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間沙
瑪嘉烈和大衛(wèi)因出租車結緣,拍拖三年。一個本來想說:“不如我們分手吧。”另一個卻先說出:“不如我們同居吧?!庇谑牵@對男女住到一起,經(jīng)歷各種芝麻綠豆大的庸?,嵤拢钡綄⒁欢侮P系消磨殆盡。
如果你對港劇的認知還是一股濃烈俗氣的TVB腔,那或許會被《瑪嘉烈與大衛(wèi)·綠豆》的文藝脫俗味嗆到,感覺到大大的不適應。無論敘事、臺詞、色調(diào)、節(jié)奏、構圖,這部劇都打破了舊框框,大約吸引的是那些把家布置成性冷淡風,講究格調(diào)與精致的人。有觀眾評價:“這是部一改以往矯情對白轟炸機的港劇,鏡頭都是些日常生活的瑣碎平凡事,這樣貼近生活的劇集多多少少能挑起我的興趣?!?/p>
《瑪嘉烈與大衛(wèi)》系列原著作者是香港作家南方舞廳,2016年亞視氣數(shù)散盡,ViuTV橫空出世,這部劇算是其開臺后的首部自制劇,網(wǎng)上評論都給出了超高分數(shù)。
劇中演員大多出自TVB。林保怡老了許多,演的大衛(wèi),細膩溫暖得不像是一個中年直男。周家怡科班出身,演過許多配角,樣貌并不出眾。廖碧兒已不是昔年眉眼都含笑的傻囡,烈焰紅唇長波浪充滿性誘惑。幾乎每個人,都呈現(xiàn)出“去TVB”的新鮮一面。
放眼海峽兩岸三地乃至整個華語區(qū)的影視圈,香港都可算是最會描摹“大都會愛情”戲的。林保怡早年代表劇集《鑒證實錄》《妙手仁心》,都是經(jīng)典的職場+愛情。無論多堅固的心扉,都會被難以抗拒的愛情撞開,繳械投降。不過,港男港女一旦進入戀愛模式,慣常臺詞就是:“我不照顧你的感受?你有沒有照顧我的感受?”他們的愛情像手指間的沙子,窸窸窣窣地不住往下落,如果用力握,墜的速度就更快。
長期單身的中年人同居,還真未必是件愉快的事。第一個晚上,大衛(wèi)就被瑪嘉烈的鼾聲吵得爬起身。成年人的愛情,未必就是醒來發(fā)現(xiàn)枕在對方臂彎里。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更能理解為何情侶或夫妻會分床乃至分房睡。羅家英稱結婚后還是分開住,汪明荃擔心“相見好同住難”。《瑪嘉烈與大衛(wèi)·綠豆》里的雞零狗碎是相似的,只是表現(xiàn)方式更符合文藝知識分子的審美,還有密密麻麻的金句可供抄錄引用:
“有人用一生的時間來留著一個人,但對方只用了一剎那就決定離開。永恒的愛情,是來自單方面的心甘情愿?!?/p>
“人總會想擁有一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但當真的有機會得到卻不敢要,因為一旦接受了,就會失去自己?!?/p>
看看紅過的那些香港愛情暢銷書,亦可知套路。港女常常是“百年孤寂”的象征,這當然也與港男的表現(xiàn)脫不了干系。林保怡在為大衛(wèi)接受采訪時自言:“談感情很恐怖,成家立室?不要搞我!”
都市愛情為何在開始后,就很難維系下去?因為大家都經(jīng)濟獨立有自我,并且聰明、怕受傷。在港劇里,地老天荒的愛情似乎只出現(xiàn)在古裝戲里,一旦換上現(xiàn)代裝,就是各種推拉、不甘與心累。
劇中,瑪嘉烈讓大衛(wèi)在電話里唱情歌,于是他唱譚詠麟的《愛在深秋》“如果命里早注定分手”、黎明的《如果這是情》“如果這是情,我竟不清醒”……瑪嘉烈笑話他,可不可以吉利點啊?無可奈何要放手的情歌是粵語流行曲主旋律,幾乎每個歌手都淺吟低唱過。羅嘉良的《說天說地說空虛》,陳奕迅的《歲月如歌》,都曾是熱門TVB劇主題歌。
有人說《瑪嘉烈與大衛(wèi)》是港劇中的一股清流,香港電視終于不再是TVB一家獨大。不過,小眾口味的劇集離完美還差得遠。至于香港電視的格局會否就此逆轉(zhuǎn),這樣的定論還為時尚早。
《瑪嘉烈與大衛(wèi)·綠豆》
導演: Fatball / 25
主演: 林保怡 / 周家怡 / 廖碧兒 / 潘燦良
語言: 粵語
首播: 201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