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靜 韓琳
十八屆六中全會表明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決心,開創(chuàng)黨的建設新格局,也將“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更加系統(tǒng)地提升到新境界。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10月24日至27日在京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和《關于召開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三個文件,高度評價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成就,強調新形勢下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全會成果豐富,意義重大。全會結束后發(fā)布的《公報》集中反映了這次全會的重要成果。為更好地理解和學習全會《公報》,理解全會精神,本刊特約記者邀請中共中央黨校著名教授謝春濤對全會《公報》進行解讀。
記者:在您看來,十八屆六中全會發(fā)表的《公報》有哪些突出的內容和新的表述?
謝春濤: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項制度尤其是黨內規(guī)章制度體系不斷完善,黨員作風明顯改觀,反腐敗取得了壓倒性勝利。六中全會的主題是“全面從嚴治黨”,一是制定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二是修訂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一方面立規(guī)矩,立準則;另一方面加強監(jiān)督,建立健全我們黨內的監(jiān)督體系。我認為這次全會將兩個方面的成果結合得非常好,既是經驗總結,又是全面部署,這標志著黨中央“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總體框架逐步完善。
同時,《公報》中出現(xiàn)“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這一提法,專門強調集中統(tǒng)一領導、領導核心至關重要。我也注意到各方都非常認同,可以說水到渠成,眾望所歸。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管黨治黨、改革、法治、經濟、外交、國防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不僅得到了黨內外的高度認同,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
記者: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分別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專題研究,全面從嚴治黨則是最后一個“全面”。那么,全面從嚴治黨跟前面三個“全面”是什么關系?
謝春濤:我們可以看出,四次全會正好對應了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我認為最后的這個“全面”是推動前面三個“全面”的。中國共產黨是執(zhí)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依法治國靠誰去推動?顯然靠中國共產黨,而中國共產黨的狀況如何直接取決于黨建工作做得怎么樣。所以,不少人認為,黨建雖然排在“四個全面”當中的第四位,但其重要性是第一位的。如果這第四個“全面”做不好,前面的“全面”也就失去了保障。
記者:十八大以來,中央一直強調要加強“黨的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從嚴治黨,具體是針對哪些問題、黨中央有哪些舉措?
謝春濤:我們黨歷來重視加強黨的建設,這可以說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一大優(yōu)勢。雖然過去沒有提“全面從嚴治黨”,但黨的建設尤其是戰(zhàn)爭年代,不可謂不嚴。像官僚主義、脫離群眾這些問題,在執(zhí)政以后會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環(huán)境的變化,我們面臨著長期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這四大考驗。黨的建設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情況。面對這些不解決不行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正是因為環(huán)境變化產生了這些新的問題。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是因為它有著鮮明的針對性,就是因為黨內作風的問題、腐敗的問題比較嚴重。第一是因為他知道黨建的極端重要性,“打鐵還需自身硬”,就這個意思。第二就是看清了黨建存在問題的嚴重性。像“四風”問題,包括腐敗,顯然過去都很嚴重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一屆政治局常委見面會上,就講了黨建面臨的問題。上來就抓黨的作風,通過“八項規(guī)定”,接著反腐敗,而且越抓越嚴,措施越來越有力,舉措也越來越全面。
同時值得注意的就是,這幾年黨內法規(guī)建設的力度很大,總書記強調思想建黨要和制度治黨相結合,制定了一系列的黨內法規(guī)。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在新修訂的、新制定的已經有五十幾部了??倳浛偨Y過,過去我們黨的問題就在于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有些方面有規(guī)矩沒有得到很好執(zhí)行,有些方面的規(guī)矩可能時間比較長了,過時了,不管用了。還有一些,可能我們有些規(guī)矩沒制定出來。所以,我覺得這次制定《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非常及時。同時通過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進一步把強化黨內監(jiān)督落到實處。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可以說是標本兼治。而今天很多舉措,我認為更多的是治本之策。
記者:有人說,腐敗的根源在于對于權力缺乏約束?!鞍褭嗔﹃P進制度的籠子”,十八大以來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謝春濤:黨的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五個方面都要從嚴抓。當今反腐敗的力度之大,從落馬官員的數(shù)量、級別和受懲處的力度上都可以看出來。但是如果就腐敗反腐敗,腐敗也是反不好的。我們需要的是標本兼治,不光是懲處。
比如說思想建設,習近平總書記認為這是個“補鈣”的問題。那些因為腐敗而出問題的領導干部不就是“缺鈣”嗎?就是喪失理想信念。作風建設關系黨的形象、黨群關系,當然要嚴抓、長抓。十八大以來,中央多次強調制度建設,就是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制度建設就是總書記說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包括約束權力、監(jiān)督干部,還包括在選拔干部上的一系列措施。從政府層面推行簡政放權、政務公開,都能有效防止權力的濫用。另外就是通過巡視、派駐紀檢組等加強黨內監(jiān)督。
除了黨內監(jiān)督外,還有群眾監(jiān)督?!八娘L”問題也好,腐敗也好,鼓勵群眾舉報是其中一個有效方法。中紀委的手機舉報客戶端,每一分半鐘就會收到一個舉報。只要實名舉報,有圖有真相,就有回應。所以說“籠子”的覆蓋面是很寬的。通過各種方式使掌握權力的人明白,權力不能濫用,否則就會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