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晨
錢玄同是著名的國學大師、語言學教授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闖將。其子錢三強則是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享有“中國原子能之父”的美譽。一個國學大師的兒子為何轉(zhuǎn)向自然科學呢?原來,這同他父親的支持鼓勵分不開。
錢玄同對兒子的教育持趨新開放的態(tài)度:讓他接受新式的學校教育,自己選擇學習的專業(yè)。
錢三強在孔德學校,識字從學國語和羅馬字母開始,讀的是“人、手、足、刀、斥”和注音字母,錢玄同為他訂了中華書局和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小朋友》《兒童世界》作為課外讀物。“五四運動”之后,錢玄同給他準備的的課外讀物還有《小說月報》《創(chuàng)造季刊》《語絲》;舊小說如《儒林外史》《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鏡花緣》《三國演義》;新小說如《吶喊》《彷徨》《魯濱遜漂流記》《阿麗思漫游奇境記》等。這些課外讀物豐富了錢三強的課外生活,而且?guī)退_闊了視野,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提高了寫作能力。
錢玄同教育錢三強要認真學好外語和自然科學,參加體育運動,鍛煉好身體。少年時代的錢三強興趣廣泛,各科知識都使他感到新奇、有趣。他喜歡演算數(shù)學,也喜歡畫畫、唱歌,還酷愛籃球和乒乓球。錢玄同經(jīng)常對兒子講:“一個人應(yīng)該有科學的頭腦,對于一切事物,應(yīng)該用自己的理智去分析,研求真相,判斷其是非、對錯,然后定改革的措施?!边@些話深深地印在錢三強的腦海里。
“別忘記,你是屬牛的,要拿出一股牛勁來?!边@是錢玄同鼓勵兒子最常用的一句話。1933年,20歲的錢三強正在清華大學學習,那年的“雙十節(jié)”,錢玄同題贈兒子“從牛到愛”四個字,鼓勵兒子要學習牛頓和愛因斯坦。這四個字體現(xiàn)了錢玄同期望兒子成為與父輩完全不同的“新人物”的心情,體現(xiàn)了錢玄同對兒子知識教育重心的轉(zhuǎn)移,從以國學為主轉(zhuǎn)向以科學為主。錢三強把這四個字當作座右銘,終生掛在室內(nèi)舉目可及的地方。正是父親的鼓勵,給了錢三強極大的鼓勵和動力,一次次堅定了信心,從而不斷攀登科學高峰,取得一次次成功。
錢玄同雖然主張兒子接受西方的自然科學教育,把他培養(yǎng)成物理學家,但同時也把他培養(yǎng)成一個重視親情和家庭道德的人。
1937年,錢三強參加公費留法考試,并成功考取了巴黎大學。要赴法國留學了,可此時錢玄同的身體已經(jīng)很差了,又正值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錢三強為是否要漂洋過海、遠離父母而猶豫。老父再三勸說:“你還是出國學習吧!不要管我,你是屬牛的,學習要拿出一股牛勁來!”他這才赴巴黎大學學習。到法國后,他對父親的身體十分牽掛,通過多種渠道一再打聽。1939年2月,老父去世的噩耗傳來,身在巴黎未能盡孝的他深感愧疚。1947年11月,錢三強的長女出生,為其取名錢祖玄,以紀念女兒的祖父錢玄同。同年,他作出了回國的決定。回國之前,他謝絕了南京國民黨當局的挽留,把工作地選在北平,原因之一就是想在母親身邊,陪伴老母度過晚年。
摘自《文化交流》