。
摘自幼兒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