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娜
( 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3 )
?
新媒體對高職學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基于山東某高職院校的實證研究
戴娜
( 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山東 濟南250103 )
以新媒體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影響為切入點,采用實證研究模式,通過對山東某高校的抽樣和訪談調研,研究新媒體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各方面影響,可以發(fā)揮新媒體的積極優(yōu)勢,規(guī)避消極影響,趨利避害。同時,高職院校應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探索學生教育的策略及創(chuàng)新機制,助力學生更好成長成才。
新媒體;高職院校學生;趨利避害;策略
(一)新媒體的概念
最早提出“新媒體”這一概念的是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技術研究所所長P.高爾德馬克(P.Goldmark)。1967年,P.高爾德馬克在發(fā)表的一份關于開發(fā)電子錄像商品的計劃書中,將“電子錄像”稱為“新媒體”(New Media),“新媒體”概念由此誕生。之后,隨著傳播技術手段的不斷更新,新媒體的影響如日中天,日益興盛。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定義:“新媒體就是網絡媒體?!泵绹哆B線》雜志定義新媒體是“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熊澄宇教授認為:“所謂新媒體,或稱數(shù)字媒體、網絡媒體,是建立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和互聯(lián)網基礎之上,發(fā)揮傳播功能的媒介總和。它除具有報紙、電視、電臺等傳統(tǒng)媒體的功能之外,還具有交互、及時、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毙旅襟w在我國的發(fā)展速度驚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新媒體在我國擁有了大量的受眾群。目前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互聯(lián)網市場,網民規(guī)模已達6.88億,手機網民超過6.2億,產生的數(shù)據(jù)總量超過全球總量的1/5?!笆濉币?guī)劃建議提出要實施網絡強國戰(zhàn)略、大數(shù)據(jù)戰(zhàn)略、“互聯(lián)網+”行動計劃,發(fā)展分享經濟,拓展網絡經濟,這些也都預示著新媒體的運用還將繼續(xù)擴大發(fā)展。
(二)新媒體的主要特征
新媒體基于數(shù)字、網絡、移動通信等方面的技術優(yōu)勢,不僅是集文字、圖像、聲音、視頻于一體的“多媒體”,而且是融合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tǒng)媒體功能于一身的“全媒體”,具有交互性、即時性、開放性、便捷性、直觀性、個性化等主要特征。
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對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對廣大民眾和社會各群體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大學生這一群體。大學生是社會群體中最活躍、接受新鮮事物最快的群體,是數(shù)字化生存的最先體驗者,也是我國新媒體主要用戶的主體。在他們所可能接觸的各種媒體中排名高居榜首,新媒體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和各種信息的重要渠道和交流思想、表達情感的重要場所。
新媒體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大學生群體,成為他們獲取知識、實現(xiàn)人際交往、表達個人意志的重要方式。新媒體的交互性和創(chuàng)新性為大學生提供了與世界同步發(fā)展和充分展示個人才能的空間,為他們成長、成才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并不斷改變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精神需要。但是事務都具有兩面性,新媒體也不例外。新媒體提供信息搜索功能,學生依賴于網絡搜索,不再認同教師權威;新媒體信息傳送量大,但存在“無屏障性”,良莠不齊的信息泥沙俱下,新媒體使傳播模式由“一對多”變?yōu)椤岸鄬Χ唷?,令信息主體更大膽和隨意,以致學生出現(xiàn)“思想信仰多元化、生活空間虛擬化、精英意識模糊化、交往方式工具化”等局面。
隨著高職教育的迅猛發(fā)展,2014年高職院校在校生就已占整個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40%,高職院校的學生必然也成為新媒體的一大受眾群體之一,新媒體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诖?,本文選取了山東某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實證研究,通過針對大一、大二學生1000份在線問卷調查以及部分學生的訪談調查,調研新媒體對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生活、思想和心理的影響,并探討新媒體特征下如何創(chuàng)新性推進高職院校學生思想行為的良性發(fā)展。
(一)新媒體對高職學生的生活方式、生活態(tài)度產生的影響
1.新媒體拓寬了生活中的交流范圍,改變了學生的交流方式
數(shù)據(jù)顯示,現(xiàn)在學生的交流渠道更加多樣化、新型化,并且隨著新媒體的發(fā)展,學生交流的渠道呈現(xiàn)多元化,QQ、E-MAIL已經成為學生首要進行交流的方式,傳統(tǒng)的信件交流方式在減弱。同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大量信息的涌入,學生的交流范圍也隨著微信、微博、網站等新媒體形式進一步發(fā)展,逐步拓寬。
圖1 學生喜歡的溝通交流方式
圖2 學生接觸最多的新媒體方式
圖3 生活中遇到困難或對某些資訊信息有需求時最方便的方式
2.新媒體對當代高職學生的行為習慣產生影響
數(shù)據(jù)顯示,當代高職學生對新興媒體上各種活動都有參與,其中最常做的聊天交友占79.81%,學生幾乎每天都要上網,不自覺地養(yǎng)成了天天上網的行為習慣,已經離不開手機、互聯(lián)網等媒介。在訪談調查中,學生反映一天不上網就感覺少點什么,看QQ、看微信已成習慣,很多成了所謂的“拇指族、微博控、微信迷”,導致無法專心聽課,影響學業(yè)。
圖4 平均每天的上網時間
圖5 新興媒體上最常做的事情
(二)新媒體對高職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理念產生的影響
1.大部分同學開始使用網絡汲取新知識
數(shù)據(jù)顯示,當代高職學生的學習方式較傳統(tǒng)媒體環(huán)境下有了較大變化。他們更多地使用網絡搜索、交流論壇、電子公告板等形式獲取知識信息,逐漸打破傳統(tǒng)的封閉式、同步進行的學習方式,形成開放式、個性化、交互式、自主型的學習模式。此外,以電腦、手機等為網絡媒介的新媒體以海量的信息沖擊大學生的生活,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進而影響了大學生學習方法的構建。
圖6 學生閱讀的渠道
圖7 新媒體給大學生學習帶來的益處
2.新媒體改變了知識獲取渠道,沖擊了學生的學習理念
數(shù)據(jù)顯示,學生學習理念有明顯改變,大部分同學都可以利用新媒體去獲取知識。學生認為獲取最新時事或某種信息主要渠道是網絡的占95.19%。新媒體傳播形式的多樣化不僅給處于校園的大學生帶來了豐富的資訊,而且?guī)砹藦V博的知識,獲得了較多學生的認可。
圖8 獲取最新時事或某種信息的主要渠道
圖9 學生對新興媒體上教育資源的看法
(三)新媒體對高職學生人際交往以及文化傳播的影響
1.新媒體一定程度上增進了校園文化發(fā)展,促進了文化傳播
數(shù)據(jù)顯示,63.46%的同學認為新媒體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校園文化的發(fā)展,同時,新媒體的出現(xiàn),使得信息的傳播范圍廣、速度快,成為了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對文化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也正是由于信息傳播速度快,魚目混雜,所以在調查中也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信息的真實性缺少辨別能力。
圖10 新媒體對校園文化發(fā)展的主要影響
圖11 學校、學院等下屬組織開通主頁學生關注情況
2.新媒體拓寬了學生交流渠道,對人際交往產生一定的影響
數(shù)據(jù)顯示,高職學生通過新媒體平臺,方便了與朋友之間的溝通交流,很多同學感覺比現(xiàn)實交往具有包容性,交流方式也更加多樣化。但是,新媒體溝通的虛擬化、冷漠化也使學生忽略了與身邊朋友的交流,不愿意面對面地表達感受和想法。
圖12 網絡對自己人際交往的影響
圖13 網絡交往對現(xiàn)實交往產生的最主要的影響
圖14 新媒體在人際關系方面存在的問題
(四)新媒體對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產生的影響
1.新媒體對學生的價值觀有很大的影響
在調查中,因為網絡是學生接觸最多的新媒體,所以進行了“互聯(lián)網對于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力”的調研,學生認為影響很大的占71.15%,很多同學認為新媒體幫助他們開闊了眼界,影響了他們的思想。但是也有部分學生認為,有些不良的網絡文化會使他們難以明辨是非,甚至導致其對社會的認同感降低。
圖15 互聯(lián)網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力
圖16 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的影響
2.新媒體有助于學生了解國家時事政治
數(shù)據(jù)顯示,學生了解最新時事或獲取某種信息時的主要渠道就是網絡和手機短信。顯然,以網絡和手機為媒介的新媒體已經成為學生了解國家時事的主要渠道,學生通過新媒體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增加了對時事的了解和思考,并且較為關注教育和民生問題。
圖17 通過新媒體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
(一)發(fā)揮新媒體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求學的良性發(fā)展
通過調研可以看到,新媒體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等很多方面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些影響中有很多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等是正向的。新媒體的即時性、開放性和便捷性特征,為學生提供了廣泛的學習交流機會,打破了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學生不再僅僅膜拜課堂上的老師,很多知識從新媒體的渠道就可以獲得。特別是網絡公開課程等資源共享,讓學習變得更加廣泛化、便捷化、自學化。只要有電腦、手機應用網絡等媒介,可以不限時空,隨時隨地學習交流。這就需要學校在新媒體的環(huán)境下探索全方位的學習授課模式,比如可以開發(fā)課前網絡預習、掌上微課、課后網絡答疑、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同時還可以開發(fā)更多的網絡、手機課程,補充課上學習的不足,調動大家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校教學手段包括教育手段也可以應用新媒體的方式,比如手機上課簽到、互評點贊等方式,吸引同學的注意,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二)規(guī)避消極影響,引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通過調研可知,新媒體對學生有很多的正向作用,但事物具有兩面性,也存在著一定的負面影響。從新媒體渠道獲知大量的信息內容,雖然可以開闊學生眼界,但這些信息有些是負能量的內容,甚者還有一些虛假和欺騙信息。大學生這一群體正處于成長階段,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也正處于形成期,往往會被左右,對于新媒體提供的信息無法辨別是非真?zhèn)?。特別是調研中還顯示新媒體對學生的價值觀有很大的影響,這就更需要學校、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作為教師應該多關注新媒體上的信息,對學生較為關注或社會熱點事件給予正確的分析,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調研顯示,學生很多時間都花費在以手機、電腦等為媒介的新媒體上。雖然新媒體也是和學生交流的一個渠道,教師可以通過微信、QQ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但是也應意識到這種交流方式的隱秘性。目前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面對面交流越來越少,會使教師忽視學生的一些思想情緒的變化,不便于及早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應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多進行面與面的溝通,與新媒體方式配合使用才能更好地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四)正向文化傳播,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調研中看到,新媒體對于文化的傳播起到了一個極大的促進作用。高職院校要善于利用這一優(yōu)勢,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促進健康、和諧校園文化的形成。我們知道,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但是新媒體的發(fā)展,以其高速的傳播方式可以加快校園文化的形成與傳播。因此,高職校園文化活動也要應用新媒體的發(fā)展媒介,比如學校的很多校園文化活動要在微信、微博、QQ群、學習空間等進行展示與傳播,并通過投票、有獎留言等形式帶動學生去關注。久而久之,學生會更加關注校園文化并予以認同,良好的校園文化也必將促進學校育人目標的實現(xiàn)。
(五)在互聯(lián)網思維下,探索新的高職學生教育管理模式
新媒體的迅猛發(fā)展以及大學生的廣泛使用和認同,讓我們看到了新媒體的優(yōu)勢。通過訪談調研發(fā)現(xiàn),新媒體的大眾參與性、體驗性、個性化更是學生追捧的原因。新媒體下,一部手機、一臺電腦等媒介就可以讓同學參與進來,并且隨著新媒體網絡媒介發(fā)展特別是“互聯(lián)網+”發(fā)展,學生在學習、購物、就業(yè)等方面越來越強調其體驗性和個性化。這也說明,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應注重學生的參與性、體驗性和個性化特征。學生教育管理的形式與手段,一方面要更貼近學生實際和個性追求,另一方面要應用新媒體的方式探索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管理模式,促進學生更好更快地成長。
[1]劉暢.芻議網絡媒體對青少年價值觀念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1(21).
[2]胡輝平.高職學生媒介素養(yǎng)狀況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與理性思考[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2).
[3]馬艷波.關于改進新媒體語境下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思考[J].業(yè)務研究,2013(6).
[4]黃立鵬.淺析新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的運用[J].時代教育,2013(3).
[5]何安明,惠秋萍,齊源,鄭世通.青少年手機使用狀況及對其價值觀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4,31(1).
[6]于琳,于汨.微博客發(fā)展對青少年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福建電腦,2013,29(10).
[7]王虹,劉智.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李愛民)
New Media Influences and Countermeasures 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Taking 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DAI Na
(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Jinan,Shandong 250103,China)
This paper takes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on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uses empirical research model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s of new media on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sampling survey and interviews of 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It i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ew media while avoiding disadvantages.In new media environmen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explore the innovative strategies and mechanisms for student education to service students better growth and success.
new media;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voiding disadvantages and playing out advantages; strategies
2016-05-13
2014年度校級社科課題“新媒體對高職學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SK20141418)
戴娜(1982-),女,天津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G711
A
1671-4385(2016)04-00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