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伶
她們,是杜拉拉、葉春萌、談允賢……都“離地半尺”——面對的是每個人的生活,只不過在劇中做了“更好”的選擇。她,是國內(nèi)女性職場劇金牌編劇,她自己的故事,也始終離生活半尺之遙——瞬息萬變之中,她總能很快適應,并迅速走到前面——不知道這兩件事是如何構(gòu)成互文,也許,這就是她的作品和角色成功的大秘密?
一說到文藝作品尤其是編劇作品,典型人物似乎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詞之一。按照常理,唯有在生活中找到典型人物、場景,故事才能觸動“痛點”,打動人心。但前些日子一群人說起大熱的電視劇,有人說好看,但又有點用力過猛——那些女主角們都太“典型”了,就像那個剛剛?cè)肼毜男“最I,好像全世界的倒霉都給了她了。
這樣的角色,大概很多人會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經(jīng)歷過的片段吧。她會被討論,但又很難被長久地記得、被當作真正的經(jīng)典深愛——因為現(xiàn)實生活里的我們,似乎總是比他們“聰明”一點,卻又沒有他們那樣的幸運。
相比這樣的都市劇女主角們,張巍筆下的“大女主”們沒有那么“典型”,而是在矛盾中展現(xiàn)著“復雜”——就好像談允賢(《女醫(yī)明妃傳》),部分的“職業(yè)道德”也需要重塑;就好像葉春萌(《長大》),明明沒有錯卻也要處處避諱。在張巍看來,這就是生活。所以她劇中的大女主們,都是背負著“現(xiàn)實”拼搏的,不能離地三尺,最多“只有半尺”。尤其是時裝劇里的女主角們,“面對的是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為難之處”,她會給她們更多的理解、同情、悲憫。
于是我們看到了杜拉拉、葉春蔭、談允賢、陸貞、班淑……她們總是與我們有相近的遭遇,又總是做得比我們好上那么一點點?!拔液退齻兊膬r值觀一致,在理想中,我認同她們的很多方面。但生活中,似乎誰也難以做那樣的人……”張巍說,她們是她“努力而未達到的”。勇敢善良有事業(yè),犀利直白又通透——那是專屬于電視劇的美好,落到生活里總會沾點現(xiàn)實的灰,但如果想要努力、想要改變,踮起腳尖去夠一夠,似乎也沒有什么不可以。這本就能給人帶來一種安慰。
從不夠?qū)捜莸綗o法鞭撻
“大女主”們有時“中二”——這是張巍筆下人物的另一個特質(zhì),她們的三觀“正”而堅定,在一切皆可游戲的年代里,這樣的執(zhí)著有點“土”又分外珍貴。
這也許是寫作者自己的投射。如今擅長塑造“復雜”人物的張巍,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并沒有那么寬容,用她自己的話來說,“三觀特別正”,總站在道德制高點看事情?!翱匆徊棵绖∫矔镜礁咛幦プl責”。不能理解劇中的人可能是遇到問題、可能有當時的為難,也可能,那就是出于人人都會有的缺陷。
她也是在后來才知道,只有能站在不同的立場,才能看到他者的為難之處,就像毛姆說過的那樣:真摯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蘊藏著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惡里也找得著美德?!斑@世界上沒有純?nèi)坏膲娜恕薄?/p>
后來,她曾經(jīng)在某次訪談中說過這樣一段話:“我想寫的都是一些我觀察過的、我有點認識的人,我有那么一點認識他們,我有那么一點了解他們,我對他們有那么一點同情。我了解他們在那個時刻為何會做那樣的選擇,為何會有那樣的軟弱,為什么會有那樣的動搖,為什么他們會在那一剎那背叛伴侶,為什么之后又不能為這個選擇負責任……我沒法在我的筆下鞭撻他們,甚至不能罵他們說他們真是一些什么,因為對我來說他們就是我在生活中認識的人,因為當我們自己走到那一步,可能也不會比他做到更好的選擇?!?/p>
采訪中提到這一段,她幾乎已經(jīng)忘記了,笑說自己“說得真好”。而關于“選擇”這個話題,她還有更多的故事可講。
痛,但還能繼續(xù)向前
今年年初,《女醫(yī)明妃傳》與《班淑傳奇》幾乎同步上映,張巍的名字,似乎被越來越多地熟悉、認可。按照現(xiàn)在的潮流問她有沒有當導演的意向,她說沒興趣,“我一定不是好導演”。她不認可別人說這是她的“不盲目”,甚至覺得自己這樣可能并不“對”:“也許是我沒抓住時代的風向呢?”
但其實對于這樣的選擇,她似乎總是做得不錯——初入行時,生活劇是主流,她卻另辟蹊徑去寫職場。后來果然憑借“杜拉拉”開始走入大眾的視線,成為職場劇金牌編?。辉诖驣P改編潮之前很久,她就改編了影版《101次求婚》;女相、女傅、女醫(yī)三部曲,更讓她得到無數(shù)贊譽。
面對時代、行業(yè)的大變革,張巍似乎適應得很快,甚至總能提前一步走到前面。她說,也許是性格使然?!捌鋵嵰彩倾碌摹罱K會接受,在這個基礎上,努力變得更好一點?!?/p>
之前遇到的“大變故”,她都是這樣過來的,覺得自己不夠優(yōu)秀,就一直讀書、考研考博;分手了也覺得是自己不好,那就做好一點……但那些難過的時光,反而恰恰是對“現(xiàn)在”貢獻最大的,她說,“如果當時不那樣,可能就一直舒服下去了?!?/p>
身處瞬息萬變的時代,“大女主”們也會“懵”,也有被淘汰的危險,但她們同樣能做出改變?!安皇遣煌床汇虏浑y過,而是能夠繼續(xù)向前?!卑磸埼∽约旱脑拋碚f,這樣“不服輸”的性格,才是她與“大女主”們最像的地方?!皶r代總會變幻,適應一段,然后去改變、提高……就像現(xiàn)在,小鮮肉、大IP沖擊市場,不必罵它,在潮流中成為寫得好的人才有機會?!?/p>
Q&A
Q:金牌編劇自己會看什么?
A:還是愛看女性職場劇,《實習醫(yī)生格蕾》《傲骨賢妻》這些。
Q:有沒有聽過男性對于“大女主”們是怎么看的?
A:我的劇男性基本不看,哈哈?!杜t(yī)明妃傳》播的時候倒是有個討論,一個男性朋友說允賢:她怎么能這么沒有主角光環(huán)呢?
Q:感覺影視圈所有人都想當導演,您不想是因為什么?
A:我一定不會是好導演,沒有興趣,也不在我的能力范圍內(nèi)。我能理解有編劇想做導演,是為了像保護孩子一樣保護自己的作品,不希望有人隨意篡改劇本。但我沒學過、沒做過導演,如果能遇到好的導演,我還是覺得該術(shù)業(yè)有專攻。想要完成一個好的作品,也不一定要事事都通過自己。
Q:很多人覺得你的“大女主”們格局也很大。那么在你看來怎樣才算是“大格局”?
A:過去我們認為女性的格局“大”,體現(xiàn)在她不僅僅可以相夫教子,還可以是好員工、好領導。社會定位不局限,在家庭、男人之外,還有很多種可能。但其實現(xiàn)在想想,說家庭就是“小”的,有事業(yè)就是“大”,其實也是很粗暴的說法。每種角色都有自己的不易,雖然我關注的是職業(yè)女性,但如果致力于成為好媽媽、好媳婦,也是很好的一件事。如果志不在事業(yè),也不必壓力很大。女性的可能性很多,甚至你就成為“好自己”,一個自我完成度很高的女性,那你的一生就會很精彩。
Q:“自我完成度”該怎么理解?
A:去做在你的認知中你想成為的那個人——無論你期待的是什么樣的。去夢想、自我規(guī)劃、向著這個方向努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Q:我們的讀者都是職場新人和準新人,對她們說點建議吧?
A:我在2007年的時候才遇到很靠譜的制片人,2008、2009年寫杜拉拉,才是寫到了自己真正喜好、想要去寫的作品。
除了運氣超好的人以外,大多數(shù)人都要在自己的行業(yè)里堅持個8-10年,才能看到它對你的回報。所以最初看不到希望的堅持很有必要。就像小孩子練鋼琴一樣,都會有這樣的一段時間,艱難的開始、經(jīng)歷不熟悉……很少編劇一入行就一炮而紅,都要從做槍手,到跟人合作,慢慢去提升自己,到終于有一天有一部作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