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
氣管插管與臍靜脈插管給藥對改善新生兒缺氧及提高成活率的作用
趙林
目的 探討氣管插管與臍靜脈插管給藥對改善新生兒缺氧、提高成活率的作用。方法 分析371例重度窒息患兒Apgar評分和插管搶救情況及搶救后再次Apgar評分情況。結果 371例重度窒息患兒中,氣管插管234例,臍靜脈插管9例,聯合插管128例;Apgar評分0~3分127例,4~7分244例;搶救后5min復蘇成功349例、10min11例、15~20min11例。360例患兒復蘇成功,10例患兒10min轉歸,1例患兒死亡,復蘇成功率、轉歸率、病死率分別為97.0%、5.4%、9.1%。結論 行氣管插管與臍靜脈插管給藥能夠有效改善新生兒缺氧、提高成活率,值得在臨床推廣。
氣管插管給藥 臍靜脈插管給藥 新生兒缺氧 成活率
有針對性地處理和搶救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兒能夠促進新生兒成活率的顯著提升、圍生期病死率的明顯降低及殘疾兒的有效減少[1]。本文回顧性分析2013 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新生兒科收治的731例新生兒窒息患兒的臨床資料,探討行氣管插管與臍靜脈插管給藥對改善新生兒缺氧、提高成活率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新生兒窒息患兒731例,所有患兒均符合新生兒窒息的相關診斷標準[2]。窒息原因:胎膜早破330例、宮內窘迫201例、前置胎盤200例。1分鐘Apgar評分,0~3分371例、4~6分360例。窒息程度:重度窒息371例、輕度窒息360例。
1.2 方法 重度窒息患兒出生后第一時間對其進行氣管插管、加壓給氧,同時臍靜脈插管給藥,如新生兒發(fā)生溶血,出生后第一時間對其進行臍靜脈插管,為換血治療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輕度窒息患兒經機械刺激、吸痰等處理后,如30s心率減慢100次/min或仍然無自主呼吸,則第一時間對其進行氣管插管及臍靜脈插管:(1)氣管插管:窒息新生兒出生后幫助其取頭低足高斜坡位,喉鏡直視下用低壓將咽部及口腔的羊水吸凈,再以較慢的速度向患兒聲門下1.5cm插入小號導管,用負壓為2kPa左右的壓力軸對呼吸道深部的分泌液及羊水進行抽吸,保持通暢的呼吸道,清理干凈后重度窒息患兒第一時間連接呼吸囊加壓給氧,患兒有自主呼吸出現時停止人工呼吸。(2)臍靜脈插管:應用長20cm、直徑0.2cm左右的一次性靜脈滴注輸液管細管,將頭皮針除去,并保持無菌狀態(tài),斷臍時保留至少10cm臍帶,用紗布擦凈臍帶斷端的血跡,顯露臍靜脈孔,用止血鉗鉗夾臍靜脈外側壁連同臍帶,同時將臍帶拉直,用0.5%碘伏棉球消毒臍帶斷端,自臍靜脈孔以較慢的速度向臍靜脈內垂直插入輸液細管,從臍輪1cm通過時包扎固定塑料管,連接輸液管道,對靜脈通路進行有效的維持,保留導管3d,拔管時對臍帶進行常規(guī)處理,處理過程中嚴格依據產科規(guī)則。
1.3 復蘇評定標準 如患兒再次Apgar評分8~10分,則評定為復蘇成功。0~7分,則評定為復蘇失?。?]。
371例重度窒息患兒中,氣管插管234例、臍靜脈插管9例、聯合插管128例。Apgar評分0~3分127例、4~7分244例。搶救后5min復蘇成功349例、10min 11例、15~20min 11例。360例患兒復蘇成功、10例患兒10min轉歸、1例患兒死亡,復蘇成功率、轉歸率、病死率分別為97.0%、5.4%、9.1%。見表1、表2。
表1 371例重度窒息患兒Apgar評分和插管搶救情況[n(%)]
表2 371例重度窒息患兒搶救后再次Apgar評分情況[n(%)]
在窒息新生兒的搶救中,早期氣管插管能夠爭取盡可能長的搶救時間,從而促進圍生期嬰兒病死率的顯著降低和殘疾兒的極大減少。對重度窒息新生兒及具有較多羊水的窒息新生兒的搶救過程中,應對咽部、口腔及氣管內的分泌物及羊水進行有效清除,從而預防新生兒窒息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新生兒各臟器在窒息狀態(tài)下均會有退行性病變發(fā)生,發(fā)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為體內缺氧,其中最重要的退行性病變是腦組織神經細胞變性,在完全停止供血供氧的情況下,大腦皮質發(fā)生障礙的時間<4~6min,因此提高窒息新生兒5min復蘇成功率有極為重要的臨床意義。早期氣管插管能夠對呼吸道深部的分泌物及羊水進行徹底的清除,促進新生兒缺氧狀態(tài)的有效改善,同時糾正缺氧等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抑制,氣管插管、人工呼吸等能夠促進血氧濃度的顯著提升及心肺腦復蘇效果。
建立靜脈通路,及時準確應用搶救藥物。通暢呼吸道、加壓給氧等處理后,如其心率仍<100次/min,為促進其心率的有效加快,糾正酸中毒及低血壓,應第一時間給予其臍靜脈給藥?,F階段,塑料導管法臍靜脈給藥及針頭對臍靜脈進行穿刺是國內臨床通常采用的方法,塑料導管法臍靜脈給藥極易將血管穿破,具有較低的成功率,而針頭對臍靜脈進行穿刺具有較慢的插管速度,會對搶救時機造成延誤。18號硬膜外麻醉針套管臍靜脈插管操作簡便、插管速度快、成功率高,插管時間應控制在<1min,甚至5~10s。套管針頭鈍圓,不會將血管穿破,針柄長10cm,能夠為插管后固定推藥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特別是重度窒息新生兒具有萎縮的臍部血管,塑料管插管及針頭穿刺較難成功,而麻醉針套管能夠達到100%的插管成功率,能確保臨床及時準確應用搶救藥物[4]。新生兒病情穩(wěn)定后改用塑料管對靜脈通路進行有效的維持一方面能夠為復蘇后治療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還能減少靜脈穿刺的難度。
現階段,臨床普遍認為[5~7],氣管插管、呼吸囊間歇正壓呼吸是臨床急救窒息新生兒的主要方法,窒息新生兒一出生臨床醫(yī)師第一時間在助產士協(xié)助下以較快的速度對患兒進行臍靜脈插管將搶救藥物推注至其體內,對窒息新生兒進行有效的早期治療。
1 徐睿霞,吳君.腦苷肌肽對高原地區(qū)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腦脊液可溶性髓樣細胞觸發(fā)受體-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髓鞘堿性蛋白的影響.中藥藥理與臨床, 2015, 11(01):234~237.
2 丁曉華.不同分娩方式對胎兒生長受限新生兒缺氧發(fā)生率及嚴重程度的影響研究.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5, 23(03):363~365.
3 鮑克秀, 王雨晴, 楊忠秀.全身運動質量評估技術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神經損傷中的應用價值.山東醫(yī)藥, 2014, 16(41):79~80.
4 趙亞娟, 李婕, 陳會寧.單唾液四己糖酸神經節(jié)苷脂鈉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療效觀察.吉林醫(yī)學, 2014, 35(27):5999~6000.
5 任靈,辛宏.川芎嗪注射液輔佐1,6-二磷酸果糖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療效及預后觀察.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 28(07):135~137.
6 Zheng YZ, Peng XD.Nutritional supplement and nosocom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for improvement of abnormal blood glucose after neonatal asphyxia.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2014, 22 (16):2365~2369.
7 Nwafor Chukwuemeka Charles, Abali Chuku, Nnoli Martin Anazodo. Childhood Mortality in Federal Medical Centre Umuahia, South Eastern Nigeria.Oman Medical Journal, 2014, 29 (5):320~324.
541001 廣西省桂林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