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紅
小時候,受了媽媽的鼓勵,我不可救藥地喜歡上了閱讀。一開始看不懂文字,看圖畫書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小學的時候,像金庸的《神雕俠侶》《鹿鼎記》《笑傲江湖》,還有梁羽生的《白發(fā)魔女》等很多長篇小說,我都是從大哥那里聽來的。夏天的時候,為了讓大哥在睡覺前講故事,我就用扇子給他扇風(那時候沒有電扇,唯有扇子可以消熱),我哥就躺在床上一邊享受我扇的風,一邊慢吞吞地講。為了聽他講故事,我就不停地給他扇,結果我扇得滿頭大汗,關鍵時刻故事卻戛然而止,原來他在享受中已沉沉地睡去了。
后來,我也識字了,不知不覺,看書成了習慣,買書也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嗜好。我還訂了《少年文藝》,并模仿著寫一點文字。就這樣,我寫的作文總能得到高分,這改變了我在同學和老師心中的形象,讓我發(fā)現(xiàn)了自身的特長,樹立了當作家的理想。我更加熱衷于看書和買書了。
我家隔壁有兩個女孩子,她們最喜歡的就是到我家看書,直到出嫁,才結束了這個習慣。她們小時候總是跟在我屁股后面轉,兩個人的性格截然相反,一個長著一頭黃黃的軟發(fā),性格非常軟弱,老師一批評她就會眼圈發(fā)紅;另一個眉毛是劍字形的,一看就是兇巴巴的樣子。我們?nèi)齻€人相處很融洽,有說有笑的。那時我家沒有電視機,常到她們家里去看電視。她們則喜歡我家的書,即使后來她們考上了大學,還老是往我家跑。三個人常常在一起談論自己的理想,她們也是我文學創(chuàng)作的第一批讀者。
十七歲的時候,我在《少年文藝》發(fā)表了第一篇散文。從此,我與兒童文學結緣了。記得有一年冬天,我在城里讀書回家過年,爸爸看見我的鞋子破了個洞,就給了我?guī)资畨K錢,讓我去買一雙像樣的鞋子。結果鞋子沒買成,逛了一天書店,買了一摞書回家,被爸爸狠狠罵了一頓。
村上常有朋友來借書,我家里的書,大概曾經(jīng)影響了很多像我這個時代的農(nóng)村孩子。他們的零用錢是買衣服還是存起來的,我不得而知,但我傻冒似的把錢都用來買了書,而這些書,像血一樣融進了我的生命。
人生總有不如意。1996年,是我人生最最彷徨的時候,因為我失業(yè)了。在都市辛辛苦苦奔波了近十年,曾經(jīng)我所盼望的歸家,終是成為現(xiàn)實。像落葉投入了大地的懷抱,我回到家鄉(xiāng),結婚生子,耕田種地,然后又投入四班三倒的工作。我的心回到了平靜的狀態(tài)。在那一段時間,我過得最清閑,看的書也最多。八小時工作之外,我將大把大把的時間放在了閱讀上,王小波的、余華的、高爾基的、莎士比亞的……每個月都要看完半人高的書。
2005年底我從企業(yè)來到了政府部門上班。為報知遇之恩我努力工作,比以前忙多了,幾乎沒有一個雙休日。但不管再忙,每天回家,總要在燈光下捧起書本,尋找其中熟悉的溫暖?,F(xiàn)在,我家里的書越來越多了,媽媽看見家里的書櫥、書柜里裝滿了書,總是擔心地說:“書那么多,家里的房子哪吃得消這重量,快賣掉一點吧?!?/p>
現(xiàn)在,當我坐在書桌旁重溫童年的秘密,心里溢滿了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