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懿
我跟讀者交流的原則是:不說假話,也不說正確的廢話。所以,當一位讀者問我她究竟要不要離婚的時候,我想了想,還是邀請她散會后單獨交流。
她38歲,有一個12歲的女兒。她描述完婚姻中的種種不如意,然后問我:“要不要結(jié)束現(xiàn)在的一切,重新開始?不甘心在這種生活里與這個男人共度余生。”
我特別不擅長回答一個人要不要和另外一個人分手或繼續(xù)、要不要選擇某種生活、要不要換個職業(yè)……這類極其具體的問題,因為我不夠了解其中的細節(jié),所以無從判斷,而實際上,類似問題本就不適合咨詢?nèi)魏螌Ξ斒氯瞬粔蛄私夂陀H密的對象,它太需要基于事實的有效解決辦法,而不是無關(guān)痛癢的建議。
我問她:“你的錢夠不夠養(yǎng)你和女兒?如果離婚,你能接受再也找不到合適的男人,一個人過一生嗎?”
她有點吃驚:“為什么?離婚不就是為了找到更好的男人,過更好的生活嗎?我的經(jīng)濟狀況足夠過日子,可是哪個女人愿意一輩子孤獨終老?如果這樣,還不如將就著過呢。”
我說:“你還是將就著過吧,你不適合離婚或者單身?!?/p>
她錯愕地看著我,我卻很清楚,這是一個生活在新時代的“舊”女性。她貌似追求“自我”與“獨立”,可她追求的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我”與“獨立”。她看起來強大的外表實際上支撐不起一個人的生活。
這種“新時代的舊女性”,常常有三個特點:
第一,經(jīng)濟上能夠獨立,思想上卻一定要依附其他人。
第二,永遠生活在別人的評價體系中,聽別人的話,看別人的臉色,很少探尋自己內(nèi)心究竟希望獲得什么,自我身體和心靈的舒適度服從社會的統(tǒng)一要求。
第三,婚姻觀停留在100年前,希望通過身邊的男人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太多“新時代的舊女性”無論做到什么職位,取得什么成績,無論拿著怎樣的名牌包,口頭怎樣認同“自立”,外表如何時尚新潮,內(nèi)心實際上都潛移默化地接受了一種觀點:女人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兩性市場上的資本與籌碼,而兩性關(guān)系的成敗,決定了女人最終的“價值”,她們努力的終極目的,是找到一個能“給”自己幸福的男人,她們也愿意委屈自己,減肥塑身把自己塞進那件“幸?!钡耐馓?。
所以,雖然不忍心,我還是對她說:“你在最年輕好看、背景單純的時候,都沒有遇到能給你幸福的人,憑什么認為人到中年之后能找到愿意接納你們母女的好男人呢?”
“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帶著女兒獨自生活,對未來的辛苦、孤獨、困難都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或許離婚是重生;可是,你只是為了找到下一個好男人,中年男人再優(yōu)秀都有割裂不掉的過去,在復(fù)雜的背景下建立簡單的幸福,不是不可能,但是難度非常大,這樣的勇氣和實力,你具備嗎?”
她沉默了。
曾經(jīng),我最喜歡的東方女性是林青霞,可是,自從2014年張曼玉在草莓音樂節(jié)上唱破了音之后,她就取代了林青霞在我心目中的位置。
林青霞更接近中國人欣賞的女神,她像一尊寧靜的菩薩,沉默、華美、面頰飽滿,除了與秦漢18年無果的愛情外,幾乎沒有痛點和“槽點”。她事業(yè)有成,盛年嫁入豪門,頂著丈夫的緋聞過著自己的日子,60歲依舊光彩照人,收到丈夫的豪宅禮物,認可一世的辛勞。她出書、聚友,淡定平和,實現(xiàn)了一個傳統(tǒng)女性功德圓滿的幸福,這幸福的背后有多少忍耐和煎熬,是不足為外人道的。
和林青霞相比,張曼玉簡直活躍得過了頭,完全不符合女神的靜態(tài)美。
她唱歌、戀愛、做慈善,結(jié)婚、離婚、傳緋聞,即便有了盛名,依舊不停地探尋生活的可能性,尋找懸念之外的內(nèi)容。最打動我的是,她活出了東方中老年女人的另外一種可能性。
她在草莓音樂節(jié)上唱搖滾,用破音和不著調(diào)給了觀眾一個四仰八叉的驚訝:女神,難道不應(yīng)該優(yōu)雅地老去嗎?這么晚節(jié)不保。風(fēng)起云涌的責(zé)難中,她笑呵呵地又站在了下一場演唱會上,依然是被上帝拋棄的聲音,依然是不在調(diào)上的演唱,她說:“我在上海的演出不是那么理想,走音走得蠻多的……今天還是會和前天一樣,還是會走音??墒?,我會努力。我演了20多部戲也給人說是花瓶,所以,給我20個機會吧,我應(yīng)該可以的!”
然后,我身邊的很多女人,包括我自己,突然就很支持她,即便她唱著不著調(diào)的歌,在一場又一場音樂會里“丟人現(xiàn)眼”,我們依舊欣賞她的不走尋常路。但是,我們同樣清楚,這種路線不適合常態(tài)生活中的絕大多數(shù)女人,我們身邊的女子,大多被生活教訓(xùn)得四平八穩(wěn),老老實實地待在各種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里,小心翼翼地生活著。
想成為張曼玉式的新女性,需要非凡的天真、倔強、實力和頭破血流的勇氣,才能在阻力叢生的成人世界里不按牌理出牌,奔赴自己的夢想。
而這樣的勇氣,是很少有人具備的。
正如實際上,雖然世界前進了那么久,我們身邊最多的,依舊是“新時代的舊女性”。
后來,我對我沉默的讀者說:“你既無法想象林青霞像張曼玉一樣唱破音還能自嘲,也不能設(shè)想張曼玉像林青霞一樣中規(guī)中矩、隱忍沉默,就像你無法想象林青霞選擇一個人終老,而張曼玉身邊兒女成群一樣。她們都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沒有好與不好,只要走對了自己的路?!?/p>
我們抱了抱對方,安靜地分手。
直到今天,我依舊不清楚她后來做了怎樣的選擇,但我清楚的是,不是每個試圖打破常規(guī)的人,都具備相匹配的實力和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