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科武
女兒田田所在的學校給初中二年級的學生組織14歲生日紀念活動,要求家長給每個孩子寫一封信。在信的末尾,我對小田田說:“田田你知道嗎?在這個階段,除了讀書學習,我們還有很多事情可做。欣賞音樂會、旅游、發(fā)展興趣愛好、結(jié)交朋友、參加社會實踐……我們在學習之外的投入,會讓我們更加充實、更加快樂,而且也會反過來促進我們的學習。田田,你天資聰穎,人又刻苦,完全有能力把一些精力投入到讀書學習以外的地方。這樣,你可以在精神上更加放松些,生活上更加豐富一些。你要記住:你在任何一個方面的投資,最終都會讓你有所收獲?!?/p>
家長要培養(yǎng)肯學習、愛學習的孩子,而不要讓孩子把成績最好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這是我一直堅持的教育觀點。
成績壓力,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學校里,什么樣的學生面臨的心理壓力最大?不是成績最差的,不是成績中等的,而是成績特別好的。成績特別好的學生總想考得更好,先是想超越班上其他同學,超越了班上的同學之后,就想著超越其他班的同學,成為全年級成績最好的。這樣的上進心當然是好的,家長應該為有這樣的孩子感到慶幸。但與此同時,家長更應該關(guān)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成績好的學生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心理上輸不起,這就會導致他們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考試時尤甚。而且怕輸?shù)暮⒆?,往往不愿意將自己的不快情緒與他人分享,長期積壓在心里,壓力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就可能出現(xiàn)心理問題,有的甚至釀成慘劇。
孩子學習成績好、上進心強、對自己要求高,當然是好事。但家長此時切不可沾沾自喜,更不要一味給孩子加碼,要求孩子考最高分、得第一名,而應該在引導孩子積極上進的同時,告訴孩子,一時的成績與排名并不是最重要的,從而把孩子從緊張、高壓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讓孩子始終快樂、輕松地學習。從長遠看,能夠快樂、輕松學習、不太看重分數(shù)和排名的孩子,比那些過于看重分數(shù)和排名的孩子,往往會有更好的學業(yè)表現(xiàn)。相反,那些期望過高、長期壓力大的學生,面臨大考時更容易表現(xiàn)失常,甚至遭遇失敗。
學習,不僅限于課本
對于學生來說,考試要得高分,途徑之一是在課本上多花時間。現(xiàn)行的考試制度過于注重考察課本上的內(nèi)容,導致許多學生把過多精力放在了課本上,這樣做,必然會擠占學生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擠占學生發(fā)展興趣愛好、從事體育鍛煉的時間。為了一時的成績排名而把過多時間花在課本上,因而擠占了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非常重要的事情的時間,從長遠看是得不償失的。有些學生在初中階段成績非常好,但到了高中階段成績卻不那么如意,原因之一正在于此。
北京市去年推出了教育改革新舉措,明確了教育各個階段的目的和要求,明確提出:學前教育要“玩”,要玩起來、玩得好,重在啟蒙,增強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和引導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自律能力;小學教育要“慢”,回歸小學教育的基礎(chǔ)性,包括打好健康的身體基礎(chǔ),學會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具備獲取知識技能的能力和素質(zhì),促進個性、情感、價值、態(tài)度方面的融合和發(fā)展;初中教育要“寬”,要增強初中教育的拓展性,讓初中階段成為一個厚積的階段,要考寬、教寬、學寬。學生要多讀、多看、多實踐,重視積累,拓寬知識視野,廣泛涉獵,自由交流和表達,重視學生的真實真心、本色自然;高中教育要“活”,鼓勵高中教育的多樣化。高中階段就是提供多樣化的、個性化的、適合的教育供給,滿足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為其成人、成才做好準備。
我個人認為,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門對于教育各個階段的認識和規(guī)劃是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和教育的一般規(guī)律的。一向注重應試的教育主管部門正在做出改變,做家長的更應該順應這種趨勢,把學生從課本中、從題海戰(zhàn)術(shù)中解放出來,讓學生把更多時間用到課外閱讀、發(fā)展興趣愛好、參與社會實踐之上。倘若家長認識不到“厚積”的初中階段“學寬”的重要,仍然一味地要求學生考高成績、爭好排名,孩子就不得不把大量時間花在課本和題海之上。這樣做,興許能保證一時的成績和排名,但這樣學出來的孩子缺乏后勁,到了高中階段是無法“薄發(fā)”的。
學習,重在打基礎(chǔ)
要想考出好成績、爭得高排名,學生就必須把大量時間花在做難題之上,但是,做難題幾乎是投入產(chǎn)出比最低的事情之一。
北京的教育主管部門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從2015年起,中考取消難度系數(shù)為0.2的題目。教育部門做了一項統(tǒng)計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全市2014年高考650分以上的學生中做對了2011年中考數(shù)學0.2難度系數(shù)的學生只有90人,只占了2000人中的4.5%;而當年沒有做對0.2難度系數(shù)的題的學生,在650分以上的高分段學生中占到了95%。這說明,這道難度系數(shù)為0.2的題對于最高分段的學生的影響是極小的。
北京取消了,全國都取消了嗎?倘若沒取消,倘若你還總想讓孩子考最高分、進前幾名,孩子就得花費大量時間去做這種超難度的題目。但是,你必須慎重考慮這樣一個結(jié)果:即使上了補習班,最終也可能一分也拿不到。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孩子把做難題的大量時間花在打牢基礎(chǔ)之上,花在廣泛的課外閱讀之上,花在發(fā)展興趣愛好和參加社會實踐之上。把時間花在后面這些事情之上,對孩子的未來發(fā)展更有好處,這是許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許多人就是做不到,他們最終很可能會為自己的短視行為付出代價。要把孩子從難題中解決出來,得先解放家長,只有家長不片面追求孩子的成績和排名,孩子才有可能按照教育的規(guī)律學習和成長。
當然,如果學生有余力,有精力去做那些超出大綱要求的高難度題目,我也并不反對。但是,在我看來,對于絕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把功課學好、把基礎(chǔ)打扎實,功課之余多讀點書、多發(fā)展點興趣愛好、多參加些開闊知識面和眼界的活動,可以讓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更加放松,也更有利于他們積蓄發(fā)展的后勁,這對家長和孩子來說,也許是更為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