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寂寂
假期回家,發(fā)現(xiàn)飯桌邊上多了位三四歲的小客人。媽媽解釋,是鄰居劉奶奶的孫女兒,每次不肯好好吃飯時就送咱家來吃。小孩子都這樣,都喜歡吃別人家的飯,媽媽忽然指著我說,你小時候更厲害!
她一句話,把我拉回到記憶里的橘色時光。是啊,在我還算是個小孩子的時候,我豈止是鐘情于別人家的飯和菜,別人家的一切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的美好。
還沒上學(xué)的時候,我比較喜歡到隔壁的三娘四娘家吃飯。每次她們家煮了點什么好吃的菜,都會跑過來叫我們過去一起吃,爸爸媽媽自然是不好意思的,只有我年紀小個頭也小,樂得半推半就被拉扯著到了別人家的飯桌邊上。在三娘四娘家里吃飯時我總能多吃上一碗,飽了都還想吃。每次吃完飯我都不急著回家去,總是等到天都黑了媽媽過來叫才回家。
等到后來上小學(xué),就變得更不黏家了。認識了很多的小伙伴,都住在同一片老小區(qū)里,每天在學(xué)校里聊不夠,于是大家又約好吃晚飯時候見。你能想象得到不,傍晚吃飯的時間,十多個端著飯碗的小孩從各家各戶里奔走出來,呼啦啦的忽然就在大槐樹下聚成一堆。這飯吃得可歡樂了,比比誰的飯碗更大,嘗嘗誰家的菜更好吃,邊吃邊講邊笑兒,嘻嘻哈哈打打鬧鬧。有時候玩著玩著意見出現(xiàn)分歧了,兩人臉紅脖子粗,誰也不聽誰,誰也不讓誰,都擺出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架勢。眼看一場戰(zhàn)爭就要爆發(fā),但總有和平使者會在最關(guān)鍵的時刻端著一碗好吃的出現(xiàn),大家就顧不上吵架,都圍過去品嘗新菜了。
除了別人家的飯菜好吃,別人家的床也是舒服的。那時候我們還喜歡相互結(jié)伴到某個小伙伴家里去過夜睡覺,幾個小女孩擠在一張大木床上,聊星星聊月亮,聊著聊著卻都到夢鄉(xiāng)里去了。嗯,等到第二天起來刷牙,好像別人家的牙膏味道也要好聞點啊!
記得有陣子學(xué)會了一種撲克玩法叫“打拖拉機”,大家可上癮了,于是常常在周末里約著到一個叫明珠的女孩兒家里過夜。她家新修的房子,房間寬敞極了。我們幾個關(guān)上房門就開始玩撲克,玩到夜深大人們都催睡覺了,我們卻不。但是為了避免挨罵,還是乖乖地把燈給關(guān)了,然后換上支手電筒繼續(xù)玩。
哎,這種偷偷摸摸的小快樂,大人們又怎么能懂呢?
記得媽媽曾經(jīng)對我的不黏家表示過不滿,她在家里準備了一堆的零食,也沒能留住我。她沒法理解,別人家的零食也是更好吃的?。∈堑?,別人家的東西都好,甚至,別人家的大人看起來也要親切和藹一點。當然了,這話我只敢在心里嘀咕。
小時候還經(jīng)常去的“別人家”里,有一戶比較特殊。那是一個年過花甲的殘疾老大爺,他家的房子低矮破舊,屋里因為缺少打掃還散發(fā)出一點點霉味,不過比起聽故事的誘惑,這些都不算什么。我喜歡聽老大爺講故事,他年輕時在外闖蕩,去過天南海北的很多地方。豐富的人生閱歷,經(jīng)過時光打磨,就變成了他口中無與倫比的精彩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和小伙伴回味無窮。
逐漸長大后,這些陪伴過的人和那有過的經(jīng)歷,都隨著時光漸行漸遠了。長大后的我,不再喜歡去朋友家了,見面總是寧愿約在外面的餐館吃飯。偶爾到朋友家參加小聚會,玩得再晚也要堅持回家,反正現(xiàn)在交通方便,時間再晚也會有車乘坐。朋友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央求你留下來陪她,而是心照不宣地開門送你下樓坐車,在道別的時候,說一句“到家來個信息啊”。
想想,還是小時候好。想想,其實現(xiàn)在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